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近日来,报刊整顿和传媒营销一再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的关键词,随着部门报刊的大量撤销和行业报刊的全面断奶,新一轮媒体大战正蓄势待发。而有关媒体经营人才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2.
万辉 《数字传媒》2004,(1):69-70,56
连日来,报刊整顿和传媒营销一再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的关键词.随着部门报刊的大量撤销和行业报刊的全面断奶,新一轮媒体大战正蓄势待发。而有关媒体经营人才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再一次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又一焦点。  相似文献   

3.
蒋苒 《编辑之友》1997,(5):24-25
中国报刊界的改革经历了加大开本、扩展版面,装帧商业化等形式改革,和报刊功能与报导领域的重大改变之后,日益步入商业运作的轨道,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中,报刊借鉴其它媒体功能,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报与刊的某种功能趋势,自觉追求媒体功能的整合性实践,推动了报刊界改革潮流的上升趋势。在这样一种上升趋势中,也出现不同报刊栏目主旨大量雷同的泛化倾向。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新的理性观念的生成,将使栏目主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深度报道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样式,活跃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因而分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易现系统简介 报刊平面媒体必须拓展到网络媒体,并且在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平台时,要体现出报刊媒体的传统特色,报刊媒体为纸媒体制作的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二维版面,应该说是报刊媒体传统特色中最鲜明的,将版面略图呈现在网页上,点击略图按文章分区形成的热区浏览文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近一个时期市面上各个厂家推广力度较大的数字报刊系统的主要形式。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推出的华光易现数字报刊系统——就是这样一款结合网络媒体和二维纸媒体优势的数字报刊系统。  相似文献   

6.
方蕴翔 《出版广角》2019,(24):22-2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移动终端新闻、有声读物、即时视频等新媒体产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数字化发展和报刊媒体融合成为传统报刊业必须选择的转型之路。全媒体时代,报刊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并与新媒体融合,从而提高报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报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报刊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助力报刊媒体融合发展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7.
纸质媒体初始的办报(刊)理念是我办报刊你阅读消费的“单向传播”,读者是被动的阅读者。读者的定义是什么?是纸质媒体的阅读消费群体,是一群包括消费报刊在内的其他商品的综合性消费群体,又是一群活生生的社会公众。渎者参与互动,不仅能增强报刊的服务性,而且还能直接拉近编者和读者的距离,培养媒体的亲和力,提升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亲近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多元化,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报刊编辑作为报刊媒体的重要决策人,如何利用网络科技优势,对传统报刊媒体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各报刊编辑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对网络时代报刊编辑如何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报刊编辑适应网络时代媒体变革、创新编辑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欢 《新闻窗》2006,(4):101-102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新月异,报刊竞争也随着办报体制的改革和传播技术的进步而日趋激烈。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深刻认识到:报刊编辑在职能设计上有了更多更明细的分工,除了传统的稿件编辑工作以外,以互联网为工具,在兄弟媒体和更广阔范围内进行报纸稿件的筛选和编辑成为一个新兴和重要的岗位,担负着更广范围内与兄弟媒体的互相交流的责任,因此,  相似文献   

10.
传媒“议程设置”与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然 《新闻界》2005,(6):124-125
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1)已经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大众传播符号(意见领袖)出现在公众视域之中。网站的论坛,报刊的专栏专访,电视节目中的嘉宾讨论、辩论会,公共知识分子明星般的频频在媒体空问亮相出声,他们本身也成为了公众和媒体讨论的热点。去年秋《南方人物周刊》就策划了一期“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的专题,紧接着各个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公众也参与了积极的讨论,将这一话题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1.
刘景来 《记者摇篮》2005,(11):15-16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05]14号)的下发,标志着中国报刊发行市场开始走向积极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如何认识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如何预见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后报刊媒体的未来走向,将成为报刊媒体负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公共产业,媒体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其自身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媒体发展变化,传统的报刊媒体面临巨大挑战。报刊管理体制暴露出了较多问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种管理体制需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本文就报刊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革报刊管理体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努力提高媒体的公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  相似文献   

14.
媒体通过媒体语言与符号的建构产生社会性意义,并试图影响作为客体的媒体阅听人。本文意图通过分析报刊媒体语言符号的产制过程,帮助读者认识媒体的运作机制。最后,提出了阅读和批评报刊媒体语言的方法,为报刊新闻读者提供综合评估报刊新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补偿性媒介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平台对报刊媒体缺陷的补偿体现,希望为报刊媒体的创新探索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郭楠 《传媒》2010,(6):70-71
报刊记者是随着报刊的出现而产生的,广播电视记者是随着广播电视的问世而产生的,而多媒体记者(也可称为全媒体记者)则是随着网络、手机的问世而产生的,随着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的发展,现实需要多媒体记者. 网络促进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经营,不同媒体形态相互融合拓展,已成为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一些国际知名媒体机构一般都拥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多媒体传播业态.  相似文献   

17.
文摘报刊的舆论功能评价陈华飞我国的文摘报刊是新闻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综合性小报。全国性文摘报刊已发展到数十家。其发行范围、发行量大都明显超过它们的母报、母刊。如今,文摘报刊已成为我国新闻界一类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印刷媒体。显然,如何正确认识和...  相似文献   

18.
看客 《青年记者》2005,(7):63-63
由于一些“高端”读被一些媒体的操作们看好,于是,“机上读物”成为一个时髦的标签,现在,不管什么性质的报刊,动不动都要在封面上印上个“机上读物”字样以示其高层次,似乎有了这几个字这份报刊立马就显得与众不同起来,就高大起来就主流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外移民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大都热爱着中华化,世界各地兴办的各类形式的华媒体,成为他们保持化根源和化消费的媒介。日本中报刊的出现始自明治末年的1898年。当年6月29日,《东亚报》在日本创刊,这是日本中报刊的起点。当年12月23日,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把日本中报刊的水准推到一个划时代的高度。在1900年至1911年短短的十几来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20.
报刊竞争中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圆 《当代传播》2003,(5):82-84
我国报刊界竞争本已日益激烈,加入WTO后,中国媒体又面临着与国际传媒的正面交锋。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报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抓住眼下的过渡期将自己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办刊人在积极的探索后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打造强势报刊品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本通过分析主流报纸、名牌期刊、小众报刊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纸质媒体所实施的品牌战略,阐述在媒体竞争中引入品牌战略对于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