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实现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之一。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注重社会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因为,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是造就国家管理者、建设者的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2.
廖锦 《贵州教育》2005,(18):10-1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平包含政治权利平等、人格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人的发展权平等、竞争机会平等、收入分配公平等多方面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给公民和儿童以同等受教育的机会。这机会对任何人都应是公平的,即人人都应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这在今天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延伸。通过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应用和依法治教,一个教育体制更加公平的社会是人们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平包含政治权利平等、人格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人的发展权平等多方面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因此,必须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一、农村中小学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在农村的教育教学所见,目前农村中小学要实现教育公平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视野下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合理有序地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实践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工程。机会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起点,是矫正当前中国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则。当前,我们要着重在培育机会公平的文化教育理念、创新机会公平的制度模式、打造机会公平的教育起点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实现中国教育发展的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教育与校内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公平正义比以前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被受关注。和谐社会以公平正义为前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民生、缩小社会差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树立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促发展,推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公正、普及、完善的国民教育是中国通往和谐社会的一座重要桥梁。高等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建立多样化办学模式,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一、缺乏高等教育公平是制约和谐教育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其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受教育的结果等方面都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高等教育应是根据个人…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坚持和实现公平正义原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愈加重要,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性来看,我们应该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对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实现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总任务及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波 《农村教育》2007,(4):14-15
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1)保护了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让每个公民接受公平的教育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一种保障。(2)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教育公平的战略实施.促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政策,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公平的战略实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指导,归纳梳理胡锦涛同志教育公平思想,并对胡锦涛同志教育公平思想的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己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老百姓把社会公平的底线压在教育上,教育已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之一。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肖坤洗 《大学时代》2006,(6):47-48,21
公平正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一大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十分突出,并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意味着实现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受教育权益有利于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当代伦理学的价值目标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六大特征完全一致,因而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学对策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佘正”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因为“没有公正便没有道德”、“公正即和谐”,这是中外伦理学的古老命题;当代伦理学认为,社会和谐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前提,因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落实社会公正原则,追求效率与平等的最佳结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旗帜,加强“三公教育”即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抓紧制度公正和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公民及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的产物.公民教育是社会现代性的表征之一,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度.在我国,公民教育对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环境营造及公平体系保障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