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期报道的Er2Mo4O15:4%Tm3+体系中,通过引入惰性的Lu3+对Er3+进行格位替换,使得功率响应的色度调控能力实现31.5%的提升.机理研究表明,当Lu3+掺杂时,晶胞收缩使得Er3+-Tm3+耦合加强,处于4I11/2能级的电子被更多地以Er3+→Tm3+→Er3+的方式选择性布居红光发射能级,从而使得低功率时的IR/IG增大.由于增强的Er3+-Tm3+耦合使得功率项系数增大,所以IR/IG表现出更好的功率响应特性.该研究报道了一种精细调控Er3+-Tm3+耦合的策略,可为功率响应变色上转换发...  相似文献   

2.
若(m+nR1/2)1/3能化简,则 m+nR1/2必能整理成(a+b)3的形式,现将化简的方法总结如下:设 a 为有理数,b 为无理数(这里指开方开不尽的数),则在(a+b)3的形式 a3+b3+3a2b+3ab2中,a3+3ab2为有理数,b3+3a2b 为无理数,这样,可将a3+3ab2分解成 a(a2+3b2),同时将 m 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3.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4.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了Yb3+、Gd3+双掺杂CeO2电解质材料,并添加4%CuO作为烧结助剂同时制备了Yb0.1Gd0.1Ce0.8O2-α-4%CuO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Yb0.1Gd0.1Ce0.8O2-α和Yb0.1Gd0.1Ce0.8O2-α-4%CuO的结构和形貌。Yb0.1Gd0.1Ce0.8O2-α和Yb0.1Gd0.1Ce0.8O2-α-4%CuO在750℃电导率分别达到1.3×10-2S·cm  相似文献   

5.
对于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学生普遍认为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来进行检验,而不能采用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对各种检验Fe2+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及证据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7.
关于"Fe3+和Fe2+的转化"实验:人教版《必修1》实验方案如下:在盛有2 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把上层清液倒人另一试管,再加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实践证明,实验效果很差:没有预期的红色出现,而是  相似文献   

8.
借助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为基本原料合成了YPO_4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掺杂Er(3+)、Yb(3+)、Yb(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红外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白光照明的显色性,利用稀土离子Ce3+、Tb3+和Eu3+设计KY(CO3)2基的白光照明材料。实验中,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Ce3+、Tb3+和Eu3+掺杂KY(CO3)2后的物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计算相应光谱的色度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Y(CO3)2:Ce3+、KY(CO3)2:Tb3+和KY(CO3)2:Eu3+3种发光材料均为单斜结构的纯相样品;在27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3种样品分别发射出蓝紫色、绿色和红色3种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优化三基色的成分比例,得到色度坐标为(0.37,0.34)的高质量白光,实现光色可调的白光荧光粉的设...  相似文献   

10.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11.
公式asinθ+bcosθ=(a2+b21/2sin(θ+arctanb/a)它将两种不同的三角函数的和式化为一种三角函数,俗称"二合一"公式.诚如文[1]所说:一线教师都会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及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木炭不同粒径和用量及不同吸附时间对水溶液中Cd2+和Cr3+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木炭粒径为0.25 mm时,溶液中的Cd2+、Cr3+质量浓度最高;粒径大于0.25 mm时,Cd2+、Cr3+质量浓度随着粒径增大而减小;粒径小于0.25 mm时,Cd2+、Cr3+质量浓度随着粒径减小而减小,表明只有在粒径小于0.25 mm时,粒径越小,吸附效果越好。木炭用量达到20 g.L-1时,水溶液中Cd2+、Cr3+剩余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用量增加,Cd2+、Cr3+剩余质量浓度有所降低;木炭用量为40 g.L-1时,第1天至第4天,4种不同浓度Cr3+水溶液中,Cr3+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递增而递减,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Cr3+质量浓度呈小幅增长趋势。结论:使用木炭对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进行吸附,需要对粒径大小、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才能保证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一水合柠檬酸作为碳源,四乙烯五胺作为氮源,利用熔融法合成一种新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N-CQDs水溶液在紫外光下可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确定N-CQDs最佳激发波长为350 nm,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CQDs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从保存温度、pH值、光稳定性等方面研究N-CQDs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CQDs适合低温酸性条件保存,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Fe3+对N-CQDs具有强烈的荧光猝灭效应,Fe3+浓度在0~1 000μmol·L-1区间内与N-CQDs的荧光猝灭程度(F0/F)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16μmol·L-1。因此,所合成的N-CQDs可以用于Fe3+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自学交流反思"的教学模式,注意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学习、工作、生活的实践,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在问题中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最终走向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精神.[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初中时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铁及其氧化物知识储备,而且对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Fe3+和Fe2+及其氢氧化物的性质,知道其氢氧化物制备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发展的(Finite-basis-size)方法用(B-splines)基在典型的磁化白矮星强磁场中计算了类氢离子He+的离散光谱。涉及到的磁场范围为2.35~2 350 MG。计算共涉及9个磁化原子态,包含3种对称性0+、0-和(-1)+,计算了8种电偶极跃迁的波长、振子强度和跃迁速率。此8种电偶极跃迁分别为1 0+→ν 0-(ν=1-4)和1 0+→ν(-1)+(ν=1-4)。计算结果显示此8种电偶极跃迁的波长均分布在紫外区域,当磁感应强度γ=0.2a.u时1 0+→4 (-1)+跃迁属于弱跃迁。计算结果可作为天体物理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是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如:NA选择题、溶液中酸碱混合图象题等,解答这类题时容易与溶液中的c(H+)和c(OH-)混淆.本文将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通过例题解析,归纳计算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快速、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抑制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MnO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坍塌,该研究采用水热法将Ni2+插层到δ-MnO2(NMC)中,并且对其进行碳包覆.制备的NMC材料微观结构发生了改变,其层间距与比表面积变大,为Zn2+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经过碳材料包覆后NMC材料的导电率得到了提高.将该材料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在0.2 A·g-1电流密度下,电池经过1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0%,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在大电流密度下(1 A·g-1),经过8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0%.因此,对δ-MnO2进行Ni2+掺杂并进行碳包覆,为实现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Cu2+污染胁迫下玉米叶片Cu2+含量最优反演模型。方法:以室内盆栽玉米为研究对象,在采集不同胁迫梯度下玉米叶片光谱以及同期叶片Cu2+含量的基础上,通过遍历计算出两波段原始光谱植被指数,并将其与叶片Cu2+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0.1~0.9阶、1.1~1.9阶与1~4阶共22种光谱微分预处理重采样后的光谱数据,经连续小波变换后分析小波系数与叶片Cu2+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分析提取最优植被指数与最优小波系数,建立反演模型。结果:植被指数与叶片Cu2+含量显著相关,最优波段组合分别为:DI(621.5 nm, 1 889.2 nm)、RI(482.2 nm, 1 418.5 nm)、NDVI(666.3 nm, 1 917.2 nm)、RNDVI(621.5 nm, 1 889.2 nm),其光谱特征均集中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附近;小波系数也与叶片Cu2+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敏感波段位于400、600、90...  相似文献   

19.
超图分解在信息技术中有重要应用,λK((3))v的P((3))4-分解是最基本的3-一致超图路分解。应用3-设计的方法,通过直接构造,研究λK((3))v存在P((3))4-分解的构造和存在性,得到λK((3))v存在P((3))4-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λv(v-1)(v-2)≡0(mod 12)。  相似文献   

20.
图的交叉数是图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确定一般图类的交叉数已被证明是一个NP-完全问题,并且目前能够确定交叉数的图类甚少,因此关于图的交叉数问题仍值得研究。基于Kleitman关于完全二部图交叉数cr(K6, n)=Z(6,n)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数学归纳与反证的方法,研究并确定六阶图P6d=2与n个孤立点、路Pn和圈Cn联图的交叉数分别为cr(P6d=2+Dn)=Z(6,n)+n,cr(P6d=2+Pn)=Z(6,n)+n+1和cr(P6d=2+Cn)=Z(6,n)+n+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