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族中学要加强“双语”教学肃北自治县民族中学苏怀珠我校采用蒙语授课,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汉语文和普通话,使学生达到蒙、汉语兼通。“双语”教学如何发挥工具课的作用,带动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迎头赶上,是当前民族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我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双语”教学逐步完善,步及正轨,形成了适合民族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制定了“两个为主”的教学要求。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群众通用民族语文的地方,以民族语文教学为主课加授汉语文。在城镇、农区和民汉杂居地,群众通用民族语文和汉...  相似文献   

3.
一、开展“双语双文”教学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初级阶段低层次的省情来研究我们加强“双语双文”教学和民文教材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探寻在新形势下开展双语教学,促进民族地区“两基”发展的正确途径。我国…  相似文献   

4.
加强“双语双文”教学 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睡,与缅甸相邻,居住着傣、景颇、汉、阿昌、傈僳、德昂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1.4%。在德宏这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发展民族教育尤为重要。而在民族教育系统结构中,“双语双文”教学又是基础工程。开展好“双语双文”教学是提高德宏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任务。一、发展“双语双文”教学,必须解决对民族语文的认识问题在民族地区开设民族语文课,遇到了很多阻力,最大的阻力莫过于认识上的障碍。一些领导、教师和群众认为民族语文用处不大,上民族语文课会增加学生负担,吃力不…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是指使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教育中特别是民族基础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少数民族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同时学好汉语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民族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就是学生(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学习他们的本民族语言,又要学习汉民族以及全民族的共同语——汉语。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也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不论有无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文的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有文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自治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境内世居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其中藏族人口占21.89%,蒙古族占1.71%。我省藏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六州牧区,这些地区基本上具有本民族的语言环境。在没有汉语言环境的地区,要使广大农牧民子女上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母语教学,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省的双语教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民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民族语文的两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普及…  相似文献   

8.
广西实施壮汉双语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实施壮汉双语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要点林少锦民族教育的任务具有双重性,既要进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教学,又要开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教育。为处理好壮语文教学与汉语文教学关系,广西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同志经过不懈努力,总结出“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我国法律规定"各民族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上都有自己的自由".在少数民族教学中推行"以少数民族语文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或者"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文"等双语授课形式,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实施手段.推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并重的双语教学,与我国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相符,是少数民族发展的最好选择.本文主要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实施建议与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青海师大民族部58%的民族学生来自本省六州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族中学和民族师范,掌握不同程度的藏语。民族班根据现有师资条件和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双语教学,不仅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为藏族学生将来从事本民族教育工作创造了条件。据毕业生在中学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追踪调查显示,实施双语教学后比实施双语教学前学期总评提高19—37.3,及格率提高23.1—64%不等。青海师大民族部一直实行“一年预科、单独编班;四年本科、插班学习;以系为主、系部双重管理”的教学体制,还专设藏语文  相似文献   

11.
实施“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民族事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但在“双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新疆某哈萨克民族中学为例,对新疆民族初中“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在深入分析民族中学“双语”教学的困境基础上,从改进学校管理、强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素质、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疆民族中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承男 《考试周刊》2011,(85):156-157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学生家长既希望孩子继承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又希望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会民族语、汉语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在体育教学中以“双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双语型”学生为重点,改进“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何为双语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就是特指民族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为教学用语,借助民族语文学习汉语文,以实现民汉语文兼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以母语为辅助手段,以学懂汉语文为目的的初级形式;也包括采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与汉语文对比教学的高级形式。1.双语教学顺应母语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双语教学符合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思维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学原理。任何民族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思维和表达…  相似文献   

14.
教育地图     
“双语教学”之我见钟启泉“双语教学”的实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语言就是文明”,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命根子”。正因为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极其重视“母语教育”。现阶段我国的“双语教学”,从政策层面说,不是国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汉语文和民族语文学习的双语教学,是汉语文和民族语文两者相结合在教育实践的产物。双语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学论范畴中的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演化。同时由于藏汉双语教学设计模式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针对于藏汉双语教学的研究虽已有了不错的进展,但藏族学生双语教学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宏观的视角对藏汉双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审视,以探寻行之有效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以期望建立藏汉双语教学研究理论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0-2020年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目前我省“双语”教学的目标,即“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为主,同时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到2015年,小学实现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并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步伐.把民族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双语”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三程序双语教学法”中所说的双语教学,系指某种民族的学生学习他种民族语言时,用本民族语言和他民族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其中,他民族语言(简称他族语)是教学“辅助用语”.  相似文献   

18.
锡伯族教育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方面.锡汉双语教育是锡伯族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新疆锡伯族学校实行双语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它为提高锡伯族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本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沉痛的教训,当前在实行过程中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实施锡汉双语教学,并以此为先导和突破口,大面积提高锡伯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新疆锡伯族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认真研讨锡汉双语教学这一命题,并付诸实施,确实具有多重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原则,以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方针、政策为指导,从锡伯族聚居地区和锡伯族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解放前后百余年来锡汉双语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国外和我国兄弟省、区、州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领导 积极开展“双语双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西、南与缅甸接壤,县内居住着傣、哈尼、拉枯、布朗等民族,是一个以傣族(傣族占总人口的39.3%)为主体民族的边疆、山区、多民族聚居地区。傣族有本民族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然而,傣族地区教育发展较缓慢,教学质量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展“双语双文”教学。我县的“双语双文”教学始于5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几经反复,不时中断,特别是“文革”期间,“双语双文”教学被取消。党的十…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管见陈新瑜“双语教学”虽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认真研讨“双语教学”这一命题的实质,并付诸实施,确实具有多重意义。开展双语教学,是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民族人才,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开发民族地区,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