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被世人称 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家知道,社会各行各业,各界人士,都无不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获得谋生之道、处世之理。 然而,师者传道正确,授业精通,解惑无误,而学者道德高尚,诗书广进;师者授业不传道,忽视灵魂铸造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教师的任务仍然如此。但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传道”、“授业”,有的主张应着重于“解惑”。着眼点不同,备课时的指导思想,教材处理、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的考虑等也就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我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解惑”。在“解惑”中“传道”,在“解惑”中“授业”。也就是说,教师讲课应针对学生实际,生“惑”的,教师就“解”;学生“不惑”的,教师就不必  相似文献   

4.
许淑媛 《教书育人》2007,(10):60-62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培养优良品德,培育人;“授业”就是讲授文化知识,即教书;“解惑”是指解答做人和文化方面的疑难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教书育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就,一个做教师的人,应该对学生传播做人的道理;教授赖以生存的技能;解答迷惑不解的问题。教师的工作中,“授业”、“解惑”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应该是传播做人的道理。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实际上,“授业、解惑”是教书,“传道”为育人。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我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我从事高校“机械设计”课教学数十载,深切体会到要把这三者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作为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认为搞好授业解惑就敬职敬业了,应该把“传道”,即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如果说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的话…  相似文献   

7.
“深入浅出”简议──谈教师的语言修养长春金融高专宋玉章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传道的工具、授业的桥梁、解惑的载体,就是语言。所以,教师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依据。从这个特殊的职业意义上讲,加强教师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教师的功能?韩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什么是教研员的职能呢?根据笔者10年的体会,还是韩氏这6个字;所不同者,其内含有所扩大和深化罢了。所谓“传道”,就是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的方针、政策,传播各地新鲜的教改经验。至于“授业”,80年代初期,注意教学辅导,后期则转手抓教改和课题研究了。“解惑”呢?即依据实际,尽力  相似文献   

9.
一、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自古以来就认为,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给学  相似文献   

10.
继承与创新:跨世纪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跨世纪的高校教师队伍应变“传道、授业、解惑”为“传道、授业、解惑、导创”;变培养学生成“才”为培养学生成“人”;变“文人相轻”“见贤思嫉”为“文人相亲”“见贤思齐”;在教师角色的泛化中竞争取胜;具有勇于冒尖的奋斗拼搏精神与勤奋、谦虚、严谨、踏实的学风教风.  相似文献   

11.
正如“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一样,要上好一堂课,也必须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解惑,也就是要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因此,突破难点,既是教  相似文献   

12.
“师者熏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定义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传道,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10):15-15
丁蓓在2014年9月12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对教师的基本认识。所谓“道”,就是价值、思想、道理,就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在这方面,教授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特殊意义。经典诗词,代代传诵,不仅具有形式韵律上的美感,更蕴含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情感和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杨姝 《考试周刊》2010,(28):224-2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也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知识中,使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的教育过程。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连生(61岁,江苏省姜堰市工业学校高级讲师):说起教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育人”。而“授业、解惑”则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即“教书”。古人早就知道...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师为重。”‘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传道”,首要的就是师必须道德高尚。可见,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其职责应该有“教”和“育”两部分组成.“教”即古人所云“授业解惑”;“育”即古人所谓“传道”.只不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角色的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要术.那就是教师的“教”和教师的“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新课标要求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9.
教育要完成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传道”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人、影响人;“授业”即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本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术、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职业素养;“解惑”更是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的教学方法、耐心的教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课程理念看,语文植根于人文精神。人文中国,礼仪之邦,自有其人文精神在;灿烂文学,自古以来,自有其人文精神在。教育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一千多年前,我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教育既要承担起“教书”、“授业”的责任,又要“育人”、“传道”和“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