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史军 《新闻世界》2014,(2):22-23
"寻找民生新闻的另类和谐表达方式,用平和心态、艺术方式为民请命"。笔者觉得这句话意义深远。民生新闻是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生为中心。民生新闻不能只停留于琐碎和表面,应该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再就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找到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2.
朱茜茜 《大观周刊》2011,(50):225-225
民生新闻从雏形初现至今,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内媒体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总结十年民生新闻之路的得与失。以省内民生新闻发展中的关键电视栏目入手,肯定了新闻从业者不断创新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努力,同时也提出民生新闻不是一味地以血腥暴力的场景刺激眼球的弊端。最终阐明民生新闻在升级换代中可以采取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玫 《今传媒》2011,(6):91-92
近十年来,民生新闻在各地方电视台迅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庸俗化、破碎化等问题。民生新闻如何才能找到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以厦门和广州的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为例,探索如何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注入人文情怀以及其对电视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国媒体中民生新闻发展很快,各类民生新闻不断涌现。在新形势下民生新闻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就需要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积极创新民生新闻发展思路,增加民生新闻的竞争力,促进民生新闻更加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试阐述民生新闻采写技巧,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民生新闻就是反映广大的社会民众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有很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故民生新闻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形成今天的主体局面。  相似文献   

6.
高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08-209
民生新闻是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焦点和热点,民生新闻以民本取向、民生题材与平民视角来明确地反映普通民众的态度和情怀,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顺应了大众传媒关于探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取向.然而民生新闻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民生新闻发展路径的探索不容忽视.本文从民生新闻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出发,以阳泉市广播电视台的相关民生新闻栏目为例,从平民情怀的角度对民生新闻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张秋 《记者摇篮》2010,(3):59-60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秋 《记者摇篮》2010,(4):62-62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阳 《国际新闻界》2013,(5):94-101
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在我国新闻界异军突起,不少人认为,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就是公共新闻。本文以2010年在某省级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田野研究为个案,探讨民生新闻转型的可能性。受众或市场的力量将民生新闻推向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民生新闻衰微的种子,将会制约民生新闻的未来转型。  相似文献   

10.
尧弘 《今传媒》2013,(6):118-119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与提升。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论文以北京电视台的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拓展空间、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同时,强调民生新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目特色,增加评论、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整合传播,多种形式寻求寻找民生新闻另类和谐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媒体收视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因此,做好电视民生新闻采访至关重要,必须强化民生新闻选题策划,充分挖掘新闻价值,以平民视角关注民生问题,运用多种采访形式,增强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定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表现方式关注和表现与普通百姓生存和发展相关内容的一种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近年来民生新闻风生水起并成为平面媒体体现民生视角与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平台。各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投入重兵,在民生新闻的挖掘和表  相似文献   

14.
张群 《新闻知识》2012,(10):30-32
民生新闻是我国民生及新闻的现实语境下的时代性产物,其媒介角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生从基本同构转变为差异化巨大的民生现状是民生新闻产生的现实前提,媒体机构改革与媒介职能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过渡转变是其新闻语境。本文以现实语境为前提讨论民生新闻,分析民生新闻产生的语境及民生新闻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本文探讨如何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导向,提升和完善民生新闻,使其在社会传播中发挥更大正能量。一、关于民生新闻何谓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6.
刘斌 《新闻传播》2009,(9):76-76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公共新闻理念.期待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本文探讨了“公共新闻”的内涵.和公共新闻对于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而高出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的始作俑者大概算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这份以城市居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都市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操作者是以宜传口号提出这一名词的,并未给它进行概念说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强调“民生新闻”的理念,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其他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民生新闻概念迅速成为整个新闻界的流行词,甚至一度成为电视新闻的代名词。报界对民生新闻也高度关注,广州是中国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6家日报,目前都拥有自己庞大的报料热线和专门的记者队伍。除了在要闻、时政、经济、法制等各个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在日常动态新闻的处理上,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外,在主打本地城市人群的广州新闻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民生新闻的分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纸同城竞争的焦点之一。但是直到现在,民生新闻的学术定义一直不清晰,在人们还没搞清楚到底什么叫民生新闻的时候,民生新闻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实际上,当时的民生新闻依然属于社会新闻,是社会新闻中强调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关怀和民众话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赵向阳 《今传媒》2010,(8):176-178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闻术语,起源于报纸。2001年创刊不久的《晶报》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第一次将“民生新闻”以新闻形态展示在新闻媒体上。而将“民生新闻”引上高潮的却是电视。  相似文献   

19.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报纸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做好民生新闻,是地方报纸扩大影响力和求得更好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三峡都市报》部分民生新闻为例解析,结合新闻编辑学、新闻传播学、新闻采访学和现代报纸编辑学理论,通过对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与报纸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为地方报纸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和扩大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民生的视角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态,报道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以《南京零距离》为起点,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作为城市电视媒体具有核心竞争力新闻形态,电视民生新闻占有电视自制节目的无限风光,它以本土化的新闻内容和亲民化的传播理念,以及互动化的传播手段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