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 [教学过程] 一、猜题中揣意 1.填空:(板书"风筝",齐读)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风筝?(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 2.猜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课题给予的是"理想"一词,请大家猜测一下,课文会赋予风筝什么含义呢?  相似文献   

2.
正【原题再现】【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虹口区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之一)"猜"是一种心理行为,甚至也可以表现为一种习惯和能力。因为"猜",我们解惑或迷惑;因为"猜",我们欣喜或痛苦;因为"猜",我们愈走愈近或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1.读题。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禁不住要问什么?(预设:"永生"什么意思?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在大海中永生?等)3.初步解疑。(课件出示邓小平像,明白第一、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导入。(课件打出一则"手"的谜语)2.揭题质疑。手的本领可大呢。读了课题,有什么要问的吗?(归纳学生所提问题:谁动手做做看;为什么要动手做做看;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教学流程】一、揭题激趣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7.
【乐学点一】课题【乐教乐学方式建议】一、方式方法:简笔画激趣(或图片激趣)。二、实施时机:释题,引入课文学习三、课前准备:练习用简笔画猴(或准备猴子图片)四、实施程序:1.在黑板上简笔画一猴子后,提问:画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相似文献   

8.
魏芳 《江苏教育》2012,(16):53-54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9页的"回顾与整理",第109~110页的第1~7题。【教学过程】师:(课前贴好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圆"这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师:课前,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画了一个圆,并进行了自主整理。(课件出示"学习单")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实录】一、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1.揭示文题。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生:(齐)着重指出。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2.练习浏览。师:让我们走进索溪峪,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     
【题型特点】近年阅读理解所设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猜义题、识别标识图形题等多种题型。这些题型在设计时都有一些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教学过程】板块一:直接导入,读写课题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尊严》。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尊"字里面别忘了写这一短横)来,大家也拿起笔,在课题下面把这个词写一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9册第12课三则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从《伊索寓言》中选取)。【教学目标】在比较阅读中体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1.揭题,齐读。2.组织交流:你了解的伊索及《伊索寓言》。二、对比阅读,体悟"多角度阅读"的方法1.浏览《狐狸和葡萄》,指名简单说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1.谈话。师:森林里要举行"趣味游戏",同学们想去参加吗?师:我们要先做好准备,才能在游戏中一展身手。2.比一比,看谁能都算对。(课件出示复习准备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疑:(播放录音:"爸爸!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是什么意思?听了录音,你想知道什么?(揭题)读题后,你又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认识特点(P PT演示先出示: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和小兔钟面的图形。接着出示:树叶、蝴蝶、天安门、小衣服图片)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和刘老师学做人:做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2.和苏叔阳学作文:领悟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体会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事业、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2.学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  相似文献   

19.
【皮涛老师《中彩那天》教学片断】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题。(生读课题)【罗才军老师《伯牙绝弦》教学片断】师:上课!  相似文献   

20.
正【原题再现】【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有哲人说:"小成靠勤,中成赖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