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滕海燕 《考试周刊》2014,(45):85-86
体验性学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语言进行理解并加以体验,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何使学生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产生个性化见解,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体验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结合教学经验,作者介绍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创设体验的情境,激活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效的体验性学习更为重要。本文从"把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文本、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感受文本、丰富想象创造体验升华文本"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做到有效的体验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体验性教学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那么,语文课如何让学生获得体验,这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一、体验性教学是让学生亲历学习实践过程的教学体验是主体参与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事物,即“从亲身经历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从中形成感情,最后产生感悟”的过程。体验性教学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学习实践过程,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一过…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过把外界事物、情境引起的自身的内心感受,来联系曾有的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味,称之为“体验”。“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获得真知,发展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探究小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吸引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用愉快教学的理念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并主动探究语文知识,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在感受和体验知识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等特征奠定了体验性学习的坚实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呢?体验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或具体案例分析中,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互动,及时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某些技能、策略,最终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笔者通常按照“入境·体验·交流”三个方面来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8,(34):19-20
体验性学习是让学生的学习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经历它、感受它、考察它,最终认识它、掌握它。体验性学习重在情感激发、心灵感悟,它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丰富经验,增强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学习中体验数学,而且使用了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体验”来阐述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8.
秦苍凤 《考试周刊》2015,(25):26-27
体验性教学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中,教学要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观察、想象等活动,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积极促成体验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把内涵式阅读体验与外延式阅读体验相结合,在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中,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的心灵飞扬。  相似文献   

9.
韦明 《上海教育》2008,(3):85-85
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拥有教师无法预知的未来。课堂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体验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互动中体验,在情境中体验。  相似文献   

10.
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图通过身临其境感悟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本文把体验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重视体验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赖相勇 《成才之路》2014,(20):12-12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新创感性经验,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发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体验性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意义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中,让学生没有目的和参与体验而聆听音乐,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更不会喜爱音乐欣赏课,也漠视了学生天生具有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把外界固有的知识与体会传授灌输给学生.这种欣赏教学模式埋没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感受,也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体验生命的存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性教学的实施,让学习者亲身介入音乐实践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重在学生自主的感悟与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建构是体验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生成体验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与生命、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可以让小学生感觉更亲切,也利于他们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和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具体通过问题情境体验、学生的操作与实践活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等来积极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的改革。让学生进行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一、体验式学习的界定"体验"就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去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  相似文献   

16.
董夫莉 《现代语文》2014,(10):104-105
语文课改实施以来,“体验”一词好比一朵艳丽的花朵绽放在语文园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提倡体验性学习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实施体验性学习旨在注重学生亲历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产生的各种情感,实现个性化的理解和有效的知识建构,发展学习能力。为促进阅读体验的有效生成,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欣赏精彩语段,玩味传神词语,借助联想和想象,激起自己的生命意识,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思想情感的日益丰富,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17.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带给学生成功感和认同感,使学生的动机机能持续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习过程中不断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并朝高层次的需求努力。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从其体验性的特征出发,注重活动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广泛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与技能,在意义的动态生成中构建个人的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比较好动,且活泼外向,无论什么样的活动 都能吸引到他们,特别是游戏,其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一种活 动形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愉悦的体验,还能提升 自身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一定的手段将 游戏与小学语文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将小学语文知识输送 给学生。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引入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率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有效地 借助游戏来让学生感知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9.
孙琴 《教育艺术》2008,(6):77-78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体验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体验性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小学生全面而系统接受德育培养的首要途径。在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去感悟,以情激趣,在自主体验中去尝试,学文明理。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目标,把体验性知识的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性活动:互动体验,情景体验,问题解决体验和实践中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