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锁,又称"圆锁",是一种成年仪式,也称12岁过大生日,古代主要在我国北方流行,现在山西、山东等地仍在延续着成年开锁礼的传统.开锁礼在我的第二故乡山东省聊城市仍保持着其古朴的风貌,人们俗称其为"开锁子",开锁子有着同定和繁琐的程序和仪式.  相似文献   

2.
“绕车三匝”,是唐代婚姻习俗中,新婿到女家迎亲(即“亲迎之礼”)时所履行的一项重要仪式。这项仪式发生在新妇登上迎亲车之后,新婿按惯例需骑马“绕车三匝”。关于这一仪式的文化内涵,史籍中未作具体说明,前人著述中多略而不谈。笔者不揣固陋,试加申述。唐代“亲迎之礼”中,新婿“绕车三匝”这一婚仪的起源,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学者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源于《礼记·昏义》中所记载的:婿“御妇车……御轮三周”的古代婚仪。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意思是说女婿驾着妇车(迎亲车)绕行三圈之后,然后由车夫接替新婿…  相似文献   

3.
祝东  张殷婷 《传媒观察》2024,(2):92-100
自发运用符号进行交流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自发运用符号并不等同于符号自觉,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才能把人类带入符号学的自觉阶段。就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演变而言,礼学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礼”可以被视为一套表意符号系统,它制约着人的表意行为。先秦礼学经过礼的起源、兴礼作乐、礼崩乐坏及礼学形成等不同阶段。但只有在秩序失范的春秋时期,人们才开始思考礼乐仪式与文化象征等意义关系,这才意味着中国先民开始进入符号学自觉的时代。“礼制颓而礼学兴”,礼学兴而始有符号传播的自觉。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溯源和分析,揭示了先秦儒家礼学发展的传播符号转向,为华夏礼乐传播及符号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唱哭"是庐陵地区流传已久,至今仍广为盛行的丧葬仪式。庐陵地区的丧葬活动包括入殓礼、祭奠礼、出殡礼以及服葬礼等,"唱哭"在祭奠、出殡和路祭等环节均有着重要意义,既表现了生者希冀亡者羽化登仙的终极关怀,也体现着家族子孙慎终追远的孝道诉求,更表达了生者以死佑生的现世愿望。其繁复的仪式、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腔调不仅是多种社会关系在丧葬礼仪中的客观体现,还活态展现了唱哭民俗与地方戏曲的双向互动。在当今迅捷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唱哭"这类传统丧葬习俗的留存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5.
盛涵雅 《上海档案工作》2013,(1):F0002-F0002
12月20日,市档案局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礼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举行民生档案服务平俞“全市通办”开通仪式,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普陀区副区长景莹出席,市档案局巡视员仓大放主持仪式。民生档案服务平台“全市通办”的开通,标志着上海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全面扁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仪式的角度解读乔布斯与苹果公司是如何被“神话化”,如何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其中“果粉”们的狂热可以让他们彻夜排队等候购买新产品,而每一次的排队渐变为一种仪式。媒体对于乔布斯逝世的海量报道更是让传播显示了仪式的隐含意义,受众在这场传播仪式中确认着、接受着并塑造着苹果的神话。无论是“果粉”们主动参与的仪式,...  相似文献   

7.
徐占品  樊帆 《今传媒》2011,(11):74-75
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认为哀悼仪式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既是电视媒介新闻功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扩大仪式效果的必然选择。电视媒介对哀悼仪式的呈现是通过表现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来实现的,其中演礼者必不可少。按照对仪式进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媒介呈现仪式的方式分为再现仪式和制造仪式,电视媒介一般通过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来再现仪式或制造仪式。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10,(34):42-42
8月28日,诚贤贝贝的第一批小朋友毕业啦。他们曾就读于诚贤贝贝的半日制班和贤贤班。这大概是宝宝们参加的第一个毕业典礼吧!老师们给每一位宝宝都换上了传统的中式汉服,因为毕业典礼要举行一项特别的仪式——开笔礼。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乐记》是先秦时期重要文艺理论著作。以此,结合《乐记》版本及内容的分析,指出其音乐的价值在于“礼主其减,乐主其盈”,以及“礼”、“乐”互动在于以礼节乐、以乐和礼、礼乐相成,达到“同民心而出治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凯瑞(JameswCarey)曾说“我们在描述中可以把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他这样说实际上是将“传播”分为了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仪式观(a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两个类别。在西方,这一理论早已不胫而走;在我国,虽然不少人对此已不再陌生,但总体上仍处于“新鲜事物”的阶段,至今引发着不少学习和讨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挥尼山书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促进少儿射艺的蓬勃发展,为练习射艺的少年儿童及培训老师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首届“尼山书院杯”少儿射艺比赛交流活动。 射艺又被称作立德正己之礼,主要以射礼作为其主要形式,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在“五礼”中属于“嘉礼”。射艺在西周时期已经被纳入六艺的范畴,是贵族社会的必修课,承载着当时社会等级身份、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射艺逐渐成为一种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丁肃清 《新闻世界》2007,(11):51-51
我所居住的小城里,有一个号称“锁王”的人,其名气妇孺皆知。他不仅上过电视、报纸,就连公安部门也将他定为业务联系人,有时遇到案件上需要开锁的事.就请他来解决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艳丽 《新闻世界》2013,(8):280-281
我国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存在着“圆锁”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圆锁”习俗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礼”兴盛不袁,被人们广泛接纳和传承,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以笔者在内蒙古集宁农村地区参加的“圆锁”礼为范本,运用观察法,对这一社会习俗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4.
宁西林  史杰 《兰台世界》2012,(15):69-70
礼育是儒家学者关于礼的制度、仪式和价值观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体系,是儒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代表着封建宗法思想的传统"礼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比之"德育"的内容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15.
董向慧 《传媒观察》2023,(12):80-89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0-10
中国国民党与亲民党两党主席马英九与宋楚瑜,1月22日进行了“国亲联盟”协议的签署仪式。由于宋楚瑜目前仍在美国,协议的签署采取的是视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惠 《兰台世界》2007,(3S):64-65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考察古代食礼,除了饮食典籍之外,小说也是个很好的途径。小说《老残游记》这部地方性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齐鲁地区官僚缙绅的食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学习涉外礼仪,不仅需要掌握国际文往惯例,而且还必须对各国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否则,就会使“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相互尊重”等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惯例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1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8-58
“繁文缛节”原作“繁文缛礼”。意思是烦琐而不必要的礼仪(繁:烦琐。文:仪式。缛:繁多。礼:礼节)。也比喻烦琐而不必要的办事程序、手续等。语出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后多作“繁文缛节”。例如明·薛应旂《薛子庸语·神农》:“古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繁文缛节非所尚也。”梁实秋《雅舍小品·礼貌》:“饮宴之礼,无论中西都有一套繁文缛节。我们现行的礼节之最令人厌烦的莫过于敬酒。”马识途《夜谭十记》第十记:“吃早饭也要经历一套繁文缛节,虽说你不过是去喝两碗稀饭,礼仪却要求和吃干饭的午晚餐一样。”张贤亮《习惯死亡》:“机关里的繁文缛节和对繁文缛节的尊重是在血液里活动的遗传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左传》中记录的谣言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谣言表现为流言、歌谣、谶语、政治神话等形式。超验性的谣言既由充满危机的社会环境催生,也产生于政治家的意图。知识群体掌握了谶谣的制造、解读能力,从而影响现实政治。在“伯有为厉”等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和应对与内政外交中的祭祀、禳解、聘问等仪式相关联。古代政治家们既利用仪式的传播特征,也利用仪式的象征性或象喻的言语方式,完成现实政治中的权力分配、身份塑造、外交声明等。在超验性谣言的传播与应对中,知识群体通过对谣言的解读宣扬“德”与“礼”的学说,亦可视为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