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表现在他们好动好向上。应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我教《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一课时 ,挂出小黑板 ,写上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的话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然后给学生解释 :“这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对唐朝衰落原因的分析。他把原因都归结到了杨贵妃一人身上 ,这种说法很不妥 ,也不公正。我们可用哪些史料来说明这一点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分…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如何结合职业高中《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特点,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制图呢?  相似文献   

3.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4.
张丹 《现代教学》2003,(3):38-40
曾经有同事问我:“那些调皮的预备班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其实我只是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件《色彩常识》就是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罗贵德 《辅导员》2010,(4):59-60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易·乾》).“问”可辨析和解除“学”中疑惑。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同时要学会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和解除疑点,最终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2岁的女儿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而且常常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在讲《小马过,.--j-)时,她会天真地问:“小马的爸爸呢?他怎么不去送粮食?”在讲《乌鸦喝水》时,会好奇地问:“小乌鸦的妈妈不给它倒水喝么?”在讲《三只小猪》时,又不解地问:“小猪的爸爸妈妈呢?”  相似文献   

7.
妹妹的角色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圣诞前夜》只有四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定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回到家。“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相似文献   

8.
“老师,‘日啖荔枝三百颗’,是每天吃三百颗荔枝吗?”当我讲授《荔枝蜜》时,学生指着文中引用的苏轼的诗句问我。我哑然失笑。每天吃三百颗,这不是笑话吗?记得《齐鲁晚报》曾载过一则消息:一个外地妇女初到广东,见到荔枝,大为心仪,狂食五斤有余。结果第二天七窍流血,被送往医院救治。杨贵妃也极爱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写照。《新唐书·杨贵妃传》亦有记载:“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既然史有所载,看来是事实。外地妇女大概是羡慕杨贵妃,想“东施效颦”。但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问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而言之,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个性化学习规律所决定的。那么,自主学习包含哪几层含义呢?  相似文献   

10.
乍一看题目,这不是废话吗?作为教师,我们不是天天提倡学生学习吗?但仔细一琢磨,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便觉得这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不少教师是把学习做狭义理解的。认为学习是课内的,内容当然是书本上的、教材上的,除此之外的“学习”与课堂学习截然不同。比如,平时有学生向老师问一些课堂或书本以外的知识,老师便不耐烦地说:“连课本上的都没弄懂,还弄这些。”或者被指责为“不务正业”。一如鲁迅《从百草图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老师,豸子是什么呢?”先生便立刻拉下脸,显出不高兴来。教师忽略…  相似文献   

11.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不幸的民族,但是在今天却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什么?是靠教育培养出强大的民族群体。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向老师问问题了没有?”可见他们的问题意识较强。我们的前人也早有此熟识,“学则须疑”就提出了学习中要有问题意识。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就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怀疑精神与做学问之间的辨证关系,这里的怀疑精神就是问题意识。而现在我们家长大为关注的是“你考试考了多少分?”不仪仅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考分也显得过于热情,而淡化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李燕 《湖南教育》2002,(6):28-28
结合课本插图理解。学习课文《长城》中“蜿蜓”和“盘旋”两个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长城远景图,问学生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远看长城会是这样的?再叫学生找出课文中写这个意思的词。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词义,而且体会到了长城修筑之不易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结合生活体验感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讲作者肖复兴见到叶老“那样随便、和蔼,作者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拘束”什么意思?我引导学生:你们在生人面前感到不随便,这种感觉就是“拘束”,课文中指开…  相似文献   

13.
教学开始时,我利用投影机映出两张灯片.然后问:“你们喜欢哪一幅画?”小朋友立刻回答:“我们喜欢第一幅。”我紧接着问:“你们为什么都喜欢第一幅呢?”他们抢着说:“因为第一幅画教室里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地上、墙上干干净净。”我进一步启发他们:“怎样才能有一个干净舒服的环境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保持环境卫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课。学了这一课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的。”这样导人新课,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增强了教学信息的可接受性。《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课,光凭教师讲授,小学一年级…  相似文献   

14.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15.
曾在一所学校看到一位老师教学《蜜蜂》这一课的场景。到自由讨论的时间里,该老师请学生自由质疑。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蜜蜂是怎样传播信息的?蜜蜂为什么飞行时是呈“8”字形的?一只蜜蜂一生会活多长时问,它会产多少蜜?……面对这些“大问号”.该老师显然准备不足,出现短暂的冷场.但他还是“机智”地处理了这一难题,告诉同学们这不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跟中求知的热情顿时暗淡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段国平 《湖南教育》2002,(22):35-36
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资深记者、著名节目主持人戈登·德莱顿两人合写的《学习的革命》反复强调:“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因为“怎样学习是比我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由此想起了黄全愈先生在所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到的中美学生绘画的问题:中国学生在画完画后,总是问“像不像”,而美国学生在画完画后从来不问“像不像”,只问“好不好”。这一现象看似平淡,却折射了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前者强调的是继承性,后者强调的是创造性。回答“像不像”是指复制得…  相似文献   

17.
一、点拨情趣教师必须深入探索教学规律,讲究教学艺术:或组织学生讨论以训练其思维和表达能力;或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以促进思考;或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或创设情境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导入,先请学生查成语“讳疾忌医”。学生很快查出它的意思,随即点拨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请大家翻开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便讲了它的出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二、点拨思维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设置…  相似文献   

18.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批判精神。要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像猜测的创新品质。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仅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新的领域。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胜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到某校参观学习时,偶然发现几位小学生正拿着《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摇头晃脑地背诵。我好奇而问之,学生答:“是老师要我们背的,成绩要记录到期末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中,还要进行班级评比呢!”一个“背”字重重地敲打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