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子相梁》是从《庄子·秋水》篇里摘录出来的一段可以独立成篇的文字。《庄子》一书现存三十三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内篇”七篇是庄子的亲笔,其余包括《秋水》篇在内的“外篇”、“杂篇”共二十六篇,都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剽窃”一词,最早源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定,但起码唐代已经出现。柳宗元在《辩文子》中说:“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同时的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也有“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文字虽稍有差异,但意思是一样的。偶翻《世说新语·文学篇》,无意中发现一则“剽窃”史实。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注释《庄子》,名《庄子隐解》。然“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  相似文献   

3.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望洋兴叹”一词,现在已经成为某些人制造新型成语的模式了,只需把第二个字加换新的内容就行了。看起来是多么地容易而又有“新意”。让我们看看这个成语的来历。《成语词典》曰:望洋,亦做“望羊”,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又如语本《庄子·秋水》曰:……河伯始旋  相似文献   

5.
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文本均以该本为源文本。但汉代至少尚有一种廿三篇选编本,跟古本并行。传世三十三篇本《庄子》是郭象据古本删订而成的,由于其自身质性以及其他版本的佚失,它几乎成了后世所有版本的源文本。郭象完成了对《庄子》的重新塑型,这是历史的幸事,但显然也是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书肆”?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卖书的市肆”。“肆”,集市贸易之处就叫肆。成行列队地分别经营各类商品,叫列肆。《论语·子张篇》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庄子·外物篇》说“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子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这两处所说的“肆”,都是贸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秦汉时期不甚称引。魏、晋以降,玄学兴起,魏晋文士,喜谈老庄,蔚然成风,《庄子》一书始而盛行。晋朝为《庄子》作注的有向秀、郭象、李颐、李轨等,各种注本的卷篇数都不相同,向秀注二十卷(?)十六篇,郭象注三十三卷三十三篇,李颐集解三十卷三十篇。这一时期注《庄子》者虽多,但未有能超过郭象者,正如陆德明所说:"唯子玄(郭象字)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徐仙民、李弘范作音,皆以郭本,今以郭为主。"(《经典释文》)于是其他的不同卷本也就自然被淘汰了,现存只有郭象注的《庄子》三十三篇。《庄子郭  相似文献   

8.
<庄子·秋水>曾记载了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之桥上游玩时富有机智的辩论.庄子看到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玄,庄子说:"是鱼之乐也(这是鱼儿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相似文献   

9.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黄帝学派古佚书的第三篇,题名为《称》,全文一千六百字。此篇文体特殊,由一些内容不相关连的独立语句组成。最近,谭家健先生指出,与《称》篇文体相似的古代文献,还有《逸周书》中的《周祝》,这一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祝是古代神职人员,掌文辞和宗教礼仪。《说文》云:"祝,祭主赞同者。"《周礼·太祝》云: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人们对思想共享的认识是有限的,常常会以“无用”否定思想及思想共享的价值。《庄子·南华经》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任梁相的惠子公开对庄子说:“你的思想无用。”庄子说:“大地可以说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土地而把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  相似文献   

11.
1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书证篇》中使用的校勘方法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生于梁中大通三年,卒于隋开皇十一年。曾官北齐黄门侍郎。他著《颜氏家训》七卷凡二十篇,以述立身治家之法为主旨。其中的《书证篇》、《勉学篇》等颇涉古代典籍的校勘。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苏武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皆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古今学人对其诗文等方面的成就多有评述,而对其在我国古代寓言方面的贡献却极少论及或忽略。故笔者不揣谫陋专以此题试论,以遂抛砖引玉之愿。在我国,“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庄子·寓言》篇中有“寓言十九”等语。后人注日:“寄之他人,则十言九见信。”疏曰:“寓,寄也。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释文曰:“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九)庄子所…  相似文献   

13.
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我在77岁高龄写完了《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分别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作了转述与解释发挥,作了研讨与推敲,作了共鸣与对话。慨当以慷,《庄子》难平。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倏忽万世,摇荡苍穹。俯拾即是,妙语无穷。铺陈巨浪,点染雄峰。孰能与舞?起落匆匆。睥睨万物,  相似文献   

14.
在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跳台比赛中,新秀伏明霞技压群芳,勇摘桂冠;老将许艳梅偶有失误,退居第四。中国体育报1月5日在头版登了一篇赞扬伏明霞的文章。肾挨着这篇文章,也发了一篇《梅子,谢谢你——写给许艳梅》(以下简称《梅》文)。《梅》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许艳梅的崇敬、感谢之情,还十分关切地提到许艳梅比赛之前的视力已急剧下降到0.8,医生正告她再不能跳水。她为了增强中国女子队的竞争实力,毅然答应跳水队领导的要求,再备力拚搏一次。尽管她名列第四,  相似文献   

15.
《金明池争标图》可谓是北宋跳水、龙舟竞渡以及游泳等众多水上运动的真实反映,极具观赏性、竞赛性、地域性及节俗性等显著特征,同时也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元典,《序志》篇是研究刘勰学术思想和文学观念的重要篇章。本文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从刘勰"为什么写"这两个梦入手,从哲学层面对《文心雕龙·序志》篇中的两个梦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6):73-74
不要把“望洋兴叹”变成“望……兴叹” 《庄子&#183;秋水》记载:秋天水涨,水流很大,河伯(河神)自以为了不起,及至顺流而下来到北海,见到大水无边无际,才感到自己渺小,于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相似文献   

18.
人活一口气     
按古代中医来说,气是人体内流动着的有营养的精微物质,是人的生命之本,气之不存,人则死亡。《庄子·知北游》中也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王充《论衡·自然》篇中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从哲学上讲,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是有所为,是敢做敢为;所以我们常说志气,志在千里,志在四方,浩然之气就是这个意思。气是流动的,变化的,是能源,是动力,威力很大,气功就是这样的原理。所以古代高人特别注意养气,聚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当然,在封建专制时代,道德标准提倡忠君守节,而多轻气,人们的气受到了…  相似文献   

19.
不要把"望洋兴叹"变成"望……兴叹" <庄子·秋水>记载:秋天水涨,水流很大,河伯(河神)自以为了不起,及至顺流而下来到北海,见到大水无边无际,才感到自己渺小,于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举其要者不外三种类型,有讲文字形体的字典,如秦代的《三苍》、汉代的《说文解字》、南朝·梁的《玉篇》、宋代的《类篇》、清代的《康熙字典》,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华字典》。有讲音韵的韵书,如隋代的《切韵》、宋代的《广韵》、《集韵》、元代的《中原音韵》、清代的《音韵阐微》等等。至于讲训诂的词典,从《尔雅》起,代有专书,如旧题汉·孔鲋的《小尔雅》、三国·魏·张揖的《广雅》、宋代的《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