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属相对丰富 ,有维管束植物 5 6 7种 ,隶属于 32 3属 10 8科。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有 15 8属 ,占总属数的 5 5 .2 4 % ) ,具有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性质 ;热带成分次之 (有 78属 ,占总属数的 2 7.2 7% )。与相邻地区的植物区系相比 ,该地区与秦岭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 ,反映了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某些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属相对丰富,有维管束植物567种,隶属于323属108科。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有158属,占总属数的55.24%),具有典型的暖温带落叶 阔叶林的性质;热带成分次之(有78属,占总属数的27.27%)。与相邻财区的植物区系相比,该地区与秦岭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反映了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某些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秦岭植物区系组成相当丰富,有种子植物175科,1005属,3451种,本区含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碟形花科、毛莨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和伞形科等9科,50-100种的有7科,这些科届大多为温带性质。本区有单型科6个,单型庆、少型属238个,形态上原始的类型及第三纪残遍植物多,加之复杂丰富的间断分布类型,一些中国古特有属以及古植物化石等证据,说明秦岭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主要成分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道。  相似文献   

4.
对秦岭漏载的野茉莉科(Styracaceae)白辛树属(Pterostyrax)进行了研究.白辛树(P.psilophyllaDielsexPerk.)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白辛树属为东亚分布区类型之中国—日本间断分布变型.白辛树属在秦岭的发现重新确定了其在我国现有分布北界,表明华中、西南植物区系成份在该地的渗入,其中国、日本间断分布进一步揭示秦岭植物区系和日本植物区系的联系,同时说明了该地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5.
秦岭南坡植物区系丰富,种类繁多,有多样化的野生植物资源.秦岭南坡陕南有重要的蜜源植物10科、12属、17种、3变种和有毒的蜜源植物9科、9属、14种.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长柄双花木南岭群落植物区系与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样方法对南岭地区长柄双花木4个种群进行了实地调查,对30个样方中长柄双花木群落的植物区系及其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双花木南岭群落植物区系以亚热带分布的科属为主,并具有较典型的亚热带区系特点,有维管植物56科83属100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6科71属87种.资源分析结果表明有药用植物71种,用材植物19种,观赏植物18种,油脂植物17种,野果植物11种,芳香植物9种,淀粉植物6种,饲用植物4种,蜜源植物5种,纤维植物4种,有毒植物4种,蔬菜植物3种,说明长柄双花木南岭群落中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进行了详细的植物区系调查和植物区系名录整理.结果表明,广西植物区系共含野生维管植物275科、1575属、6826种.其中蕨类植物54科、125属、532种;裸子植物7科、13属、48种;被子植物214科、1437属、6246种.本文简述了与该地区植物区系有关的自然条件,分析了该地区的植被特征,对区系的组成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高等植物区系组成计198科、630属、1528种。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归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较为丰富,与周围地区联系广泛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9.
由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地理系副主任张秦伟副教授承担的原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 .并在我校科研专著出版基金的资助下,张秦伟副教授的专著《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于 2001年 3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校教学、科研面向 21世纪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继《华北植物区系地理》之后又一部区域性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力作。 张秦伟副教授根据植物区系地理的基本原理,按照植物区系和植被统一发生的观点,通过多年野外考察及统计分析、比较、制图等研究方法,对秦岭种…  相似文献   

10.
神农架唇形科植物种类共有34属86种(含变种),具有我国种子植物属15个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的11个。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23属45种),特别是旧世界温带成分(10属20种)米体,表明该地区唇形科植物区系有以温带成分为主的多类成分共存的特点。唇形科资源植物十分丰富,按其用途可分为野生蔬菜类、蜜源植物类、观赏植物类、药用植物类、香料植物类、油脂植物类及特有植物类等,这些资源植物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丽水市 40科、73属 1 1 5种水生维管束植物 ,其中蕨类植物 4科 4属 4种 ,被子植物 3 6科 69属 1 1 1种 ,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性质 ,并就水生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鸿寨位于河南省禹州西北,属暖温带区域.经调查,有种子植物121科、558属、1159种.经研究发现大鸿寨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共有15种典型分布和15种变型,植物区系特点: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热带成分,具有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交替的特征;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有原始性特点;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它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海岛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征,对福建平潭岛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纬度地区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平潭岛种子植物及其地理分布类型具有以下特点:平潭岛共有维管植物83科234属327种,含被子植物80科231属323种;海岛植物群落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体,小科和单属科的数量占总科数比例高达40.97%和50.60%,大科、中科仅占2.41%和6.02%;属水平上,单种属所占比例最高,达76.50%;平潭岛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热带与温带交汇的特点明显,热带分布型属和温带分布型属分别占调查总数(世界广布型属除外)的60.41%和37.56%,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和北温带分布型属是平潭岛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福州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的种类、区系组成、分布类型,热带、温带成分交汇特点相同.2地科、属、种水平上的相似程度分别为28.21%、10.89%、4.33%,其维管植物科、属、种数较大陆高出12.16%、105.26%和106.96%,被子植物的属、种数比大陆分别高出108.11%和108.39%.平潭岛维管植物与大陆植物的区系分布及特征相似,但受到海岛环境、气候、人为活动等影响,其植物区系组成较大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长青自然保护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仅中国特有植物就有30属,占全国特有属总属数的11.67%,占长青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4.12%,隶属于26科.其中单种属17个,少种属12个,两者共占保护区的特有属总属数的96.67%,多种属1个.保护区内的特有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并且具有明显的古老性.特有植物与毗邻省区有广泛的联系,特别是与四川、湖北、陕西化龙山的联系最为密切,共有的特有植物比例高.同时也表现出与整个秦岭地区植物区系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长青自然保护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而且在特有植物成分组成上与“川东—鄂西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中心”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许昌地区地处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区域.根据吴征锰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对本区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研究发现,本区种子植物各属共有15种分布区类型和15种变型;对其种子植物区系的属组成的初步分析发现,该区植物区系有以下特征:1)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一定热带成分,显示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交替的特征;2)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他植物区系问联系广泛;3)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存在一些中国特有、残遗属.  相似文献   

16.
论文对呼伦贝尔草地菊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菊科植物有57属187种。植物种类丰富,优势属、种较为明显。本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菊科植物57个属分为13个分布型,本区系成分以温带为主,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中国特有分布种仅有1种。  相似文献   

17.
湖南桦木科植物有5属22种7变种,分布于27个县,多生长在海拔800-1600m的山地阔叶林中.本文依据湖南桦本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结合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桦木科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以中国特有成份为主,它们与毗邻地区种类的关系密切.2.湖南桦水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份的过渡与汇集,即华中、滇黔桂、华南和华东四个区系成份的交汇、混杂和过渡.3.湖南桦本科的多数植物是从湘西北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一些植物是从湖南西部至西南部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极少数植物是在湘西北或湘西南地区分化形成.4.湘西北地区是湖南桦本科植物的第一现代分布中心和现代分化中心,湘西南地区是第二现代分布中心和现代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广东梅县阴那山植物区系成分、结构及特点,并通过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论述了它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探讨了该区系的起源和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湖南桦木科植物有5属22种7变种,分布于27个县,多生长在海拔800 ̄1600m的山地阔叶林中,本文依据湖南桦木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结合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桦木科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以中国特有成份为主,它们与毗邻地区种类的关系密切。2.湖南桦木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份的过渡与汇集,即华中,滇黔桂,华南和华东四个区系成份的交汇,混杂和过渡3.湖南桦木科的多数植物是  相似文献   

20.
浊漳河湿地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浊漳河湿地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了维管植物233种,隶属48科169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2种,双子叶植物37科123属168种,单子叶植物10科45属63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性质的属有98属,占71.59%,在本地植物区系中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