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多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何解决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尤其要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核心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已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面对着城镇大批失业下岗工人的现实,面临着新政府的政府机构改革,重提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颇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庞大、隐性失业严重,行业分布失衡、一产占比畸高,就业充足率较低。通过在农业内部行业间流动、向本地二三产业流动、向国外流动,可多渠道吸纳、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因而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就业充足率的有效途径。由于存在农村劳动力流动意愿增强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为此,应通过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等措施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陈时生 《中国培训》2009,(11):56-57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裕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反馈信息看,无一技之长,缺乏新的职业技能,往往成为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主要障碍。对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培训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从调整教育与培训的专业结构入手,进行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使之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充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整体就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中心环节是职业介绍,它要以职业培训为基础,而就业预期是培训与就业的关键,职业介绍只有与供求预测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随着产业结构的动态变迁,政府有…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及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党和政府21世纪的工作重点,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对提高劳动力资源素质、解决劳动力与就业长期供过于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就一直在研究二元经济体制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背景下,继续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凸显三农问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我国的重要性,对于保障农民利益,消除二元经济体制,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及社会发展进程的转轨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困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劳动力再生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三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四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五要在加强本国地区间劳动力调配的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劳务输出;六要积极利用外资、外贸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七要发展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素质;八要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我国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利率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就业变化与利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农业部门的就业与实际利率呈现同向关系,非农产业的就业与实际利率呈现反向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农业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及现行农村劳动力就业统计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互动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从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关系看:第一产业还有大量富裕劳动力急需转出,第二产业将来吸纳劳动力潜力较大,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劳动力空间有限。将来要继续优化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努力挖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与农村内部空间,通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整合与优化,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居住和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原因在于明清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充足、茶叶生产技术有更大进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官府采取了有利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茶叶生产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良性互功,农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晋宁县是典型的西部农业县,其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到人力资本、就业服务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此提出建议: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2.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构建公平的环境;4.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劳动力抵御社会风险及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努力扩大就业一直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安徽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口日趋增多,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鉴于各个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小不一,安徽省应立足本省的基本情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等措施,努力扩充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对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农民职业非农化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从农民自身条件出发,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各种微观因素对农民从事非农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条件下,新蔡县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遇到了新的困难。通过对现有状况的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就业岗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研究了影响其非农就业的原因,并以此逐条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农村具有基础条件较好、村民思想活跃、创新精神较强、当地政府财力相对雄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空间较大等优势,理应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合理分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奖扶农业生产,改善耕作条件,普及先进农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率先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