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法律翻译市场也不断扩大,法律合同和文本的专业化翻译曰趋明显.为使高校外语和法律教学面向世界,急需在高校建立法律翻译教学机制,提高专业化,满足经济服务和社会需求.实现外语和专业综合化、社会化,法律专业涉外化、国际化,高校公共外语教育专业服务化、实用化,乃至达到翻译专业、外语专业和法律专业教学的复合化、综合化,从而加大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武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
贾宁 《文教资料》2013,(18):102-103
目前我省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外语专业,然后由于缺乏必要的需求分析,外语专业依然主要围绕语言文学设置,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就业方向狭窄,缺乏就业竞争力。本文从河北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入手,重点探讨了高校培养外语人才的方法和途径,为我省外语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龙英  张利洲 《家教世界》2013,(9X):166-167
"复语型"外语专业以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外语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复合能力的需求,许多高校均纷纷设置不同的"复语型"专业或方向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江西省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单一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改革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实施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外语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发展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不断持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应加强跨学科知识融合,打通知识创新路径;恪守职业道德,打通外语情感发展路径;多维发展,打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及河南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目前我省高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外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复合型外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分散以及外语实践教学环节积淀薄弱的现状,根据这一现实状况,提出了转变外语专业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支柱产业之一的农产品加工业未来发展特征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吉林省相关高校开设的食品类相关的本科专科人才分布结构与数量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高校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不相衔接的原因,并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结构层次与类型数量、专业建设模式以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应以培养地方急需的外语人才、参与涉外城市建设和建立本地区外语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为切入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并且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唐山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究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实践途径,以期提高唐山市外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竟争力,为唐山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输送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10.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和工具,不仅存在于语言文学之中,更多地依附于其他应用型专业,从而构成了复合型知识构架,这是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高校外语专业的生存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外语毕业生专业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外语专业从业空间正在逐渐萎缩。因此,各高校应大力推进外语专业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高精尖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办学特色,因校因地制宜,培养多层次、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大批相关的外语人才,外向型企业与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湖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成绩喜人,已成为湖州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湖州地方高校为外向型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但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发,全方位加大改革力度,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人才,外语专业也不例外。要想在激烈的时代竞争中谋求发展,作为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就应该积极将自己培养成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文章针对于此,提出了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并结合现实情况对高校外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方法论,以期为时代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和工具,不仅存在于语言文学之中,更多地依附于其他应用型专业,从而构成了复合型知识构架,这是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高校外语专业的生存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外语毕业生专业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外语专业从业空间正在逐渐萎缩。因此,各高校应大力推进外语专业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高精尖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办学特色,因校因地制宜,培养多层次、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异频繁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增加,掌握一门外语对于现代人而言越来越重要,因为外语是开启另外一个世界的钥匙。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语专业就已成为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热门专业之一,近年来其热度同样居高不下。现在,一些高校纷纷开设外语专业或与外语相关的专业,而且在特色专业上下功夫,其目的在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里的“复合型人才“大体上可包括“外语 专业“人才和“专业 外语“人才两类。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全国知名外语学院,一同去领略它们所开设的与外语相关的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高校开设外语专业已成为一种常态,高职院校外语专业语种存在语种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本研究以江苏省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该类对象外语专业教育设置与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和需求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育的相关措施,以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外语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归纳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约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个问题:扩招与市场容量的矛盾;外语教学上存在工具化倾向;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普通专业大学生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挤压了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提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深刻认识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全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切实加强职业生涯指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浙江的外语人才需求出现新的变化,而高校外语专业布局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分析两者在对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寻求矛盾的解决之道,能够帮助适时调整高校外语专业布局,满足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对高校外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国际化复合外语人才应具有的能力框架入手,从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主要关注内地高校外语人才的培育,较少关注西部地区外语人才的培育.因此,广大学者,尤其是新疆本土学者应该关注新疆地区高校现有外语人才的培育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实际和地域特色构建出符合新疆地区高校高端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提高思辨能力是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有效研究和创新的根本。在分析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席"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梳理了外语学界从思辨能力模型建构、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建构和检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的积极应对举措。并立足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四位一体"构建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