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9年,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参与了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为数不多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学校通过借鉴普通学校新教育实验的经验,并结合特殊教育的特点,以文化立校、启迪心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着力打造"心教育"学校文化,确立"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进步"的共同愿景,将"爱心铸就师魂,耐心见证师情,信心成就未来,恒心创造奇迹"作为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同质相关。尤其在当今,人类正置身于多元文化激烈撞击的复杂环境,任何一种理性的学校教育观念,都不单单是对教育的认识,也是对学校文化新生命的探究。学校文化的冲突、变迁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的现代化呼唤"素质本位"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现代性向民族社区持续嵌入,民族社区文化传统传承程式"骤然"消解,呈日趋式微之势。民族社区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前沿阵地,然而因其触及"学校教育竞争",实践步履维艰。文章从"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教育三要素"这一原点追根溯源,并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旨在重构民族社区现代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19-124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场。但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二元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除了宏观上位的哲学意义的教育观念和微观下位的心理学意义的教育观念外,还应有社会学等学科意义的教育观念。三种不同意义的教育观念的主要持有者,大致对应着教育精英、草根教育工作者与位于两者之间的"学校中层"三个不同的群体。宏观和微观意义的教育观念表达分别代表着社会与个体,而中观意义的教育观念表达则代表着学校,是"学校的教育观念"。依据对"学校"的理解的差异,可以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概念界定。而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研究则会有助于打通教育观念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分立,促进教育研究者与领导者、"学校中层"、草根教师之间的合作;从传播学内容分析、思想史与观念史、文化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三条路径出发,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不同主题展开研究,则是重要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高中,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所谓"三个融合"即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学校教学的融合,为此,学校确定了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以此进行国家课题"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的实践探索,特设两个心育特色班进行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中刊载金安根、熊丽芳文章,分析了"如何提升学校软实力"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对于承载育人重任的教育事业来说,软实力才是它的灵魂。一、文化力,教育发展的"脊梁"。学校文化力就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打造学校文化力,必须创造性、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要素,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8.
"读式文化"是一种崇尚"读",尊重差异、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开放合作、和谐发展的文化,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教育,让师生享受真实幸福的教育生活"。当前,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关于如何创建学校特色文化,争鸣的观点很多,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从实践的层面,谈谈对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几点思考:一、在发掘学校传统中,培植特色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  相似文献   

9.
<正>这些年新建的学校很多,新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新学校有"整体搬迁式""老校延展式""全新诞生式""多校合并式"等形式。在新建学校文化建设中,当属多校合并式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困难。合并式学校人际关系是组块式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群体的习惯势力会表现在日常的教师人际交往、利益态度、教育教学理解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以来,上海市教委正式实施"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来自各区县的4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成为项目学校。很多人一直在问,什么是新优质学校?它新在哪里?我想,也许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所谓"新优质",其实并不新。项目组强调每所学校都要努力做到:将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来自不同社群的全体学生。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别无二致,也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第一条就写明教育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武汉市钟家村小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历经半个世纪办学的名校,学校秉承"让师生享受真实幸福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基于学校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持续开展学校文化创建工作,学校教育因"读"变得无限精彩。为此,近日陶继新先生到学校与朱永军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伦理基础是人之自由,这是一种立场和态度。学校教育现代性与国家现代性密切关联。世俗学校教育现代性之目标即通过"探究"不断验证知识以发展每个人之理性。只有当学校教育与宗教分离,成为世俗之学校教育,社会底层人之学校"职业教育"和上流社会"精英"之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学校职业教育现代性才有可能。学校教育现代性之障碍是人类自身假设之系列制度设计原则。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以及欧美现代国家之学校教育实践已证明之。  相似文献   

13.
特许学校运动是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美国教育改革运动,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公立教育改革.特许学校已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推进公立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抓手.新上任的特朗普总统将包括特许学校在内的学校选择设定为其最优先的教育事项.特许学校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公立学校.其关键特征是将公共资金支持和私人管理相结合,通过以"责任"换取"自治",特许学校获得改革创新的空间,从而引发整个公立教育系统形成健康的竞争环境,并最终促成教育的公平与优秀.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2015,(2):3+2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06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秉承"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育理念,恪守"让儿童人人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的办学思想,紧紧抓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两个基本点,进一步突出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打造"童心教育"特色,促逬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十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30余  相似文献   

15.
修己以安人     
正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中国教育的鼻祖以简约的文字阐明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工美附中")的教育之道便是如此。滋养是一种文化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创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2000年工美附中就开始了文化研究之旅,2007年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SIS学校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十几年间,全校师生既是文化的传承者、缔造者,也是受益者,大家共同构建了独具工美特  相似文献   

16.
巴战龙撰写的教育人类学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运用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明花地区百年现代性历程中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的生动而丰富的互动图景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共生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文化认同的文化自信;二是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推动乡村社区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中小学要实现特色发展,核心是要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或者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很多,例如,把学校已有的"亮点"放大,挖掘"亮点"背后的先进教育理念,使"亮点"成为校长乃至每个教师自觉努力追寻的教育教学方向,今日的"亮  相似文献   

18.
学校不是绝缘体,也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组织。在商业主义气氛浓厚、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学校已成为众多商家争相染指的地方,学校商业主义从而成为一股浪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商业主义研究所10年来(1998—2007)就学校商业主义发布了研究报告,对学校商业主义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学校文化,就是一个学校当中,隐藏于制度、管理、物质存在和校园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元素,就是一个学校教师身上的精神状态和人格魅力,就是周围师生身上的素质修养和生活状态.学校文化不是一种显见的教育要素,但它蕴藏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校的教育活动,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及其学校生活样式方面也发挥作用.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是最能体现文化价值的地方,文化理应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一所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成锦平 《江苏教育》2012,(Z2):12-15
【我的主张】用文化实现教育人性化学校应该是有文化气息的园地,文化应该是学校的基本特质。但是,文化等同知识论的误读、学校文化多余论的无知,弥散于全社会乃至教育界非为一日。何况,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教条化与虚拟化、工具化与同质化、功利化与简单化等现象或问题,正使学校教育陷入步步远离文化与人性的严峻境地。面对如此困境与困惑,学校何以"立校"呢?文化立校是根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遵循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人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品位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创办文化底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