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工程论、生态系统论、学科理论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代表性观点,呈现出鲜明研究特征。注重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存、学术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系统思维方式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范式其实就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依次经历了准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多学科范式等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将从多学科范式向跨学科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知觉在哲学研究中是一个古老且常新的重要论题,哲学史上关于其本体论、认识论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从未停止。20世纪中叶以降,基于新的科学及哲学语境,知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是创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知觉话题的新论域,更为重要的是,当代哲学关于知觉的言说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即以知觉的自然化认识为前提,密切关注具体科学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经验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学科多方法交叉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这在根本上为当代知觉哲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学科在30年的发展中,其方法论经历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再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单学科研究因其对自身学科的固守而走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多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学科发展,但因其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使其难以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论的重任;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哲学是一门探求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的学科。伴随认知科学产生以来所形成的对心灵与认知本质的跨学科与系统性研究范式的确立,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进而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科学哲学分支学科之一。文章基于对《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考察,在细梳当代心理学哲学核心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举运行及其影响有多久,科举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以研究对象、范式与方法论为依据,科举学可分为"新科举学"与"旧科举学"。"旧科举学"停止于1905年,而"新科举学"则诞生于此时。"旧科举学"是"分科应考之学","新科举学"是"研究分科应考之学",前者关注科考的内容与偏好,后者聚焦科举运行的规律。由于科举及其运行具有先天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新科举学"呈现出的典型方法论特征。本文认为,"新科举学"研究对象独特、方法论层次分明,跨学科视野可以成为解决其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系统和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独特路径,并能从学理和逻辑上证实新科举学学科群的分化与整合符合学科制度化的外在规律(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在规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语境理论与意义理论研究范式的变换,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语言适应论框架下解释范式的后现代性特征。理解其后现代趋向,对于把握语用学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有必要从课程论的视域,采用课程论的话语与范式进行探讨。在课程论的语境下,学生的主体性超越了传统教学论语境下的认识、价值与意义,其特征与结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体性的一般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嵌入体——学校层级的课程运行环节这三个维度构成了学生课程主体性的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四种范式,即教学规范论、教学美德论、教学语境论和教学情感论,四种范式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限度。教学关怀论以“爱”和“关怀”为伦理导向,以“关怀关系”的构建为伦理基础,以“交往实践”为伦理模式,呈现出关系性、隐含性、专业性、开放性等实践品性,实现了对传统教学伦理研究范式的整合与超越,重构了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发现国内旅游研究方法则存在创新性不足、研究范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旅游研究方法体系建设,应根据旅游研究的多学科、跨学科特质,从研究内容、学科建设和研究范式视角,建设基于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逐步提高旅游研究的科学肌理,实现旅游研究方法从模仿创新到创造创新的演进。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范式包括:传统范式、基本研究范式、起点范式、方式范式、要素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问题研究范式、取向范式等;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多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等。通过阐述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它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的发展看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的主流是从心理主义、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它们既是心理学发展中形成的三种理论观点,又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自然科学背景,其形成与发展都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深刻影响。虽然三对于人的心理现象的认识迥异,但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以库恩的“范式论”观之,它们应同属一个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的物化研究。主流心理学中不但存在这样一个范式,而且它正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2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40周年。回首四十年,高等教育学相继踏上“体系范式”与“问题范式”的发展道路,“学科交叉范式”很可能是第三范式。学科交叉范式表现出问题导向、交叉思维与体系化追求的总体特征,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迭代,其在类型学上包括多学科交叉、跨学科交叉与超学科交叉三种形态。为强化学科交叉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实现三大转向:在研究主体上,从“个体研究”转向“集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模糊要求”走向“操作规程”;在研究成果上,从“零散知识”迈向“整合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莫里斯陆续发表了数10余篇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发展心理学中语境论思想的盛行对莫里斯影响极大,相关文献表明,莫里斯从1987年开始显露出对语境论的研究兴趣,并于1988年明确提出语境论是行为分析的世界观。文章基于1988-1998年间莫里斯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的10余篇学术论文,评述莫里斯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梳理出莫里斯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并且明确语境论心理学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范式论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得出以下结论:所谓的心理主义范式,行为主义范式是不存在的,认知主义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的范式,所谓的单一的物化研究范式也是不存在的,心理学目前仍处于前科学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科技产业经济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学科领域,主要引入国外相关理论进行一般性诠释和讨论,缺少多学科、多视角的理论分析和系统研究.隋映辉教授的新著<科技产业经济--跨学科理论、研究范式与应用>基于科技、经济与管理多学科交叉和渗透,通过运用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理论,揭示了科技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了科技产业经济的系统模式、创新机理、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是一部注重基础研究的现实分析和方法论的实践基础,注重国内外理论的融合与多学科交叉,注重宏观理论阐述与微观应用分析相结合,在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构成上具有独特之处的科技经济学专著.  相似文献   

17.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相继衍生出认知诗学、认知生态批评、认知后殖民研究、认知酷儿理论、神经认知诗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文学达尔文主义等范式或方法。文学达尔文主义是近20多年来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该理论以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倡导者和实践者认为,文学达尔文主义与进化心理学一样,将"人性"即代表人类典型特征的动机和情感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与研究对  相似文献   

19.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何思颖 《职教论坛》2023,(3):100-108
就个体而言,终身教育涉及“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的全部历程;就社会而言,终身教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这是终身教育需要提倡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依据。自1929年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首部终身教育专著以来,终身教育经历了从学科、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研究历程。基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是终身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终身教育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研究。20世纪70年代始,终身教育跨学科基础和方法论问题受到关注,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但是,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从核心要素来看,迄今未形成广泛的专业团队,实现知识的自给自足;就跨学科性而言,在学科的均衡性和差异性方面并不理想,存在学科分布不均匀、差异度相对较低等问题。终身教育需要进一步从认知的、技术的、社会的等诸多层面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获得更多关于终身教育的整合的、务实的、全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