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石刻造像中有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历史遗迹,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石刻造像与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石刻造像是古代体育遗迹的重要载体。对石刻造像体育遗迹的研究可以规范古代体育研究手段,石刻造像上所表现出的体育内容可以增强现今的体育文化归属感与保持当今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而对石刻造像进行体育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
陈越 《美育学刊》2021,(6):83-90
飞来峰第68龛像因其精妙的艺术表现一直被作为整个飞来峰造像的代表。但其雕凿年代至今意见不一。对宋代飞来峰游览路线的考察和宋人文人游记的分析,以及元初造像题记中所折射出的造像次序、选址意图,都反映出此龛造像在当时未得到任何关注。在飞来峰元代造像之初,第68龛像可能并不存在。另一方面,通过造像的题记,能够发现宋元时期供养人不同的施造目的和造像理念。第68龛的造像风格和选址均更符合元人的“展示”心理。可以推测,此龛像应为一龛元代造像,而非目前学界大多数所认为的宋代造像。  相似文献   

3.
道教造像的产生和发展,与道教发展的本身密切相关。道教造像在神像的视觉形象、审美风格、组合形式等多方面都受到了佛教造像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还有不同的变化。道教雕塑造像在仪式上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4.
秦州古地有众多的文化遗存 ,麦积山石窟以其历史与艺术的双向构成独具魅力。特别是麦积山石窟中的西魏造像风格承前启后 ,既注重写实、精练求美 ,更重视推陈出新的艺术表现。其塑造技法炉火纯青 ,塑像件件精彩 ,形神感人 ,艺术性之高在全国亦为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它以历史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 ,对佛教艺术进行人情化、世俗化地艺术加工与美化 ,同时也映射出了其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5.
根据图像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风格产生的原因及其美学意义与文化价值.按照时代顺序、地域分布和艺术风格,将目前保存的佛教造像作品,分为8大类:1.佛教初传时期,形成“河西三样式”;2.剽悍的西北民族塑造出雄浑强健的“后秦风格”;3.北魏早、中、晚期,在复杂的周边环境的熏染下形成三种形态各异的风格;4.东西两魏,既不同于北魏,又两相迥异;5.北周佛像充满着新生政治集团的朝气;6.新一度的大一统,使隋代出现巨佛崇拜;7.大唐由盛转衰,经历四个不同阶段,佛教造像各有千秋;8.宋代俗世化的佛教,使造像艺术充满了人间情趣.  相似文献   

6.
摘要:对我国古代陶瓷婴戏图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能充分了解和再现古代少儿体育活动面貌,并进一步了解古代少儿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深入挖掘此艺术形式的体育学意义和所内隐的社会价值。研究在考古学的基础上,从体育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图像学、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等视野,采用文献资料、田野和实地考察、定性分析和交叉研究等方法进行。结果认为:以体育为素材的古代陶瓷婴戏图是我国古代少儿体育丰富多彩的艺术再现和历史物证,其将少儿体育活动形象作为创作素材的初衷并非表达体育本身,而是表现古代少儿日常生活,并表达一定的社会理想和意愿,但其无意中传达了一条重要历史信息,即体育活动是古代少儿日常娱乐和休闲的主要内容,其活动形式受到古代体育世俗化、娱乐化和休闲化大背景的影响;同时其内隐了特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和生殖文化理念,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一定的政治意图,这些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其中许多美好愿景和有价值的社会观念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社会和体育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或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7.
古代巴人体育--巴渝舞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三峡库区古代巴人体育的产生、内容、性质、表现形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古渝巴人'天性劲勇、勤劳、善战、喜舞;巴人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与战事之中,具有武舞和祭祀性、集体性舞蹈特征,其内容完整地反映了古代巴人征战、凯旋、祭祖等全部过程,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体育风格.  相似文献   

8.
古代苏州藏书家刻苦自抄、精校精抄精刻,为保存流传中华文化典籍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2国际运动科学、教育与医学大会"的主题是:"运动激发学术遗产"。大会表现出体育科研主题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更加契合运动实际、研究取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综合等特点,更加关注体育遗产、教练员继续教育、大众健康的先进理念等新的研究热点,涵盖了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到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展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本体论视角探讨体育探究式学习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应用,力求为体育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提供上位理论指导。研究表明:体育探究式学习是探究学习方式在体育学科中的渗透和应用,既具有“探究式学习”的共性特征,也表现出自身特点。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运动技术探究、运动战术探究、体育与健康知识探究、体能锻炼探究,每一类探究学习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普宁寺是一座汉藏结合式的寺庙,大乘之阁内供世界最大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寺内佛像造像艺术堪称中国造像艺术之精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和理论传承千年,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其中国古代体育“身心一体”,“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古代体育养生思想及方法与现代运动处方理论及实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思想、功能、研究内容及方法上也有历史延续性。挖掘古代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对于现代运动处方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显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课型的设置缺乏与教学目标之间对应和衔接的研究,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运用归纳法和逻辑研究方法,对不同课型的内容和特征进行分析,高度概括出了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和选修体育课三类课型,而这三类课型基本涵盖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所有课型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福建霞浦沙江村"曳石"民俗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该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该活动的文化内涵体现为,纪念抗倭斗争,彰显了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与中秋节庆文化互融,表达期盼团圆和幸福的生活;与宗教文化相互渗透,体现和谐与和平区域社会场景;活动中所使用的器械的形状、命名,场地设计及服饰色泽等传递着村民们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祖国的拳拳爱心。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体育是多元民族的体育,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有变迁模式的突变性、文化表现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变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兼容性等特征。在处理新疆体育与新疆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关系上,应体现文化特征上的民族性、文化方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上的现代化,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化生态学”理论在体育休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作为休闲内容之一的体育休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纵览我国体育休闲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对体育休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理论思考很有必要,为体育休闲研究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整合研究路径也势在必行.为此,文章对构建科学的体育休闲研究方法论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理性思考,同时,对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休闲所表现出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17.
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考察访谈等方法,对农村体育概念、农村体育主体、农村体育内容、农村体育功能等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深度剖析困扰农村体育的各种似是而非的问题,揭示农村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廓清农村体育的主体与内容,并阐明农村体育的功能。结论:农村存在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与形式;农村体育的概念比农民体育更具有普遍性;农村体育的主体是广泛意义上的农村居民,而不仅仅局限于农民;农村体育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强身健体"等原初属性,而表现为一种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并最终为建设幸福中国作出其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云冈石窟女性供养人早、中、晚期造像的发式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汉文化对北魏时期审美特征的影响与冲击。这种变化不仅是当时北魏统治者主动汉化的结果,同时也包括着对魏晋遗风的崇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投壶作为我国古代体育项目之一,在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受到的文化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体育项目投壶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探究蕴含于其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内涵,这对于丰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内容以及对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文化史与中西古代体育文化比较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古代各个民族文化导向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体育传统。作为中西古代体育史的比较研究,应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中西方文化取向与体育发展道路之间的联系与异同。运用现代科技哲学、文化学、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方法,从体育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指出了中西体育文化比较中在体育价值观、体育理论与方法论、体育哲学思辨等方面的误局或错位现象,为中西古代体育史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