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数学教育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当前世界各国也纷纷把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数学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这即是指数学教师是数学课程的执行者,更是其开发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何?能否适应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这种想法,笔者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研员的工作对长兴县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调查,以期为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师的专业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众所知,数学教育的“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是数学教育现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在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A)1992年出版的一部指导性论著《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中,其主编D.Grouws就明确指出:“在过去二十年中,关于数学教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方向上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已使数学教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者则构成了数学教育研究的共同体.”(英文版,第Ⅸ页)显然,作为数学教育专业化的一个必然结论,我们也就应当高度重视数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是数学教师双专业性的要求.在教师专业化下,我国数学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应由5部分构成,即:普通文化课程、数学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数学教育学课程、教育技能与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数学教师应具备数学科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素养、数学能力素养和数学观素养.  相似文献   

4.
今年夏天,美国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和美国国家数学教育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在美国南加州纽波特海滩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中美数学教师发展体系研讨会.此次会议由USNCMI主办,来自中国三个城市的9位代表应邀出席.美国也有对应的数学教育人员参加,例如,USNCMI主席Patrick Scott、宾夕法尼亚大学Janine Remillard、骨干教师Javier Gonzalez、Cindy Bryant等等.会议还特地邀请了在美国数学教育界表现很活跃的华人学者马立平、安淑华、李业平、李旭辉、韩雪博士等人共同参与.此次会议关注的是中美两国教师发展体系,即两国数学教师专业道路的一体化制度和两国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事业.受本刊委托,我系的两位研究生对李士笥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此次会议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是全球最大的数学教育组织。在美国和加拿大.她拥有近10万名会员和250个联合分会,是一个非赢利、无党派的教育组织.NCTM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的阮斯顿(Reston.中文名为音译)。  相似文献   

6.
除去数学与教育方面的一般性要求,数学教师还应具有自己的特殊技能,这就是“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1)善于举例;(2)善于提问;(3)善于比较与优化.除教学以外,这三者对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以下就对此作出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美的。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1.挖掘数学美,陶冶思想情操。数学审美感知力是对数学中美学因素的直观把握,这是教学审美的基础。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它们…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历来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对其成员的数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决定了数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所具有的相当高的地位.而数学教师是数学教育中的决定性力量,数学教师的知识、技能等直接决定了数学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养成这些素质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数学教师只有在了解、掌握数学的美学原则,诱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感悟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数学教育对知识、技巧等工具性价值过分放大,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属性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识也是冰冷、机械、刻板的,因此数学教师对待数学课堂往往缺少人文态度。要走出这种教育的盲区,数学教师对数学本身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要让我们的数学学习成为充满文化意蕴的精神旅程,那就先得培育我们教师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1.
积极培养高学历的中小学数学教师──香港大学数学教育硕士班课程介绍郑毓信积极培养高学历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是提高我国数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省市,如江苏省、上海市等,已在这一方向上作出了具体规划,对数学教师的培养(包括新教师的培养与在职教师的继续...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美,蕴藏于它所特有的形式。数学教师应抓住最佳时机,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美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我给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同样,许多老师也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内容,而忽视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美与数学没有联系。其实,数学课程中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感知、欣赏和理解数学美,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美可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数学中的定理、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及其组成部分. 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交互作用的内在理性活动,是数学教师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更"着重于满足学生的教学思维,而不是只针对教师本身或者学科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秦素萍 《天中学刊》1998,13(5):60-61
美,无处不有,数学中也有美.一个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具备对现实中的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懂得美和审美的常识,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美的事物,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这对于丰富教师的讲课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大有神益.数学中的美主要体现在数学理论本身的美和数学实践中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能提高教学效果.1数学理论中的美教学理论中的美主要体现在数学公式中的形式美、数学中的语言美和数学构思中的美.1.1数学公式中的形式美著名的欧拉(Euler)恒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论题.数学课程标准关注数学史,旨在把数学史引入数学课堂.可见,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然而,数学史在教学中“高评价、低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中国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普遍偏低是其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审美意识、形成正确审美能力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单单是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在“五育并举”旗帜下,各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数学学科的严谨性、简洁性与客观性,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数学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美育与数学知识的契合之处,既要凸显数学教学的逻辑,又要彰显数学的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满足、更自豪、更幸福的学习感受.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而数学教师的责任则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为此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引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责.而“题”是中学阶段“数学问题”的主要形式,因此,“玩好题”是数学教师的责任、追求,也是数学教师的幸福之一.那么,什么是“玩好题”呢?笔者认为,“玩好题”包含3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把题玩好,二是玩好的题,三是让题好玩.“玩好题”能使数学教师在业务上如虎添翼,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师的情感初探□曹玉平(江苏连云港市中等专业学校22200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数学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体现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