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鲁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一目。【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一段伴有优美音乐的自然风光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看到的一幅幅画面给了你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常常向往都市的繁华与富有。殊不知,山林、瀑布、鸟语花香中却隐含着无限的商机。费涅克是一位美国商人,他每次休假旅游都要去有瀑布、有流水的地方。因为,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他便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雅致与幽静,从而忘却生意场上紧张的角逐,使自己的精神松弛下  相似文献   

3.
处处有文章     
最近我要写一篇有关咖啡的文章,就上网去查,结果我要的东西没找到,却发现好多有意思的事。譬如网上说土耳其人很爱喝咖啡,甚至能用剩在杯里的咖啡渣为喝的人算命。何止咖啡渣能算命,古人说“见微知著”,从许多微小的征象都能看出大的情势。譬如有一派理论说掌纹会因为使用工具的不同而改变。常拿毛笔的人,智慧线自然比较长,总持锄头、锤子的人,感情线会比较直,看手相的人只是从那纹的情况来推想罢了。又有一派说法是,任何一样东西,都是经过千年万载演化至今的,所以从每样东西上都能见到天地间的“理”,即使在溪谷里随便捡起一颗小石子,也能推想出它过去的遭遇。  相似文献   

4.
蚂蚁王国     
《初中生之友》2012,(36):65
创意摄影师Andrey Pavlov通过细心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用微距镜头在自然状态下拍摄这些小"模特"。这一幅幅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场景,仿佛发生在童话世界一般。  相似文献   

5.
在蓬安县中学校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满头白发、面目清瘦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校园漫步,他,就是八十二岁高龄的退休的副校长杜克勋。老杜从一九二六年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也尝够了十年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流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的确如此,没有生活,写的文章也只能是空洞无物,毫无可读性,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来源于生活。《教室里的不速之客》这篇习作就是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用心感悟,让不经意的事变成了他笔下的习作。本篇习作值得赞赏的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家庭早期教育实则为游戏教育。它并不复杂、深奥,只要用心,一幅幅寓教于乐的生活小景就会出现在我们身旁。扔碟子坐在我腿上的2岁的儿子正玩着不锈钢碟子,大概是玩腻了,便干脆把碟子往地上一扔。"咣当",碟子在地上明晃晃地打转,儿子看得直乐。我捡起,他又扔,再捡起,他还扔,来来回回三次后,我不再捡,可儿子却不乐意了,闹着说:"妈妈捡!"奶奶在一旁实在看不过去了,忙说:"捣什么乱,不许扔了。"儿子不听,干脆从我腿上蹦下来,捡起碟子,扔得更起劲了。  相似文献   

8.
<正>《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为自己归隐所作的解释,也是后来人解读其归隐的密码。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以洒脱、轻逸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平淡怡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仿佛徜徉其中的蝴蝶在万花丛中享受着满园春色。是的,回到自己渴慕已久的家园,他的心里自然应当是满足的、快乐的。因为从此以后他就可以与自己钟爱的大自然倾心畅谈了,再也不用违背自己"性本爱丘山"的志趣,不用再为那"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了。然而,当他怀着雀跃的心情急奔回家时,内心却升起一股忧伤:一股撕心裂肺  相似文献   

9.
缪亚群 《语文天地》2011,(20):24-25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诵读这样的诗句,眼前总是呈现出一幅幅色彩艳丽的优美画卷,仿佛一股清新的春风注入我们的心灵,让  相似文献   

10.
处处有风景     
处处有风景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让人留恋的风景。只要你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春天,在清澈的小河边,掬起一捧清清的河水,洗一把脸,看着青青的嫩柳,拂着阵阵微风,那种心情、那种感觉,不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情画意吗?走在山间蜿蜒起伏的小路上,草叶上的露珠会打湿你的裤角,远方的风景会吸引你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成功从来没有模式,也没有现成的阶梯。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发挥,还有心理、体力、协作、机遇等等因素。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去解决,那答案一定不会令人满意。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是每一位父母期盼的事。有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精心铺设成功的阶梯,稍有闪失就大失所望。笔者曾经采访过张幼云女士,她的成长经历或许可以给父母们一些启发。张幼云女士称得上是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位成功者。也许你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不过如果你看过一幅著名的照片,记录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历史瞬间:小平同志微笑着与撒…  相似文献   

13.
<正>怀着一种痛心、气愤的思绪鼓着一股怨气看完这个案例,看到班主任"让我感觉如骨鲠在喉"后,我又有了莫大的欣慰。这位班主任的健身意识,对体育课、体育自身存在的价值理解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人们常说,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身处要职的"小主任"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协调的纽带,他有这种担心和失望,就证明他有信心和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我是这位班主任,我会尝试从这些方面入手,让那名体育教师知晓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慢慢地改变这种状况。一、寻求一个妥当的时机跟体育教师聊聊天  相似文献   

14.
<正>每次过洞庭湖,见那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字,就会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文正公,想到他哪怕就只有一篇《岳阳楼记》,跻身古往今来第一等作者的队列里也会毫无愧色。其实今天看来,那些真正活下来的文艺作品,多是蕴含着博大的心与深沉的爱;那些真正被记住的作家与艺术家,多是充盈着道德的善良与人性的温暖。他们仿佛是行走在精神天地里的一群巨人,情感充沛,气魄宏大,正道直行,勇于担当。他们的身上,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15.
<正>读完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的《魅力语文教师的修炼》一书,最打动我的是"一个后进教师的羽化"故事。我仿佛在听那从前的故事,这故事有挫折,有倔强,有委屈,也有得意。拥有许多光环的特级教师一下子变得可亲起来,仿佛就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老教师。  相似文献   

16.
李明明 《教师》2010,(23):78-78
语文是情感的寄托,是美妙的音乐,是韵味无穷的诗,是可以诉自己心中意、言自己心中情的优美的诗。让语文课文成为一首朦胧的诗、让课文的意境自然成诗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艺术追求,本文尝试从此方向来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周一早上,一进入活动室,就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窗台边不知在忙乎什么。平时的这个时间,孩子们都在阅读,今天这是怎么了?于是,我便问:"你们在干什么呢?""阮老师,看我的蒜苗长出芽来了!""阮老师,看王景瑞的蒜苗长这么高了!"孩子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蒜苗抢着向我"汇报"。那一刻,我才反应过来,上周我让每个孩子都种了一盆蒜苗放到区域里装饰自然角。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所  相似文献   

18.
正某日,我一时兴起,在家里炒了两道菜,又一时手痒,还拍了照片,发布在微信上。这下可热闹了,不知道怎么七传八转,被奇奇、妙妙、乐乐、蒙蒙四个小家伙发现了。第二天,他们一起找上门来。"哎哟,没想到主编大人还会下厨房炒菜啊!"奇奇分明带着挖苦的口吻。"那是!我炒菜的水平还不是一般的高哩!"我当然不能被奇奇嘲笑。不过,这下算是掉进了他们的"陷阱"。"请客!请客!"四个人齐声说,"我们还从来没尝过主编大人的厨艺呢!"说着,四个人居然每人都从身后拿出一袋已经买好的菜,有番茄、有菠菜、有鸡蛋、甚至还有鲫鱼……"我要吃番茄炒蛋!""我要吃葱(kào)鲫鱼!"四个人七嘴八舌,不等我说话,都开始点上菜了。看来是拒绝不了了,我只得进厨房,开始忙活起来。一开始,我的准备工作还进行得有模有样,番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情感的寄托,是美妙的音乐,是韵味无穷的诗,是可以诉自己心中意、言自己心中情的优美的诗.让语文课文成为一首朦胧的诗、让课文的意境自然成诗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艺术追求,本文尝试从此方向来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校园处处有亲人荔浦中学吴源在荔浦中学美丽的校园里,师生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老师关怀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一人有困难,大家来相助;讲文明、懂礼貌、尊师爱生蔚然成风……(一)初中部一位姓王的同学,读到初三最后一学期,父亲不幸患癌症住院,家里生活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