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教学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设计观念的更新,长于空间量化和分析计算的GlS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主要介绍GIS的技术特点、开发模式和及主要功能,并给出了GlS在城市规划中的使用案例.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三维GIS的特点,阐述了三维GIS在城市设计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三维地理信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三维GIS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GIS作为数字城市工程的最核心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中,GIS能够有效的对地理空间关系进行反映,对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统计,从而为地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加快推动城市规划自动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文中分析了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概述了GIS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相关应用,提出了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下一阶段——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一种决策性的支持系统,GIS技术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其具有信息系统的所有特点。但其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相比,其所存储和处理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在检索信息的过程中,地理位置及位置相关的地物属性信息都是很关键的部分,GIS技术成功将属性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结合到一起,其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了。本文便对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GIS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应用概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论述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GIS在城市数字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是实现城市数字规划管理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中GIS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建议今后应加强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应用,给城市数字规划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理信息涉及城市发展中的空间关系,信息技术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层次上同城市规划的整合重点体现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结合,而城市规划与信息技术在微观层次上的整合就是利用GIS、AutoCAD、OA等技术,实现详细城市规划的辅助设计与规划管理的办公自动化。通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的功能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说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能更好的为城市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8.
三维GIS是真实感地理信息的一种直观有效的表达方法,且其空间分析功能满足了用户进行查询、分析地理信息的需求,在地学、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给出了三维GIS的简介,然后详细探讨了三维GIS的几种实现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给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是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应用技术。GIS把地图的视觉和空间地理分析功能与数据库功能集成在一起,提供了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综合和查询的智能化手段。由于物流的核心内容是物体在时空中的运动,因而GIS在物流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本文主要是研究在物流运输系统中应用GIS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空间句法的核心观点是空间是社会经济中的一部分,这种空间分析的方法经常被用在建筑领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在近些年的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本文针对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及相对应的改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SPOT5、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城市规划图等空间数据对长春市1900、1930、1954、1976、1990及2004年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引入信息熵、分形指数及空间插值模型研究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信息熵与分形特征,进一步研究其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逐渐升高(除1990年),各类城市用地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空间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方差(Nugget)与基台值(Sill)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信息熵空间自相关减弱,城市土地利用均质性空间差异变大。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分形特征表明商业用地在城市中心集聚,而工业用地向城市边缘分散,1954年后城市土地利用表现出很强的分形性,表明城市发展过程的自组织特征。社会制度、城市交通、城市地价及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演变过程中信息熵与分形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资源科学》2012,34(5):933-939
城市空间增长直接改变地表不透水面、河流景观等洪涝孕灾环境,引起产汇流过程紊乱和涝灾发生。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勘测等多分析手段,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分析当前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涝灾频发的影响关系:开发区成立至今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0.34倍,水面率下降近50%;目前全区不透水率48.12%,主要建设用地平均不透水率超过70%;研究区城市空间增长直接驱动下用地不透水率及格局、径流路径与江水区分布以及河流景观特征及行洪能力显著改变,最后分析提出产水量大、汇流集中且河流排洪差的主要洪涝孕灾环境敏感区,为用地布局的水文安全及洪涝预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研究区,以1995年、1997年的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图和1999年海珠区遥感影像图作为信息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董祚继 《资源科学》2019,41(9):1589-1599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多规合一”改革的重要成果,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转变国土空间治理方式的现实需要,其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重点讨论了十个基本关系问题。其中,规划与市场、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关系,处理好这两大关系,才能合理确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职责边界,保证“多规合一”改革的正确走向;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国土、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新城开发与城市更新四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主题和主要内容,处理好这四大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三区”划分与“三线”划定、规范化与特色化、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四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处理好这四大关系,是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洪山区农地城市流转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成本效益理论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建立Probit模型研究农地城市流转概率,并预测其空间分布。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避免空间相关性对概率模型的估计误差,采用800m×800m的格网将研究区域格网化,并将格网中心作为研究样点。模型中引入了样点自然特征变量、区域经济因素变量和政策措施变量,通过读取278个样点的GIS属性值和统计年鉴数据值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①农地周围建设用地比例、规划限制对农地城市流转概率有显著影响,离河流、湖泊和绿地的距离及地块单位面积GDP对流转概率也有较大影响; ②研究区域高流转概率区面积约为41.36hm2,中高概率区面积约为371.42hm2; ③新村村、关山村、钢铁村、先建村等处的基本农田流转概率较高,是流转管控重点区域;武丰新村、南湖村、渔光村、青菱村、渔业村等区域则应在符合数量控制指标下优先流转。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城市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地块的区位特征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相关性,并重视土地规划与农地城市流转概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利于规划更为合理和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土地供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充足而稳定的土地供应是城市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其定位的合理也是提升城市健康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当前土地供应科学性不足、缺乏时序性及与相关部门工作无法衔接等问题,选择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龙岗区为例,整合卫星影像、数字地形、地籍、交通以及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模型,并利用人口预测为基础的城市用地类型增长预测,构建土地供应决策支持系统.结果可得龙岗区近期(2003~2005)和中期(2006~2008)可供应土地的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以提供龙岗区未来土地供应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Urban planning and morphology have relied on analytical cartograph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centuries to illustrate spatial patterns, conceptualize proposed designs, compare alternatives, and engage the public. Classic urban form visualizations – from Giambattista Nolli’s ichnographic maps of Rome to Allan Jacobs’s figure-ground diagrams of city streets – have compressed physical urban complexity into easily comprehensible information artifacts. Today we can enhance these traditional workflows through the Smart Cities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cities via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harvested data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ntext. New spatial technology platforms and big data offer new lenses to understand, evaluate, monitor, and manage urban form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builds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visual cultures in urban planning and morphology to introduce and situate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processes for exploring urban fabric patterns and spatial order. It demonstrates these workflows with OSMnx and data from OpenStreetMap, a collaborative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pping platform, to examine street network patterns, orientations, and configurations in different study sites around the world, considering what these reveal about the urban fabric. The age of ubiquitous urban data and computational toolkits opens up a new era of worldwide urban form analysis from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8.
毛蒋兴  闫小培  何邕健  李志刚 《资源科学》2008,30(12):1880-1889
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等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宏观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交通线路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和骨架,在交通线路的带动下形成了西部、东部和中部等3条沿交通轴线的“带形”城镇空间密集区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其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较强的影响,沿线区域土地利用重新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深圳开放式交通线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并趋向近距离分布,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大量减少并日渐趋向远距离分布。  相似文献   

19.
作为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本文研究了内罗毕市1988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情况.利用1988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以及2010年Landsat TM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混合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8年-2000年、2000年-2010年、1988年-2010年内罗毕土地覆盖空间变化数据,并分析了城市用地面积扩展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罗毕从1988年到2010年总共扩展了141.24km2,扩展面积为198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27倍,其中1988年到2000年扩展了60.03km2,2000年到2010年扩展了81.21km2.城市建成区所侵占的地类主要是荒草地和林地,城市建成区的扩展方向是以东西方向为主,并沿着主要交通路线的方向扩展.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便利的交通、地质地形、政府政策是内罗毕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