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及价值,并从当地资源、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就黔东南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2.
浅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以下简称“实践课程”)是综合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学生走出校门,在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同时也是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社会形象的有效学习途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程的显著标志之一。开设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求知空间,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感悟生存检验,有利于社会关心学生的学习。一、实践课程建设的原则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具有开放…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是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指向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实习实训、开展课外活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地处闽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乡镇,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推动了社区经济迅速发展。学校周边的资源也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充分利用社区优势,稳步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扩展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强的特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板块中的社区服务与社区活动领域及研究性学习领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校可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本文论述了基于特色资源,让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化;渗透民族文化,让综合实践内容实效化;营造仿真主题氛围,让综合实践活动互动化;通过"前延后续",让综合实践活动实现长程化的校本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二、课题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领域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组成。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起纳入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新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共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共计6学分。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新",在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在于强化三级课程管理,在于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在于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性课程形态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引入普通高中课程,其教育功效越来越明显。本研究立足于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文献查阅和教学实践对高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普通高中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摆在教师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施这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中,如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又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价值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目标异化的问题,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以关心他人关怀社会为核心价值追求;活动过程体现并反映关怀关系,关注关怀价值的实现;活动环境注重以关怀型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关怀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体系,是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年来,通过《环境化学》课程改革课题组不断探索,先后明确了本课程的改革思路、确立了改革目标,并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评价机制四大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取得教师与学生均认可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张萍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20-123
服务-学习以杜威的经验教育为哲学基础,避免了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脱节的缺陷,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服务经验结合起来,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在世界各国和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服务-学习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在中国大陆,它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值得深入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高校可以借鉴服务-学习理念与实践做法,以推进全人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融合教育的倡导实施、原有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培智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该校与社区互动的原因、历史、具体举措、效果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课程方面培智学校都有其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特点有:“双赢”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础、“利益共同体”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形式、“改革发展”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动力。要更好地促进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不仅需要协调学校内学科课程与社区课程的冲突、突破学校改革和质量发展的瓶颈,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政府在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中的支持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深刻的文化、制度缘由,教师阻抗表现为改革认同缺失、专业自我认同危机、课程权力泛化、课程素养弱化等,导致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文化的挑战,重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重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自我认同并推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再造教师教育专业文化,应成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不同寻常的时代背景。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次课改体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学习化社会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结整合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的服务学习在美国高校崭露头角.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学习已经成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作为一项高等教育活动,服务学习在实践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文化理念产生的重要意义耐人寻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超越;2)对美国多元文化融合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其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育实践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职前教师能否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实践取向的理念为职前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职前教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构,从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监控、职前教师培养队伍的加强和展现平台的提供等方面来探讨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学校建设就是以全体师生主动、终身发展为目标,以提供最佳服务为核心,通过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实践,以及学习型学校建设、现代学校服务管理机制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开放互动的学校社区教育服务机制的建设等方式,形成以人为本、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和谐开放、优质创新的现代学校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e America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under attack from critics who charge that universities and faculty have disengaged from teaching and abandoned basic relationships with communities. There is continuing need for development of insight and knowledgeable responses to these criticisms and challenges. The urban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claimed to be missing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urban university as an institut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community is provided together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reform in scholarship,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service.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内在地包含民族地区的文化。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与其社会生活有天然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民族文化取得合法的身份,要求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觉,让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充实语文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