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学理审视,认为冷兵器时代的远去是当代中国武术教育进行适应性转变的重要前提,全球化发展造成武术文化危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逐步实施给中国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四大教育途径面临不同的发展境况:1)家庭武术教育是一个从历史辉煌中走向衰弱的教育形式;2)社会武术形式多样,影响力巨大,但缺少"育人"色彩;3)馆校武术教育步履维艰;4)普通学校武术教育者、武术学习者和武术教育影响三者之间出现价值失衡。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七点反思。  相似文献   

3.
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促进传统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献计量法对1988—2018年CNKI数据库武术交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探析我国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动态。结果显示:我国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动态主要包括文化、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健身养生、经济产业、历史、艺术和其它八个方向,数量占了武术研究文献总数近1/5,热点集中在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其次为武术与经济产业、武术与养生健身,由热点转为冷门的是运动人体科学;各类基金支持的文献篇数占支持武术研究总数的近1/3,其中受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交叉研究文献比例更高。机构单位发文篇数主要集中在国家六大体育专业院校和河南省三所综合性大学;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未来的趋势包括政策导向发展、武术本源发展、与新兴事物交叉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武术也同样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武术、发展武术成为当代武术人的重要使命。教育承载着武术文化的传播,而体制直接影响着其发展,中国武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中国武术发展陷入瓶颈的时候,放眼国外,一些外来武道诸如:跆拳道、空手道等却在中国乃至世界蓬勃发展,并且得到了更快更好的推广。道馆式教育是在外来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教育模式在诞生的短短几十年里促进了多种武道运动的发展与兴盛。"师夷长计以制夷""西学东用",我们是否可以将道馆式教育应用到中国武术的教育体制中?本文将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分析道馆式教育,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和理解武术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中国武术文化特征、价值、现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对武术文化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武术文化目前的生存环境不乐观,为了今后发展必须做好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武术的本体,探究武术价值功能的演变历程和规律,总结武术发展存在问题与核心转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逻辑和哲学思辨角度论述武术本体走向与价值变迁。研究认为:武术本体是一个"技、艺、道"组成的整体,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技击属性、军事属性出现了淡化的同时突出了体育属性和艺术属性,并向多元化方向继续发展;武术本体价值的迷失是造成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从挖掘武术修身价值、适应社会大环境和回归文化之本等方面实现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了解和推广武术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9.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在当代必须做出转型选择的内在原因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等的困境,外在原因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武术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摘要:镖局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强势价值与功能的集中展现。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镖局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镖局是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催生以及经济演化的结果,武术搏击护卫价值的强势显现是镖局的基本入世态势;镖局的产生具有地缘、尚武和诚信三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在运作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宗族属性和关系属性;镖局与镖局文化的出现促使习武者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文化的扩布;促使崇尚强者、尚武精神与社会软性控制的文化元素在武术文化中进一步融入;在传统的道德伦理约束之下尚武、谦和、隐忍、诚信、无畏、正义、助人的镖局文化精神与武术文化精神相互融通;诚信教化、关系互动的社会属性与武术文化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武术发展的演进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武术的发展演进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武术发展的现实境遇,分析当前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武术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从1982年以来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面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学从武术国际传播发展的角度,揭示武术传播的规律;文化学通过对中西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对武术国际传播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国际传播的对策;传播学则围绕传播的构成要素,系统考察了武术国际传播过程,并深入分析了武术国际传播系统内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受到武术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限制,研究尚有待深化,特别是在武术国际传播发展中的受众群体这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武术审美文化的从无到有,研究它能够对武术学科的构建起到支撑作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萌芽、形成、独立以及时代变迁进行史学维度的研究。研究认为:新石器中后期,为了安全自卫和生存需要而练就的搏击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理欲望的满足,让人们渐渐有了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受“经史子集”的洗礼和熏染,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文化之物”,有力地促进了武术审美意识的形成;秦汉两朝,武舞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带动了审美意识的快速发展;宋明以降,武术套路的虚拟化和程式化使得武术审美意识走向了成熟与独立;近现代,由民间武艺逐渐向体育过渡,增强了人们对其竞技性的审美需求;而在今天,以“读图”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武术的艺术化趋势又彰显其审美意识显著地发生了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武术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不均衡发展;武术理论与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武术市场的曲高和寡以及和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技击术的不均衡发展,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刻反思,提出武术现代化发展中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理论支撑,分层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国学教育的一种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采用文化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武术品牌为研究对象,从国学教育的立场研究中国武术在国学教育中的品牌价值.指出在国学教育成为文化反哺而流行的当下,面对现代社会讲求品牌效应,而中国武术又在体育品牌下进退维谷的局面,通过对国学教育与品牌的关系、中国武术与国学教育品牌、奥林匹克与中国武术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得出中国武术独特的品牌效应将为国学教育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武术的发展求得了最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产业国际化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对制约其发展的诸因素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制定出我国武术产业国际化推广的应对策略。研究结论对未来我国武术产业国际化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和演绎分析法,阐述中国武术进入奥运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中国武术进入奥运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探讨相应最佳策略,拟从武术产业发展、利用武术人才资源、武术文化与技术输出和加强宣传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此作为对加速中国武术进入奥运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19.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族体育、太极拳、传统武术类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三大话题,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散打、武术教学、武术套路、少数民族体育、气功和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在武术套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表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在拳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少林拳、长拳等方面;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素材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间武术以及优秀拳种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非热门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对1978-2011年间有关武术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研究的视角也愈加开放和多元,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武术国际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历程、动力因素、障碍因素和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建立在文献的基础之上,从宏观层面展开分析与讨论,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实证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建议关于武术国际传播方面的研究应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理清武术在国际传播和推广的思路,以利于武术管理部门制订和建立武术国际传播的长期机制,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