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在普通逻辑教学中,很少有人提及语言层次论。本文打算就什么是语言层次论,语言层次论在普通逻辑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其求教于有关的专家、学者和同行。 一 语言层次论是由塔尔斯基(A·Terski)首先提出的。 语言层次论认为,语言可以分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等不同的层次,所谓对象语言就是被研究被认识的语言,所谓元语言就是用来研究对象语言的语言,在对象语言中不讨论自身的真假等问题,对象语言的真假等问题必须用高于这种层次的元语言来讨论。我们必须注意区别语言的不同层次,如果混淆了语言的层次,就可能导致错误,产生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2.
论逻辑学发展的多层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的发展具有多层面性:从发展阶段看,可以有传统逻辑、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之分;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看,可以有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之分;从学科性质看,可以有元逻辑、一般逻辑与应用逻辑之分.了解逻辑学发展的这些不同层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思维形式有内外两层:语言形式是它的外在形式,逻辑形式是它的内在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不是思维形式,而是从实际思维中分析出来的大小不等的逻辑单位。语言形式是逻辑形式的形式,逻辑形式是语言形式的内容。对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语法分析,也可以作逻辑分析。两种分析有相同之处:一、分析的目的相同,二、都要结合语境。两种分析又有明显的区别:一、分析的着眼点不同;二、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得出的结构成分不同;三、就目前的研究而言,两种分析的深浅粗细程度不同。两种分析互相联系,互相补充。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两种分析有互相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科学逻辑“与“科学哲学“是同一科学方法理论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从逻辑学科群的内部关系来看,可以将科学逻辑定位于应用逻辑;从总体的发展趋势看,科学逻辑的功能从经验科学方法论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扩展,并与语言、认知逻辑的研究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广义论证的提出大大扩展了逻辑学的研究范围,广义论证具有主体性、社会文化性、规则性、目的性和语境依赖性。在进行不同逻辑的对比研究时,不能用一种逻辑否定其他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在把一种逻辑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逻辑的语言时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体现逻辑的特殊性。这种修正不仅能够降低由于逻辑语言不同而导致的对比研究困难,而且能体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并按照这样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形式逻辑和佛教逻辑五支论式的对比。然后用图尔敏模式分析三段论、五支论式和其他逻辑的论证结构。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批判。当然,语言批判这个哲学观点也是分析哲学的中心论点。维特根斯坦在其前后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语言批判理论,即前期立足于科学的、逻辑的语言角度审视,后期则主要从日常生活语言的切入。本文也将从这两方面简要的阐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魏斯曼哲学思想做了重要性辩护并阐明其"语言层次"观念。首先,他在维也纳学派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被大部分逻辑实证主义学者忽视:魏斯曼的被误解是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左右两翼矛盾的结果。他对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30年代"过渡期"思想的理解和阐释在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中也被忽视;其次,魏斯曼的语言新图景提出的背景是贝克莱早期还原论,以及以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激进还原论。魏斯曼从几何学有关曲面研究中得到了启发提出"语言层次"观念。跟高斯方法类似,既然曲面特征可以从内部得到刻画,那么语言可以被分为"宏观逻辑"和"微观逻辑"层次。魏斯曼要倡导的就是从"宏观逻辑"层次来研究语言。魏斯曼通过不同概念来阐明他的观点;最后,这些概念称为"语言层次"的"核心概念",包括逻辑结构、描述完整性、概念"开放"和"封闭"质地、证实和真,这些概念互相连接构成了"语言层次"观念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8.
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是学生写作中的常见现象,但是逻辑是可以训练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可以教会学生写作的语言逻辑,使思维更清晰流畅,表达更准确有理,使论证说理由浅入深,最终使语言的逻辑不再是孩子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9.
陆艳 《语文天地》2012,(14):7-8
深究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落脚点所在,从作者的行文思路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理解文本,从而促进语文学习。一、解读行文思路可以深刻地解读语言语言是外在形式的意义表达,也是作者思维形式和思考过程的内在逻辑形式。如果理解了作者语言的内在逻辑形式,那么对语言的赏  相似文献   

10.
论逻辑的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作为一门科学,一向被认为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并且是唯一的。本文通过对语言影响思维,逻辑推理,进而影响逻辑学的论证,提出了不同民族因语言不同,因而产生和发展,引申的逻辑也不尽相同,墨子不是亚里士多德,中国古代的逻辑理论与思想也不是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逻辑的角度看,科学知识创新是指科学知识的增长。归纳逻辑作为一种冒险的逻辑,其知识创新功能比演绎逻辑强。贝叶斯规则着力刻画了新证据在知识增长方面的作用,从而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功能。新培根主义归纳概率逻辑较好地满足了知识增长的要求,展示了科学知识创新的途径。要增强科学逻辑的知识创新功能,必须实现从单调逻辑向非单调逻辑的转变,从外延逻辑向非外延逻辑的转变,从形式逻辑向非形式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非形式逻辑"作为逻辑的子领域,最初出现于1970至198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本文意在回顾非形式逻辑发展的早期历史进程.本文假定,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时,非形式逻辑的本质能够得以阐明.因此,我将以观念史领域的评论作为出发点.之所以不从理论的要素谈起并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其中一个理由在于"非形式逻辑"这个词并不指示一个理论.非形式逻辑部分地可看作是某个思潮,部分地可当作一种论证研究进路,部分地涉及到对逻辑之本质的看法,这些都可以通过考察非形式逻辑的发展史来加以理解.本文的第一部分追溯了非形式逻辑的兴起,概括了其思想史和社会史,并评述了其早期发展中的主要人物、教科书,以及主要的论旨及其社会化.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逻辑的自我辩护>这本教科书中的一些革新.第三部分简要涉及非形式逻辑与其它领域的早期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在其制作过程中,首先应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使之具有逻辑性;其次应注意其美感,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其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通过自然语言来分析逻辑语用,使我国的逻辑体系出现新的研究趋势,扩大了逻辑研究的范围。文章从语用学角度考察语言,提出语言三视维度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旨在分析语用学的逻辑机理。分析了周礼全的语用逻辑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逻辑概念,例如逻辑的"顺势"与"动势"。逻辑语用学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的哲学理解而达到的,而语用学又包括对符号使用者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可见,语用学总是脱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及应用也日渐成为逻辑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语病与逻辑     
学生作中的毛病,大多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而多由学生不自觉地违背逻辑所至。究其原因,中国人说写中国话,因为有自小形成的深厚而敏锐的语感作基础,一般作造句从语法上看都是通顺的。而逻辑毛病就不然了。由于多数学生未经过专门的逻辑训练,在造句作时,常常不自觉地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出现一些逻辑错误。因此,在语教学中应当加大逻辑训练的力度,这对提高学生的语素质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这里诊断语病,归类命名,并试作分析,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这与人们的逻辑思维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逻辑教学所处的低迷状态的原因分析,围绕逻辑学的教学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有助于提高逻辑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逻辑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的思想论在其逻辑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弗雷格的思想论的基本内容大致概括为:思想是真的载体,是可以言真的领域。思想的最主要性质是其客观性和抽象性,思想是处于本体论的地位,思想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而断定句是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思想就是断定句的意义,以及弗雷格对思想和语言关系的深入分析,对于逻辑哲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中处处有逻辑,言语交际中的逻辑现象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及其使用的逻辑,而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人们对自然语言的具体使用,那么,语言逻辑研究的也就是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逻辑问题。可见,学好逻辑有助于言语交际;同样,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语用研究必然要研究语言逻辑。因此,学好逻辑也有助于进行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逻辑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逻辑的产生一定是对既有的思维实际和语言实际的研究而产生的,正是因为如此,逻辑才会具有多种形态,才会具有亚里士多德逻辑、佛教逻辑和中国逻辑的异彩纷呈。基于这样的认识,认为佛教逻辑的产生是与论辩和语言分析密不可分的。古代印度的论辩实际和语言分析的成果是佛教逻辑产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复杂的思维再创造,翻译的基础是词汇和语法,但是在日常翻译中,仅仅凭借这两项难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高级翻译还需要译者从更深层次如:文化、修辞、语用、文体、逻辑乃至哲学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本文旨在针对翻译教学中所遇见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逻辑层面分析源语言和译文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因为语言活动与逻辑思维活动是相互依存的.运用逻辑会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和相关原理,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判定命题的真假,从而为正确翻译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