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可以教你更多超出你所能想象到的网球击球技术 放松你的手腕 可以让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四分卫来给我们上一课。上方的图片,展示的是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选手汤姆·布兰迪在将球释放之后的动作。他的手腕是放松的,并且有压腕的动作。在你的发球中,手腕也应该有同样的动作。如果你在发球时保持手腕固定,会失去力量,同时对手臂产生压力,有引起包括网球肘在内的伤病的风险。如果你保持握拍和手腕放松,你将提高拍头速度,不但击球力量大,还能施加更多的旋转。伊万‘卡洛维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传球是用手指手腕的动作来完成击球的,由于手指手腕灵活,感觉灵敏,双手控制球的面积大,容易掌握球的方向、速度、落点,因而传球的准确性高。如何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快速并正确地掌握传球技术,关键在于先固定手型并掌握局部的正确发力,再去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  相似文献   

3.
直板弧圈球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进攻积极、凶猛,前三板技术过硬,台内球技术灵活多变;但是反手技术向来是一个弱点,尤其针对传统直板打法的选手。对任何直板选手来说,侧身进攻出台球都是最强的技术。直板选手在侧身时,步法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腰部动作,增加回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此外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在击球瞬间可以改变触球部位,使回球弧线和落点突然改变,这就是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专家信箱     
Q 我在发力进行正手抽击时,手腕内侧总会受伤,请问,是击球动作有误而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打不中甜区,球拍在手中发生转动了呢?请指点,谢谢!(广东珠海读者杨林)A 一般在发球或打高压球时,在做挥臂"旋内"动作时,有手腕的带动动作,如果动作不合理,就有可能使手腕受伤。但在正手击球时,手腕动作并不多,一般不应受伤。  相似文献   

5.
反手弧圈球是进攻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拉弧圈球不仅可以直接进攻.还可以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从而达到主动防守或防守转攻的目的。对于初学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弧圈球技术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身体协调性的调整,手臂、手腕的运用等等。任何一个教练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几乎都是理论教学,即使是“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也还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去体会真正的击球感觉。 反手弧圈球技术以反手拨.挡为基础,此项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摩擦”,通过摩擦制造弧线、制造旋转。  相似文献   

6.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短网教室     
(四)吊高球1.防守性吊高球基本技术练习让儿童位于端线,用正拍或反拍先做凌空掂球的动作(可以边掂球边移动),决定将击球时,让球自然落地,用球拍击球下方,将球高击出并落到对面场地的深远处(图91)。技术要求:击球前采用大幅度的后摆动作;采用固定手腕和球拍半开放姿势在球下方击球;注视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4,(8):84-84
“闪电挑”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垮对手的技术,许多运动员习惯用这个词来比喻晃挑,以彰显它的威胁。本组图中马龙使用闪电挑的动作重点几乎全放在了手上的晃动和对球的调节上,其重心转换几乎没有增加整体的击球质量。如图3-4,我们可以从正面清楚地看到马龙手腕的晃动动作,他通过手腕轻轻向内一勾.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4):102-103
1、要想使用好台内球技术,前提是要在接球前能够准确判断来球,把步法上到位。 2、在摆短时,要掌握好击球的时机,一般来讲要在来球弹起的上升初期击球,身体重心要能够“含”住劲,以借对方的力为主。根据球的实际情况,可以有快摆和慢摆的节奏变化,快摆时动作要更紧凑。如果来球为转不转,摆短时要通过手腕的上下调整控制拍形的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11,(5):13-13
樊人:国外有位网球专家说,传统意义上“网球肘”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反手击球时技术动作不规范,过度使用手腕发力,加上劳损过度,导致手肘外侧肌腱发炎疼痛。请教各位网球专业人士对此观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02-103
击球技巧是每个爱球之人追求的终极技术。既是技巧,必然有其精妙之处。高水平运动员经常可以打出不可恩议的球,他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协调性,通过灵活的手腕变化,甚至是手指的变化打出高质量的球。技巧并不单纯是技术的体现,这其中包含了运动员对战术的运用,包含了对击球原理的理解,还包含了实时分析战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用身体重心打球”,主要指在向前挥拍击球时,应有意识地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从技术动作的发展历史看,过去,击球主要是强调手臂动作,而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应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要求动作的稳定性好,能粘住球。这样,身体重心在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  相似文献   

14.
本组图中同样展现了杨艳梅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正手挑打,第二板正手快带。她用正胶挑打直线球时,由于受角度的限制,手腕很难加上力,所以她通过增加击球距离,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辅助了手腕发力,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第二板正手快带,杨艳梅主要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完成击球,在球拍接触球的瞬间,腰腹发力,固定身体四肢的动作,在出球后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护了击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15.
国手直通车     
《乒乓世界》2000,(4):37-37
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  相似文献   

16.
戴临中 《乒乓世界》2013,(5):151-151
乒乓球的技术动作都是由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准备、引拍、击球、还原,其中击球是核心环节。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击球”环节我认为可以用七个字描述:蹬、送、扭、转、甩、收、拧。  相似文献   

17.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是那样的优美、自然、而又谐调,尤其是手臂的动作,时而发出强烈旋转变幻莫测的各种发球,时而又左推右攻、大板扣杀,至于搓球、削球、拉弧圈球等,手臂动作之灵活,就更令人眼花缭乱了。诚然,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是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脚登地——转髋带动身体——带动大臂——前臂——手腕,上述诸动作都体现在每一次击球之中。每一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前臂动作的正确与否,却是合理击球的基础。本文想就前臂在乒乓球击球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将连续分几期刊载技术较为复杂的截击球动作图解。刊截的顺序为:中等高度的截击球、高截击球、低截击球和反弹球。 高截击球 打截击球与其他的扣球动作相比,动作要简单许多,可以说就是将拍面稳定在来球路线的延长线上,拍面直立,在跨步的同时击球。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实战中总会强调使用进攻型套路,毕竟进攻的威胁大。容易创造出绝佳的得分机会。但在实际运用战术的过程中,进攻只是总体思路。真正的击球手段要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即便我们可以抢先进攻,但并不意味着能占据绝对主动。实战与训练总会存在差距:击球位置、击球质量、击球方式上存在不足。在实战中。我们在非正常状态下击球的比率很高,对于多数来球都需要在技术动作上不断调节。并且在击球的瞬间还要盯住对方的动向。在回球落点和旋转上灵活变化。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6,(1)
问题很多人的正拍不仅缺乏速度、旋转、就连最基本的控制都做不到,看上去一切都糟透了!我将这所有的病症都归结为一点:错误地使用了手腕。不是过度的锁住手腕(将导致握拍的过于紧张),就是在击球时过于依靠手腕发力,这都将影响击球效果,甚至还可能给你造成不必要的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