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机构设霞科学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石。2008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高校档案机构设置提出了鼓励建馆的新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相似文献   

2.
谈高校档案馆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胜友 《浙江档案》2001,(11):15-1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档案馆属事业单位档案馆.它既是学校档案工作职能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随着档案事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档案功能的不断拓展,档案馆的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感到高校档案馆应是学校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3.
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强调了大学档案机构的"文化教育功能",这一规定开创了高校档案工作公共服务的新领域,拓展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并介绍台湾大学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馆拓展公共服务,延伸文化教育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档案局联合印发《安徽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高校档案馆必须为独立建制;未设立档案馆的高校要设立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可为独立建制,也可隶属于学校办公室。《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应当成立由校(院)长为主任委员、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院)领导为副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档案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档案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5.
近年设置的高校档案馆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行政管理职能不强,没能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利用,非档案专业背景的档案馆长居多,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变革目前档案馆的机构设置,树立"大档案"的管理理念,提高档案馆领导的任用标准,优化人员结构,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档案机构设置不合理,造成档案收集困难,档案人员编制不足,档案经费不能独立,档案馆舍条件不能达标,档案干部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各类档案不能集中统一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建立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档案机构,让档案工作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相比之下,校史馆的机构设置与建设至今尚无明确规范。校史馆的管理能不能更加规范,它与档案馆究竟有怎样的渊源,二者能否实现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胡琦 《兰台世界》2016,(24):59-61
符合建馆条件的高校不设立档案馆,仍以综合档案室的形式"挂靠"学校办公室,这种行政隶属关系是影响档案管理机构高效运作的主要障碍,有碍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服务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急需采取对策,包括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校长履行规定的职责、将档案工作纳入高校建设评估体系、探讨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建设模式等,才有可能按《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构",使其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档案馆作为大学的一个职能机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档案管理和保存,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大学生档案意识培养等文化教育方面,而且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高校档案馆也应该承担文化教育的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档案馆必须进行科学定位:高等学校档案馆要成为学校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高等教育研究的基地、爱国荣校的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学历文凭认证中心、社会资本培育中心.实现这一科学定位的前提是高校档案馆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保障是引进和培养档案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而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档案馆科学定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保存和提供利用这些档案的专门机构就是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高校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的建立,是开展高校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高校档案对研究我国高校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高校档案的重要基地,是提供高等学校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而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高效服务,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合并高校在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档案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郝起 《档案天地》2011,(6):54-55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高校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2000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后,很多高校对档案馆进行了重新定位,逐步建立了高校档案信息系统,使高校档案馆走出了校园,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档案对研究我国高校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高校档案的重要基地,是提供高等学校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而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高效服务,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合并高校在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档案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8):63
国际档案日开放"红色珍档"重温"红色记忆"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及市文化艺术档案馆、部分高校档案馆等23家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档案里的红色记忆"为主题,联手举办第五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在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83万卷档案中,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日本的大学档案工作的特点 美国以哈佛大学档案工作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1800年它就公布了档案目录,1939年,哈佛大学档案馆正式成立。成为最早建立的美国大学的专门档案机构。成立于1935年的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即密歇根大学档案馆)以研究型档案馆著称,它在美国档案界乃至世界档案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要求,档案馆要进一步拓展其文化教育功能,强化档案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此,笔者针对高校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及如何实现教育功能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曾经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随着邓小平同志这一方针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中的贯彻,档案工作开始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开发与信息服务方面扩展,档案编研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就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及如何做好高校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档案展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档案馆在档案展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入新时期,高校档案展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清华大学档案馆多年的办展经验,总结了高校档案馆档案展览工作的现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目标,提出优化高校档案展览工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议高校档案管理与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档案馆(室)一方面收集高校各档案形成者所产生的档案材料,经过整理、鉴定、保管在档案馆(室)内;另一方面,又通过档案用户把贮存的各种档案信息传播出去,为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服务,发挥高校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校档案形成者,档案用户之间,高校档案馆(室)起着一个档案信息接收、加工、贮存、传播的作用。公共关系是搞好高校档案馆(室)与档案公众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高校档案管理要求与各个档案形成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即要在高校档案馆(室)与档案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双向沟通渠道,树立档案馆(室)在档案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让档案公众了解、理解、支持档案馆(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