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会越来越普遍。当前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情况总体较好,顶岗实习期间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显性权益基本有保障,但不同专业存在差异。而隐形权益容易被忽视、侵害,且在实践中难以界定。顶岗实习事关学生、企业、学校、家长及政府利益,要切实保护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就必须充分考虑各方利益,明确各利益方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易兰华 《成人教育》2014,(11):71-74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企业、学生、指导老师、政府、学生家长等六方。这些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正常开展及教学质量的保证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要有效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需强化认识,增加投入,深化教学改革;企业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转变对接纳实习生的态度;学生需摆正求学姿态,降低经济待遇诉求;校企双方需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管理;政府需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顶岗实习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学院完成两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实习。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充分利用顶岗实习这个阶段,一起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顶岗实习阶段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和学生所在的学校三方,通过分析顶岗实习能够获得的成效,证实高职工程机械专业顶岗实习可以采取三方共赢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企业的教学实践合作过程中,尽管涉及的三方(地方本科院校、酒店企业和实习生)关系已经多年磨合而改善,但是,三方仍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性利益诉求。本文试图通过探索三方利益诉求差异的内容、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融合三方利益诉求差异的途径,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培养目标、酒店企业实现人才储备、实习大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从而最终实现三方诉求有效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顶岗实习改革是贯彻和落实国发[2015]40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互联网+"顶岗实习机制的探索和实施,分析了实施过程和成效,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化升级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构建顶岗实习权益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应从分析顶岗实习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我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顶岗实习生权益保护的对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平衡各方利益,分散意外风险,完善实习保险体系,以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级和2008年级商英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以及部分企业进行的走访调查,了解了学院"2+1"人才培养模式下商英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通过分析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应尽快构建大一、大二课程教学任务与第三年顶岗实习任务相一致的教学体系,开设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充分重视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建立顶岗实习网上教学指导系统,尽快形成商务英语专业特有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是指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活动正常开展的各项规程、行动准则,或规范体系,它规范学生顶岗实习涉及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日常管理、实习评价、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我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产生时间不长,大体经历了初步提出、逐步完善、基本成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周慧 《文教资料》2013,(9):182-183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专业实习教学伙伴模式强调实习教学各方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彼此间紧密的合作关系,突出以学生主体、学院组织、机构合作的三方伙伴模式,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强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监管的缺失以及制度的不完善,有些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已经变了味。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究高职教育实习质量的形成规律是提升实习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学校、企业、学生三个直接参与主体,构建实习质量的形成机理理论模型,通过对全国10个省市2 139名高职院校大三学生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实习质量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实习任务和企业管理有待优化;示范(骨干)校学生实习质量较好,规模适中的企业较利于学生实习;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资源投入和企业资源供给构成的实习质量形成机理模型,解释了形成较高的实习质量的规律,同时也表明,高职院校是实习的发起者和主要设计者,企业是实习的推进者和合作设计者。建议完善实习的课程化管理制度、健全校企双主体实施实习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建立创新型实习制度等,促进实习形成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市场营销(啤酒)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走校企合作之路,在做法上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校企合作共建市场营销(啤酒)专业,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其次是努力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以实现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recruiting highly qualified individuals into the science teaching profession,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icular recruitment strategies. Over 3 years, 34 college science majors and undecided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into paid internships in informal science settings to consider secondary science teaching as a career. Analysis of interns’ subsequent career plans revealed the internships were not effective in recruiting the interns into the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lthough many interns thought they might consider becoming teachers later in their lives. Reasons for not pursuing teaching included continued indecisiveness, inflexibility of required plans of study, and concerns about teachers’ pay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Internships have been viewed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y disciplines, including criminal justice. Most studies on the use of internships in criminal justice, however, have been program-specific discussions and have not focused on how they are used in general. This study uses a nationwide survey of 99 programs to ascertain the organization,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rnships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data reveal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how programs use these internships,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Implications for change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劳动法主体资格规定的模糊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在校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比例很大,对此应当在明确区分兼职、勤工俭学与实习等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做法,将进入劳动关系的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使其享受最低工资、工伤保险等劳动保障,同时加强高校兼职管理部门建设并加大相关法律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等相关模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学生短期岗位实习满意度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研究共收集了221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学生短期岗位实习时,企业对实习的服务支持、实习的服务支持对学生的实习感知、实习感知对实习体验、实习体验对实习满意、实习满意对实习意愿等均有极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中推行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 能力 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工学结合中推行导师制,符合高职生个性和专业需要,有助于高职生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专业类型从整体性职业培育目标、层次性职业素养培育目标和特定性职业素养培育目标三个层面构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总目标,提出基于专业类型培育中职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班会主题式、专业技能课程浸润式、实习初训仿真式、顶岗实习实境式、公共基础课程点滴式、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式和社会实践活动延展式。  相似文献   

20.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岗位任务、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习效果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多层次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对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并依据相对接近度对学生顶岗实习的优劣进行量化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计算简便、结果直观,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