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踝关节的理论分析与训练探讨张志胜,王永刚在游泳运动中,任何一种泳姿在游进时都需要用腿的动力,而腿最后用力的末关节均是踝关节。踝关节的力量、速度、柔韧素质好坏直接影响腿的效果,继而影响整个动作的效果,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目前,较全面完整地阐述踝关节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短跑中协调放松的重要意义,是比赛中获胜的关键。一、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少年短跑运动员要提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加强髋、膝、踝关节等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练习。柔韧练习应该每天都做,柔韧练习也是发展各种肌群,防止伤害的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明罡  丁宏 《游泳》2013,(6):60-61
记得老辈游泳人常说:压脚腕。指的是提高游泳运动员脚踝(踝关节)的柔韧性。而从波波夫、费尔普斯等自由泳名将看,他们的确都拥有非常柔韧的脚踝。  相似文献   

4.
吕丛丛 《精武》2013,(36):22-2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充实。在体育教学当中,健美操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对广大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柔韧素质对于学生的健美操学习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柔韧素质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练习方法成了健美操教育人士的重要研究。要想在健美操运动当中实现健身目标,提高健美操的美观度就必须要进行柔韧素质的提高,利用正确的柔韧素质发展方法。所以,本文以柔韧素质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及练习方法为题,对柔韧素质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正确新颖的柔韧素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柔韧素质在体操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执教者不重视柔韧素质的实施,故使体操教学显得进展缓慢,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评价。本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把柔韧素质纳入教学和考核中,有计划地科学安排提高柔韧素质练习的内容,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本文柔韧素质指标的测量均采用米尺操作,确定柔韧素质四大项,肩距、左劈叉、右劈叉、正劈叉。第一学期授课开始即测量男、女学生的四项柔韧素质的原始成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再次测量,并进行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瑜伽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韧素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运用瑜伽功体位法代替一般的柔韧素质训练,对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有明显的作用。文章对通过瑜珈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所谓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人体各关节活动的幅度。柔韧素质发展的难易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少儿时期,关节软骨比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较大,所以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牢固性差,由于少儿肌肉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故少儿时期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根据少儿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可采取动力性(爆发式)、静力式(慢张力式)、助力式、负重式(轻器械)四种形式,提高骸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以及腰、背肌肉、大腿后肌肉群肌肉、韧带的…  相似文献   

8.
柔韧素质是指各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及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主要取决于关节的灵活性、韧带和肌肉的弹性以及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协调能力。良好的柔韧素质不仅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从人体发育的规律来看,少年时期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进行柔韧训练,可为发展其他运动素质和提高成绩打下基础。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仅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娄明 《中华武术》2022,(7):82-83+8
跳远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之一,体能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专项力量、专项速度、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训练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体能,从而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减少运动员膝关节、踝关节、大腿后侧肌群、腰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2001年上海少年儿童体操系列大奖赛”中丙组和丁组女子平衡木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当前上海市少儿女子体操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丙组和丁组女子运动员上肢、肩带、腹肌、腿部以及踝关节部位的力量和柔韧素质较差。要特别加强运动员的弹跳和柔韧能力,增强运动员的木上感觉和自信,从而提高整个平衡木动作完成的质量和表现力。基本姿态和表现力也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朱敏  李娟  溫子豪 《游泳》2021,(2):93-96
研究目的: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柔韧素质发展是成年后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舞蹈式柔韧训练对提高动作表现影响的实验研究,为花样游泳的陆上训练提供实践方法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花样游泳队20名9-12岁运动员,分实验组10人、对照组10人。实验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舞蹈式柔初训练干预,对照组开展一般柔初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的四个动作指标进行测试评价,数据采用SPSS分析系统进行T检验,组内纵向比较,组间横向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经过舞蹈式柔初训练干预后,指标数据呈明显变化趋势,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在竖高叉、横高叉、前腿踢搬、紫金冠四个动作的表现中,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动作提升幅度大。研究结论:经过舞蹈式柔軔训练教学干预后,柔韧动作干预的实验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训练能够显著提升运动员的比赛动作表现能力。广州市花样游泳队夺得2016年鄂尔多斯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陆上柔初操项目第一名,优异的成绩与4个月的舞蹈式柔初训练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nkle flexibility is critical to obtain a high swimming velocity in undulatory underwater swimming (UU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roude (propelling) efficiency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kinematics of human UUS following the extrinsic restriction of the ankle by tape application. In Experiment 1, swimmers (9 male and 8 female college swimmers) performed UUS trials involving normal swimming (Normal) and swimming with tape application at the ankle (Tape). Kicking frequency was controlled in both settings. UUS kinematics were obtained with a two-dimensional motion analysis. Swimming veloc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ring swimming with tape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during normal swimming (Normal, 1.33 m·s?1; Tape, 1.26 m·s?1, p < 0.05). The Froude efficiency was not affected (Normal, 0.77; Tape, 0.76), and ankle plantar angle did not decrease during swimming (Normal, 159.02°; Tape, 160.38°). In Experiment 2, lower limb rotations of a male swimmer were analysed using 3D motion analysi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s Experiment 1. An insufficient forefoot rota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downstroke kicks (the phase of the highest acceleration to forward dire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UUS velocity is affected by the mobility of end effector.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教学实践法,对游泳训练过程中的体能训练与保持行进时的身体姿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在游泳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正确实施体能训练对保持游泳行进时的身体姿势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杜更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38-439,437
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教学技能的方法不断的运用于各种技能的培训当中.在游泳的教学当中,教师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充分的运用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建立一个完整的游泳技术动作表象;学生从中学习提高了对游泳技术动作的分析、观察、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而且能够进一步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能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后,如何采取与专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成为体能康复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符合篮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伤病恢复期间通过体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伤病的快速康复;体能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踝关节本体感觉、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力,并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的二次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评估测试,达到科学实施体能康复训练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警务游泳训练是公安警察一项必备的教学科目。掌握游泳技能 ,对于执行警备 ,维护人民生命的安全与利益有其重要实践意义。就此 ,对警务游泳训练的意义、训练内容、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指出它专业性功能的作用及开设该项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游泳初学者水感训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游泳普修课游泳初学者进行适当水感训练,提高游泳初学者躯体感受器的敏感度,提高对水的感知能力,促进蛙泳技术的掌握,从而提高蛙泳成绩。提示水感具有一定的可训练性。  相似文献   

18.
心理问题是游泳课程教学训练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游泳课程质量的核心因素。传统游泳课程片面重视技术、体能训练,缺乏对学生游泳学习兴趣和心理素质的有效训练,影响了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创新游泳课程时,要注重实施“勇”当先的心理训练机制,引导学生“勇”于面对,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游泳课程的最佳状态。本文以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积极意义出发,结合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相关要求,以“勇”当先为切入点,提出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9.
柔韧素质是游泳运动员必备的一种运动素质。柔韧素质的好坏对游泳运动员的划水效果,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起到重要的影响。根据少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可知,7-12岁是少年儿童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本课题探讨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怎样合理地设计和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来发展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游泳专项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游泳训练队逐渐加大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视。核心力量在这个游泳运动中,尤其是在水域不稳定的情况下,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力量训练需配合相应游泳项目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使运动员在水中更好地提高自己成绩。教练更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不同个体支队差异化训练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下面本文主要针对游泳教学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