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雄伟 《学苑教育》2019,(14):82-83
地理核心素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自然和社会,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构建人地和谐发展的地理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深度备课,思考“怎么教、教到何种程度”,认真地上好每一堂地理课,在教学中落实学生地理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月相的成因及月相的变化规律,我设计了简便易行、演示效果很好的视频投影。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准备白色乒乓球一个,直径3毫米长50毫米螺丝杆一根及配套螺母若干,长300毫米直尺一根,视频投影及配套大屏幕电视各一台。二、制作连接第一步,制“月球”。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解决当地的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海金 《家教世界》2013,(8):176-176
地理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之一是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呢?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歌谣、民谣。地理学是地理理论的分析研究,而歌谣、民谣是当地人民多后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在教学中行当引用歌谣、民谣,课堂教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4):135-136
地图是帮助地理学传播信息的载体,也是空间信息传播的渠道,在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够诠释很多无法用文字形容的地理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之间的联系。地图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帮助学习地理的方法,是文字和图像无法代替的,在地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合理使用地图,能够让枯燥的地理课更具生动性、具体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沈付晓 《成才之路》2014,(19):72-73
区域性是区域地理的主要特点之一,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离开了空间都无从谈起。有了空间概念,才会有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才会有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发生、发展、演变。而时空分析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不仅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系统结构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 洞庭湖北部平原上有一个行政村,因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引人注目,近年频频受到省内外报刊的推介。它,就是岳阳县筻口镇的筻口村。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对筻口村是这样描绘的:“筻口村里‘状元’多,‘文化人’家票子多,全村同唱‘优教歌’……” 前不久,我们慕名前往该村采  相似文献   

8.
梁昆 《中学文科》2006,(4):34-34
地理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大到宏观宇宙,小到微观世界,有学生自己能直接接受的地理特征,也有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人文地理现象。在教学中,除了教师用自身生动的语言功效和其他直观教具刺激学生,以强化学生的“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也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地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几何画板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工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地理概念及解决地理问题。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智力开发的工具。由于几何画板能够在变动的情况下反映地理现象中地理事物间不变的几何关系,成为一个极好的“地理实验室“,利用它可以发现和探索地理规律,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聪明才智得以开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严卫林 《师道》2007,(2):19-19
1.知识上要做“活字典”“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且是长流水。教师要能很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声誉,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有丰富的理论素养,能通晓教育学、心理学;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到博古通今,凡事都能说出点道道。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上要做“活字典”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且是长流水。教师要能很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声誉,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有丰富的理论素养,能通晓教育学、心理学;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到博古通今,凡事都能说出点道道。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图片以其特有的符号手段综合、形象、直观地记录和传输大量地理信息而成为了地理事物与人的认知活动之间的第二语言。它能使学生形成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析图能力也就成了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富学科特色的内容。景观图是众多地理图片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或景象,与其他图片相比,更加直观、形象、感性,表现的事物特征更加突出和鲜明。  相似文献   

13.
概念是帮助人们把大量的信息组织成为易于管理和储存的单元,具有准确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地理概念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探索地理规律、学习地理原理的前提,也是学生推演地理知识和发展地理思维的基础。概念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维度,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以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中的“洪涝灾害”为例,探讨概念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发现技能,让学生能运用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一、结合操作,发现规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有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势,当在数的个位找不出被3整除的特征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下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数(数位上有几根小棒就表示此数位上的数为几)。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阶段性地发现以下特征:1.有6根小棒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又用5根、4根、3根、2根、9…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存在诸多的抽象概念和地貌地表特征图像,若能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那么在视听结合、形象化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面的激发会有明显帮助;借助色彩,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正确全面的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实践,“纲要信号法”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概念,掌握地理规律,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智能有很好的效果。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演示式、化“复杂”为“简单”假设式、引入最新的焦点热点.化“理论”为“实践”观测实验式等不同方式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帮助学生养成多思考、多提问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把教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也是小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且收到一定的效益。我的具体做法如下。穿插歌谣,感染学生。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歌谣,感染学生,容易收到教学效益。在教《壮丽的山川》这课,讲到江西庐山时,我便朗诵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听过后,感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从而增添了热爱祖国的感情。教《东北的林海》,当讲到最后一段课文时,我便朗读东北民谣:“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使学生认识东北林区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和著名的特产。运用对比,加深印象。例如,教《我国的国土和人民》这课,当讲到“我国领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广大的国家之一”时,除讲清楚课文举的事例外,还跟“大洋洲”面积作比较,大洋洲面积为900万平方公里,我国面积比这洲面积要大60万平方公里;我国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注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教育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也开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有效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文章将基于“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作“黑土地”与“黄土地”。这里分布着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由黄河、海河、淮河所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是我国耕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