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机载SAR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生成SAR图像回波数据的方法 ,并对三维人造目标进行了成像仿真 ,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从中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一个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包括SAR系统参数分析和计算、回波模拟、成像处理、图像质量评估、数据保存和显示控制等6个功能模块。借助该软件平台,学生可先根据SAR指标要求进行SAR系统参数设计,然后进行回波模拟和成像处理,最后通过图像质量评估结果验证所设计系统参数的正确性。该软件平台功能强大,也可以辅助科研项目的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3.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TS201 DSP处理器架构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SAR)自然场景实时回波模拟器。阐述了实时回波模拟器使用的仿真模型,剖析了实时回波模拟器实现中的架构设计、并行设计和实时性监测等3个关键技术,介绍了实时模拟器的结构和模块组成,并通过点目标和自然场景的试验证实了模拟器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此实时回波模拟器能够根据更新的雷达飞行轨迹实时计算生成回波信号,可以为SAR实时成像处理机和成像处理算法研究提供快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轨道SAR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雷达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构建了一个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即轨道SAR)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操作安全方便。通过设计和搭建模块化的轨道SAR系统,学生可以深入学习SAR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原则;利用该平台采集场景反射的回波信号,并通过对采集的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处理,学生可以增强对SAR有关二维成像能力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创新性实验。该平台已经投入了教学试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SAR运动参数估计是SAR成像技术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GPS INS导航系统进行运动参数估计。国内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航参数的估计精度远远不能满足SAR成像要求,目前只能从回波中提取平台运动参数,其中较为典型的方法是PGA、子孔径相关法等,而DCFT作为一种新的CHIRP信号参数估计方法能快速、精确的估计CHIRP信号的相关参数。本文提出利用DCFT方法估计SAR运动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的RD成像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DCFT变换的改进RD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6.
当被探测目标存在微动或者部件微动时,目标微动或其微动部件的回波与目标主体的回波叠加在一起,给成像处理带来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R-D算法。利用矩阵填充理论中的压缩感知对被干扰、扰动的观测信号进行重构和恢复,降低微多普勒带来的频带影响,从而提高SAR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加拿大遥感卫星RADARSAT-2 SAR观测海浪的实际需求,建立了一种适合于RADARSAT-2 SAR的海浪谱反演方法。搭载东方红3号科考船在中国南海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开展了浮标和SAR海浪的联合探测实验,获取了大量的现场观测资料,对SAR海浪谱反演方法反演的海浪参数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SAR海浪谱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适用于RADARSAT-2 SAR的海浪反演。研究工作可为SAR海浪观测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双基地SAR成像具有常规单基地SAR成像难以实现的一些优点。常规单基地SAR成像收发一体,很容易实现SAR成像孔径合成时间内收发信号相位相参的基本要求,但该要求却是双基地SAR成像的难点。时频同步是双基地SAR成像的关键技术,文章简述了时频同步的常用方法,提出了采用GPS+高精度原子钟的时频同步设计方法,通过同步试验静态测试、微波暗室测试和动态同步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同步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双基地SAR成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组网雷达成像探测是一种新型的探测方式,它致力于挖掘隐藏在噪声中的一些微小的信息。传统的雷达在探测目标时,往往只能探测到信噪比相对强的目标,对于一些信噪比相对较弱但实际存在的目标则无法探测,只能将之舍弃,这势必会造成很大的信息浪费。文章采用多雷达回波数据时空同步融合技术,将多组雷达成像回波信息时频对齐叠加处理。先进行了基本的三发一收的实验仿真,之后将该方法用于SAR成像的探测做了仿真和研究。仿真表明,在没有更大功率雷达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多个雷达对同一片区域成像的方式,最后将成像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图片的清晰度,使得成像质量得到提升。该处理方法可以拓展到其他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为雷达信号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强混响干扰背景下的水中目标回波分辨问题,研究了水中宽带回波频谱的起伏特性,并采用谱不规律性对宽带回波信号的频谱起伏进行表征,建立了水中目标回波频谱不规律性特征与目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回波与混响的谱不规律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混响背景下水中目标宽带回波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混响与目标回波进行分辨.复杂目标的理论仿真结果表明,在信混比低至-10 dB时,基于谱不规律性特征,仍然可以分辨回波和混响,复杂目标海试数据测试结果表明信混比低于0 dB时,混响背景下回波可以有效检测,理论和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混响背景下宽带回波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基本原理,结合当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本文对SAR成像系统的FPGA实现方法做了深入探究.该系统设计将SAR成像算法映射到FPGA中进行实现,结合重新时序分布、展开与合并等算法实现技术,同时注重流水线、并行处理等基本设计技巧,极大地提高了SAR成像系统的运算精度和运算速度.通过仿真验证,设计的系统具有实时高性能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空载实时SAR成像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微机的航海雷达模拟器中雷达回波的计算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形的生成方法和步骤、地形回波的显示方法;并对固定目标回波和活动舰船回波的显示方法及杂波的模拟方法也进行了实用性探讨。该方法已应用于潜艇避碰训练系统和战斗航海绘图系统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水中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特征与处理,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水下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然后从频域角度对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探测回波信号的特征设计了一些对单个回波信号处理的方法以及特征量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激光雷达的探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浅海地形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机理及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定量描述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海区特点的SAR测深技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对利用星载SAR图像探测浅海地形高新技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光连续波反射法是光纤器件回波损耗测量最常用的方法.针对高回波损耗状态下该方法测量精度较差的情况,在分析其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微弱信号检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AD630进行相关检测来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的测量方案,结合双二次带通滤波和程控放大电路设计,简化了设计,提高了回波损耗功率测量范围,完全满足目前回波损耗70dB动态范围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SAR图像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在SAR图像中的特征更加明显,使得基于单幅高分辨率SAR图像进行建筑物提取和三维重构成为可能。分析高分辨率SAR图像中建筑物的成像散射特征,多次反射及阴影效应;阐述基于GIS空间数据进行SAR图像中建筑物定位和估算建筑物的高度的算法。利用高分辨率TerraSAR-X数据,估算天津机场净空区某小区建筑物高度,与实际高度数据相比较,发现计算结果精度较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建筑物高度提取方法,可为需要大面积建筑物高度的相关应用提供很好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具有丰富的高频细节纹理信息特点,提出了一种SAR图像压缩感知和重建的算法.该算法利用随机高斯矩阵对SAR图像直接进行降维线性观测,实现SAR图像的压缩.同时将第二代Bandelet用于SAR图像的稀疏表示,以保持SAR图像的高频细节纹理信息,从而保证了利用sl0算法重建SAR图像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小波变换相比较,本文所提出算法具备更为出色的图像还原质量.  相似文献   

18.
SAR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是新一代战场感知系统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统计学习理论方法,本文通过对这一方法的学习,提出了基于SVM的SAR目标自动识别,并对MSTAR的Public Targets数据库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这为SAR自动目标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局部特征核主成分分析下的SAR图像识别技术手段的探讨研究,根据其基础性能的实际要求以及行业领域的发展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两级2维式的局部特征提取判别嵌入的模式,这种局部判别嵌入特征提取的SAR图像识别方法,在图像处理与识别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将图像数据转化为向量后所带来的维数灾难以及小样本等问题的出现,通过这种两级2维局部判别嵌入的核主成分分析特征提取方法在SAR图像识别方法中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系统对特征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评测融入实验教学中,构建了SAR图像质量评测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系统设置、数据加载、系统参数输入、图像显示和图像指标计算5个软件模块组成,可以直观地显示图像质量评测过程,获得准确的评测结果,同时加深学生对SAR图像质量指标以及评估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要求学生开发实现SAR成像处理等功能的Matlab 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操作界面)程序,将输出的SAR图像等文件加载到评测平台生成评测报告,从而便于教师评判学生所编制的成像处理程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