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立的新的课程。选题指导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引导学生开一个好头,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云玉 《快乐阅读》2013,(11):47-47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其它的课程不一样,但是它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下,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科学更成功。  相似文献   

3.
沈森晨 《辽宁教育》2023,(19):90-9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出发,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综合性跨学科课程。教师在课内课外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标志。以“跟着节气去探究”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起始课阶段的课内指导课上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情境,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合作和实践的机会,以了解节气所蕴含的智慧,提高学生考察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体验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从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种不同课型的有效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真正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是探求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增课程独特个性的本质需求。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进程中学生需要支持的三个阶段:研究起始阶段、研究过程阶段与研究总结交流阶段中所可供推广的课型进行了案例归纳与分析.从而提炼出了选题指导课、开题论证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成果总结课、成果展示课六类可供借鉴与深化研究的课型。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研究》2019,(6):95-95
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重新确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要将这件好事办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成综合知识普及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是实践与活动,因此,这门课就不能仅仅止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7.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9,(11):49-5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初走进我们的视野是在2002年,面对无课程标准、无教材的局面,我们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使这门“亮点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了常态,四种课型(课题开题课、行动指导课、汇报交流课、体味反思课)的构建使课程的实施逐步规范和有效。随着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刘丽雅 《考试周刊》2012,(89):173-174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教师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领域已经几年了。但因有的老师误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过于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忽视活动主题或项目的具体化,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所处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资力量的不足,对课程理念的不明确。使许多教师面对这一课程,感觉茫然,对学生活动的指导策略无从下手。系统指导更无从谈起。所以,一些“放羊课”、变异的活动课、“脚踏西瓜皮”式的自由活动课的出现,是必然的。或者说活动容易组织,可课堂教学常态化难,系统指导更难。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学生活动难以有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急需一套教师可以操作的、讲究实用的、切实注重学生发展的又受学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依照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活动前的指导,二是活动的实施阶段,三是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以下笔者结合小学三年级<走进树的王国>(冀教科所编)指导课的课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一般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它的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地进行指导,课堂上巧妙地进行引导,还要重视建构过程评价。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真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依照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活动前的指导,二是活动的实施阶段,三是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以下笔者结合小学三年级《走进树的王国》(冀教科所编)指导课的课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一般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1.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树木的枝条上一个个嫩绿的小芽已经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2.
张春华 《文教资料》2012,(10):38-39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与相关的就业专业相匹配,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型体验教学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职校语文综合实践课以受益平衡为目标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年头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上好开题课是主题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大家对开题课的研究也随之深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课中,学生分组指导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红 《成才之路》2014,(1):15-15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以来一门新的课程。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实践证明,任何学科没有教师的传道解惑都是不成功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条件,教师是使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的总导演。所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发展经历了活动开发、资源整理、有效指导研究、课程规划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各有侧重。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有效指导需要关注六个问题:处理好"课型研究"与"课外拓展"的关系;尽量让课程适应儿童,实现课程的儿童化;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人学习的关系;把握好研究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体现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方法指导的序列性;处理好成果展示与评价的持续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并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随课看课"制,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客观要求。"随课看课"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操作策略在于:看方案设计,"搭好架";看课前准备,"张好弓";看过程性指导,"唱好戏";看对"问题生成"的关注度,"支好点";看活动实施成效,"站好位"。从而"随课"不"随意"、"看课"有"看点"、"指导"有"方向",以此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注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同时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和及时的评价,从而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1.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  相似文献   

18.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不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诸如,活动指导缺失,活动指导方法欠科学,遵循学科课程教学习惯和方式指导学生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如此等等.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与学科课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指导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一般而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师指导主要集中在活动定向、展开、总结三环节,具体策略与学生在各个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立志 《学周刊C版》2011,(8):139-139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教师只有让综合实践课充满生活的气息,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自主研究,从研究过程中亲历和体验发现问题、获取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生活奥秘,才会使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综合实践课充满生活信息呢?  相似文献   

20.
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而言,如何让自己所指导开展的活动让学生喜爱,是一个需要永恒关注的话题。这里,笔者结合对一些教师的原生态课例的描述、反思,从一线指导教师的视角谈谈“构建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