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重要例证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孔要多大才算“小”?孔的形状对成像有什么影响?等,这都是传统的小孔成像演示器无法解决的。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反复研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孔成像演示器,克服了传统的小孔成像演示器的局限性,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难题。该制作曾于2006年获得河北省衡水市“四个一”活动评比一等奖。经过近几年的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小孔成像的实质 直线传播的光通过小孔为什么会成像?我们知道,一个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可以看成由无数发光点组成。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各发光点发出的光束经小孔射到光屏上,形成一个小光斑,即为发光点的像。如果孔足够小,各发光点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不会明显重叠,从而呈现出整个物体清晰的像。这便是小孔成像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小孔成像是光滑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探究光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不明显的现象,以及小孔成像的演示过程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想法,并对一些实验做了改进后的自制教具。  相似文献   

5.
小孔成像实验是小学科学课中的一个典型实验,其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相似文献   

6.
1.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可以成像.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前,教师常会布置学生制作一款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在易拉罐的底端开一小口,在另一端开口处封上塑料薄膜(见图1)。该演示器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便于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使实验明显,该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虽然效果较好,但因使用了大量蜡烛,导图1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  相似文献   

8.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小孔成像的疑难问题石瑞君⒇(山东省鱼台县实验中学272300)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据,也是大家熟知的光学现象,但是具体到小孔成像的某些理论,人们又感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归纳了三个问题并作一分析.一、小孔成像的机制是什么?一个物体可看作是...  相似文献   

10.
席桑田 《物理教师》2004,25(7):35-35,37
不少初等物理教材在叙述光的直线传播时,都提及光源或物体在有小孔的遮蔽物后面的屏上会出现光亮的图景,并且几无例外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小孔成像”.  相似文献   

11.
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可以观察窗外的景物。同学们在利用自己制作的“相机”观察景物时,是否产生这样的疑问:针孔照相机是如何成像的?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像的大小跟什么有关?针孔照相机是一种最简单而容易制作的照相机。它用一个小孔代替了透镜,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小孔是如何成像的呢?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AB放在一块挡板前面,板上有一个小孔,物体AB上任意一个点(如A或B)发出或反射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由于板…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13.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面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利用小孔成像可以制作针孔照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59页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中提到了小孔成像,那么小孔所成的像具有什么性质呢?首先要明白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在屏上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因此所成的像是实像,并且所成的像A’B’跟物体AB相比较是倒立的.(如图1所示)图1对于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AB(物体大小一定)到小孔O的距离(即物距)和光屏MN到小孔O的距离(即像距).概括起来分下列两种情况:(l)当物体AB与小孔O的距离一定时,由图2可知,像的大小随光屏MN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减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吃饭时拍个照,旅游时拍个照,健身时拍个照,看书时也要拍个照,不发QQ空间,不发朋友圈,都好像少了很多的乐趣。拍照记录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时刻。翻看小时候的照片,你是否也曾好奇,小小的相机是如何能有拓印天地的能力呢?小孔成像与世界名画我们很难想象,几千年前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的原理时是什么心情了。所谓小孔成像,就是你将有小孔的硬纸板立在桌面上,一边点有蜡烛,蜡光直线传播,透过小孔,在另一面呈现一个倒立的影像。墨子那时没有蜡烛,他很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三个.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是()A.树叶缝隙的影子;B.太阳的虚像;C.树叶的影子;D.太阳的实像.(92年,贵州省)分析与解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树叶间的空隙相当于小孔,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像形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解题指导(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传播是沿直线的.小孔成像、日、…  相似文献   

18.
光的衍射有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两种情形。近场衍射如小孔成像,当孔的尺寸比较大时,光线沿着直线传播,当孔小到一定程度,光线偏离了直线传播发生衍射,孔越小,衍射越显著,物体的几何像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而且在边缘附近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影响了成像的质量;远场衍射如望远镜、显微镜,在物镜的像面上形成的几何像点由于衍射效应变成了一系列的衍射斑,衍射斑重叠越多,像越不清晰,严重影响了成像的质量,使得光学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也有了限制。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的"想想做做"栏目中有一个体会小孔成像的动手活动,教材提供的方法虽然简便,但屏幕暴露在外,成像不太清楚。笔者对其做了改进,即改用两个纸筒,不但使像呈现在暗室,而且成像清晰,能改变像距。另外,通过更换"镜头"、屏幕,更能演示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中的照相机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的望远镜、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具有废物利用、操作简便、一物多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小孔成象是一个传统的验证光线直线传播的实验。但在做这个实验时,往往由于小孔尺寸、发光体尺寸、发光体与小孔的距离以及小孔与屏的距离等参数处置不当,以致在屏上不能得到明显的象,有时甚至得到的是小孔形状的投影。本文将讨论这些参数对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