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红梅 《华章》2007,(7):120
篮球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提高技术,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灵,篮球教学中美育的实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它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遵循以美促教的教学原则,篮球教学才能健康、顺利地实施美育,才能培养出学生感觉美、理解美、实践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成人能力和学生外在美、精神美和内在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美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能促进人的道德、人格的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智力开发,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愉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小学尝试在德育体验、课堂学习、艺体活动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通过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行为美的刺激,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美的能力,实现以美的环境陶冶人,以美的语言教导人,以美的行为感染人,以美的实践锻炼人,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艺术等修养,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美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育总是通过美好事物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是以美诱人,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感受的能力。一个人不能感受美,就无从鉴赏美,更谈不上创造美。因此,从感知美的表象着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一.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感受力小学生对美的感受,总是从初级的美感能力,发展到高级的美感能力。自然美是小学  相似文献   

4.
“以美育人,育人以美,育美的人”是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的理念.英语教学应展示教师的形象美,营造内容的情景美,挖掘素材的内涵美.让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从而激发学习激情.  相似文献   

5.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6.
名人谈美育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把美渗透到政治课教学中,以美的知识陶冶人,以美的语言感染人,以美的行动带动人,以美的教态共鸣人,进行有效的美的教育,多方位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张德举 《文教资料》2009,(8):153-155
审美教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地理环境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源.没有地理环境美,也就没有地理美育.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的载体,它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提高学生发现美、扑捉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小说名篇中,作家或以一种崇高的理想美鼓舞读者的斗志,或以一种真挚的爱国美震撼读者的心灵,或以一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是展现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高校武术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对学生姿势美、气韵美、风格美、劲力美和精神美的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现出的醇美的语言、优美的仪态与精美的板书,以美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认真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刻意蕴,发现课文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和人生之美,以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3.
雷瑜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08-110,116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会更高,追求审美价值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使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采用各种方法,注重课内熏陶与课外拓展结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以美育为整篇文章探讨的切入点。首先对美育的概念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奠定了整篇文章的研究基调,接着又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旨在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学会鉴赏美,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天津教育》2021,(9):139-14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丰富的音乐活动,增进学生的审美体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感知美的旋律、理解美的风格、体验美的情感、领会美的内涵,从而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以歌感知、以器演奏、以演表达等角度阐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审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中的美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涵盖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形成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历史美。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美育渗透中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而且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意蕴无穷的语言文字美,精辟分析情景交融的作品意境美,注重鉴赏色彩纷呈的文章结构美,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对高职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不仅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法,也在语言文学作品中存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蒙太奇手法解读文本,会有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和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文章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组接分镜头,揣摩文本新意;关注特写镜头,凸显文本主旨;激发视觉意象,感悟文本画面美。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思想美不美决定他的文章美不美,精神的贫弱、思想的空虚、思考的缺失难以写出美文。教师评判学生的作文过程就是"发现并欣赏思想之美的过程",文章会表达作者的"思想","好思想"支撑好文章,"有思想"才能成就好文章。训练"思想之美"应该是写作教学的根本,训练美好的思想不仅可以写成好文章,而且可以成就美好的人。教师应努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捍卫精神健康、促进心灵高贵、追求思想之美,让写作呈现的思想之美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美好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