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个对抗了20多年的大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根本性的转折,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崛起和扩张对美国的世界战略,中国的安全及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再加上中越两国关系的降温及矛盾的进一步深,才促成中美关系的解冻。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本人对该时期的中美关系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促使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以学者的身份,促进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公民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他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台湾问题的见解和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步入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转折的基本因素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由于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和苏联的战略扩张,由于多极世界的出现、中国的成长及中越关系的变化,才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1951年美国建成增殖性核反应堆;○缪勒(美籍德国人)发明场离子显微镜,拍摄原子照片1952年美国建成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美国氢弹试验成功;○美国原子能发电试验1953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原子能电池试验;○苏联氢弹试验成功;○美国播放彩色电视;○中国在云南建立宇宙射线实验室1954年夏因(美)发现反质子;○纽伯利、萨米斯(美)发明X射线显微镜;  相似文献   

5.
论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权外交由来已久,但在中美关系中推行人权外交,却始于70年代末卡特时期。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人权外交,并呈现出不同特点。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主要在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两个方面。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以人权为武器,推行美国的理想、价值观,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西化和遏制中国。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美国的手法会不断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漫谈游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谈○游○戏○治○方观容《游戏治疗》一书系美国阿克斯莱因博士所著。1947年第1次出版,1983年出第19版。该书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阐述了游戏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摘录了各类“问题儿童”的案例。1990年我将此书介绍到中国来。1948年我在美...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看中国外交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始于1996年下半年。究其原因,除美国自身利益的需要外,中国外交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有所克制;人权问题上的求同存异;香港问题上的较为现实的态度;经贸摩擦中的取消制裁;中美关系重要性上的重新认识,无不展示中国外交的成功之所在。可以预言,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步伐将更加成熟、稳健  相似文献   

8.
试论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解后,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牵涉到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从美国本身的利益出发,维持台湾现状是至关重要的,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台湾的控制和干预。对于中国而言,祖国统一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的。鉴于双方立场迥异,可以预见,在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之前,台湾问题将始终是中美关系中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盛行于美国,为少数族裔群体参与美国外交、促进美国与祖籍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此背景与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相互交织,对美国的华裔群体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华裔群体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内外环境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华人华侨广泛参政、作用美国外交、推动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美国华裔群体的政治参与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敌对状态,实现了两国关系的解冻,这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本主要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中美两国接近的原因及中美关系解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而重申了当今发展两国关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包训国 《历史学习》2007,(5):41-42,81
[热点背景] 4月3日,84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题为《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的演讲。这位36年前实现中美关系破冰之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外交家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重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对构建未来的国际秩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实现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我在36年前无法预想的。而且,中国是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没有国外的援助,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干实现发展的。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未来在环境、能源、军事及全球化等议题上应开展更多对话并加强合作,以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他表示,在加强协作和避免冲突的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 30周年。这30年里 ,中美关系起起伏伏 ,但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请运用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在 (   )洲东部 ,太平洋的 (   )岸。美国在(   )洲 ,太平洋的 (   )岸。近代美国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2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   )年 ,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   )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   )国家。中美关系引人注目。在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   )问题举足轻重。4 .概括说…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尼克松访华之旅前后,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艾伦·惠廷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包括在访华前提议召开对华政策听证会并提供作证人名单;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表文章论证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在访华进行及结束后发表评论影响美国的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面对东西方冷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美国抛弃了百年来所认同的“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传统立场,力图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阻挠中国新生政权的国家统一与发展进程,对日后几十年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析了克林顿执政时期政治领域的对华政策问题,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中国威胁论”问题,提出美国把中美之间认识上的差距和争论当作维护国家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手段,干涉中国内政,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制造障碍。因此,未来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应是主动的一方。  相似文献   

17.
出于国内经济建设和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在国际形势许可的情况下,周恩来在中美关系冰冻的年代依然坚持了对美和平外交工作,同美国保持了十多年的官方对话关系,努力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了两国了解,为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热点背景】4月3日,84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题为《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的演讲。这位36年前实现中美关系破冰之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外交家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重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对构建未来的国际秩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实现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我在36年前无法预想的。而且,中国是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没有国外的援助,  相似文献   

19.
尼克松总统非常重视对华政策,上任伊始便指示相关部门研究美国的中国政策(NSSM14报告),并多次组织跨部门会议对NSSM14报告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接触加缓和”策略。之所以做出这一策略,中苏关系变化与台湾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中苏关系变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苏两国的分裂和对抗日益公开化,美国决定抓住这一难得机会,虽然力求在中苏之间采取中立态度,但是略倾斜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能完全接受中国关于“美国从台湾海峡和台湾撤军以及美国接受台湾是中国内政”的要求,但是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与调整,极力限制台湾的军事力量以及向中国大陆挑衅。为了缓和中美关系,美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主动采取缓和中美关系的措施、放宽经济和旅行管制。对于美国的不断示好,中国给予了积极回应。经过不断地试探与磨合,中美之间的“小步舞”终于合上拍。1970年1月20日,第135次中美华沙会谈举行,掀开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共同构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博士倪峰今年6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首次访华,也是继去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之后,中美关系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一、两国关系的近期发展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