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定了其总体战略——先欧后亚,即“德国第一”的战略。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规划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即在太平洋战场以守为主,逐步反攻,待欧洲战争结束后,全面实施反攻。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是成功的。美军在战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战略思想如航空母舰为主的战略,“越岛进攻”战略,潜艇袭击战略等,作为对美军总体战略的补充和完善,对美军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军不仅拥有一支涵盖多军种的专业化心理作战部队,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心理战训练和作战体系.对美军心理战理论和部队编制、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估以及美军心理战在实战中的应用和实战效果评估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美军心理战训练体系的研究为我军心理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飞行学员心理素质训练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与规律可循。尤其是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在空战、心理战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只有大力加强飞行学员心理素质训练,从基础抓起,才能使中国空军适应未来空战需求,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飞行员在高技术条件下,驾驭高性能战机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的现实要求,以及飞行基础训练阶段,探讨飞行学员如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开始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广大的中间地带,中东成为了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为了控制中东,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针对中东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经济和心理手段将中东纳入西方阵营,完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为此,杜鲁门政府责成新成立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中东的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提出了通过公开的和隐蔽的心理战手段培养阿拉伯民众的亲美反共倾向,进而控制整个中东。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并完善了杜鲁门政府的中东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心理战在实现美国中东政策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了行动协调委员会来加快实施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奉行亲英、以政策以及与中东国家在国家利益方面缺乏一致性,美国对中东的心理战行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排球竞赛中的心理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阐述排球竞赛中心理战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排球竞赛中心理战的基本特征与组成 ,研究认为 :战略与谋略水平是心理战的灵魂 ,教练员的指挥是心理战的核心 ,场上队员的密切配合是心理战的基础 ,心理战的应用与成败是影响高水平排球竞赛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以儿童在战争中的生活为题材的“战争儿童小说”,从而也产生了一类时代特有的“小战士”、“小英雄”儿童形象。其中,刘真作为一个女作家,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与其同时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在人物性格、创作观念、以及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处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的特殊性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军任务与我国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确立正确的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军事战略方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的基本思考,运用资料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立足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的任务,根据未来战争要求作战主体具备的体质、体能发展趋势和我国军事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军事体育发展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军事体育训练器材改革是军体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发展战略应根据军事体育的‘多元化’特点设置结构”等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战争题材小说受新历史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用民间性解构庙堂政治视野中的主流正史特别是历史教科书的党史标准,按民间的历史意识叙述当代人“心中的战争故事”及其对历史的当下感悟,形成关于战争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一新历史主义的称谓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否认历史的绝对客观性是其核心观点之一。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不可能以原有的面貌和方式向当代  相似文献   

9.
维和警察防暴队是成编制的作战单位,在任务区执勤、处突和维稳平暴任务中应具有整体的心理战攻击力和防御能力.对维和防暴警察心理战训练涵义和特点、训练的组织方法,以及在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维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过赶年”是土家族的民族节日,以追忆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的兵烈壮士,而举行的一系列敬祭活动。印江土家族“过赶年”源于元末明初的抗倭战争,形成习俗于明嘉靖年间,是土家族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寒夜》讲述抗战中“家破人亡”的故事。战争、社会黑暗、家庭内部新旧伦理的矛盾合成了故事的叙述动力。这一叙述中的国、家与知识者个人间的张力关系的展示,是在五四文学基础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孔子家语》对于“学”思想有着相对系统的阐述。孔子认为学习有助于个人成才和社会教化;学习的内容包括六经为首的文献研读、礼乐为主的“六艺”实践、道义为先的战争策略、德治天下的“明王之道”;学习的方法涵盖好学勤思、过而能改、得而行之和择善而从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孔子家语》“学”思想与《论语》中的孔子“学”思想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3.
南宋《王师雄题记》、《厍彦威题记》位于甘肃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右侧.《题记》记载:“时金人方盗有两河及秦魏,成纪在北,同谷居南,每为战场.”真实地记录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第三次战争西北战场军事状况.在这次战争中,抗金名将王子直不仅与刘海等人以火攻战术收复秦州,还和刘忠等攻克治平寨,王子直“治平寨大捷”在抗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隆兴和议”后王子直一直负责“关外四州”防务.张维《陇右金石录》认为《厍彦威题记》中的“王公”并非“郡守王子直”,而是指绍兴十二年前后知成州的王彦,此与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大同思想,是阎锡山进行社会改造的又一思想武器。《世界大同》一书就是表现与保存他这一思想的最主要著作。阎锡山说他写作此书的动机是“欲变世界毁灭为安和”,他说,“今日一般所谓安和世界的唯一凭依是物质原子弹,但物质原子弹仅能消除战争的力量,不能消除战争的因素。消除战争的因素须有一颗政治原子弹”。而他所谓政治原子弹就是“大同主义”,  相似文献   

15.
孙子把“围师必缺,穷寇勿追”列为用兵之法,十分正确.如果把此理解为是避开敌人的“困兽犹斗”、“放虎归山”就错了.应该理解为:是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是用兵的常胜之法.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战役是战争的具体表现.任何人指挥的战役都力求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围师必缺,穷寇勿追就是这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对中法战争中的台湾保卫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台湾保卫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场,经过爱国军民的努力,取得了胜利,挫败了法国侵略者攫取台湾以作为“担保品”的野心,有力地支援了中法战争中的其他战场,打乱了侵略者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战争部署。  相似文献   

17.
摘要:体育认识上的歧义源于缺乏对体育本质属性以及演变进程的深入分析。从文明史的视角对体育历史演变进行初步考察,研究认为:1)体育起源必须厘清其社会条件与本质特征,认为狩猎和原始战争是体育起源的直接动因;2)古希腊体育野蛮与暴力与城邦战争直接关联,中世纪体育呈现为从“再现战争”到“模拟战争”再到“表演战争”的文明化历史进程,中世纪体育为近代体育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育文明化凸显了人类内在的文明自觉性;3)尽管体育呈现野蛮与暴力形态,但是体育文明化进程中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从而深入地探究:体育与人类的理性、体育与人类理想追求、体育与社会文明化等,若干社会元素的融入式的进程,以及体育给我们人类文明带什么。  相似文献   

18.
井伏鳟二和战后“战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伏鳟二是日本当代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笔幽默、含蓄、轻松。在故作滑稽的谐趣中,常常透露出无限的悲怆。他在战后所写的一系列具有反战倾向的作品中,揭示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军国主义思想对人的毒害;描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以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严重伤害和恶劣影响;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了日本战后“战争学”的特点和独树一帜的“井伏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匈奴族唯一一首民歌《匈奴歌》中的“嫁妇”应为“妇女”,司马贞《史记索隐》中所谓“嫁妇”应是他个人记忆有误;所谓匈奴统治者“发动”或“挑起”匈汉战争说,同汉文史籍记载背道而驰。《匈奴歌》主要是一首悲歌,悲叹失去河西走廊地区水草丰美的牧地,也蕴涵一缕对直接间接导致这一悲惨结局的浑邪王和侵略者的怨望和仇恨情绪;牲畜“不蕃息”、无“酪”可饮,无肉可食,这对匈奴人无异于断绝了生路,因而妇女脸上失去了笑容,面容惨淡,这是《匈奴歌》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军事上的根本转折。这次会战是在巩固东线的战略主动权和配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与“堡垒”战役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是,不能用否定“堡垒”战役的眼光和方法来剖析“库尔斯克会战”。这两个战役无论形式和内涵都有重大区剐,不属于同一概念。“堡垒”战役是一个缺乏想象力,在计划阶段就蕴含着失败因素的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的战略定位高度是“粉碎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敌人后,解放顿巴斯和整个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地区”,而战役的实施使希特勒从苏军手中夺取战略主动权的企图彻底失败,从此,直到战争结束。德军只能进行防御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