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对IP单播策略路由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基于IP单播策略路由技术的局域网多出口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访问控制列表实现不同的源或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由指定的路由器接口发送或接收,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带宽资源、保证链路负载均衡以及提高网络访问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VLAN技术浅析     
传统的网络交换机工作在0SI模型第二层上,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包通过源站点的MAC地址时被识别。传统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上,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通过源站点和目的站点的网络地址时被识别,控制数据流的能力仅限于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太网技术和路由器技术的差别在于前者交换技术转发数据包速度快,但无法控制数据包,路由器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包,但转发包速度太慢,同时路由器的价格高。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第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技术,本文主要讨论VLAN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的包过滤防火墙是将制定出的不同区域间访问控制策略部署在路由器端口处过滤进出数据包,达到对访问进行控制,维护网络安全的目的。文章在模拟组建互联网环境基础上,根据常见网络安全业务需求,以华为R1760路由器ACL配置及部署为例,对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实验设计、部署及结果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4.
朱海水  豆培 《考试周刊》2010,(1):154-155
路由器是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设备.它担负着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选择相应路由的任务.网络间的通信都必须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对一个企业内部网络来说.其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所有数据包都必须由边界路由器进行路由,因此,利用路由器对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很便捷地实现网络流量的检测。本文对利用路由器IP数据包统计的流量数据采集方法、特点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希望能对网络研究和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的包过滤防火墙是将制定出的不同区域间访问控制策略部署在路由器端口处过滤进出数据包,达到对访问进行控制,维护网络安全的目的.文章在模拟组建互联网环境基础上,根据常见网络安全业务需求,以华为R1760路由器ACL配置及部署为例,对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实验设计、部署及结果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6.
Netfilter包过滤算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包过滤是一个用软件或硬件设备对向网络上传或从网络下载的数据流进行有选择的控制过程.数据包过滤技术是防火墙的基本技术,几乎所有路由器都内嵌这种功能.而Linux操作系统下的Netfilter 防火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包过滤防火墙.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HSRP和RIP协议实现校园网出口多组负载均衡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验证过程及详细的配置命令。正常工作时,校园网出口实现多组负载均衡,校园网数据包的转发由两台路由器同时负责。当一台路由器发生故障,另一台路由器担负起数据包转发的任务,从而保证校园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第三层交换技术(一) 什么是第三层交换顾名思义,第三层交换器就是将第二层的交换器与第三层的路由器合二为一,使路由器根据第二层的地址转发数据包以达到快速通讯,这就形成了第三层交换器。  相似文献   

9.
引言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 lList,ACL)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这些指令列表用来告诉路由器哪些数据包可以接收、哪些数据包需要拒绝。至于数据包是被接收还是被拒绝,可以由类似于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等特定指示条件来决定。通过灵活地增加访问控制列表,ACL可以当作一种进行网络控制的有力工具。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学校对校园网也提出了更高、更细的管理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访问控制列表对校园网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有利于校园网发挥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的不断普及,网络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路由器是连接网络的桥梁,是IP网络的核心设备,在计算机网络集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它不仅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并具有创建路由、执行命令以及在网络接口上使用路由协议对数据包进行路由等功能,更能阻隔非法访问。以上这些功能,都是基于路由器的IOS来完成,如果在配置路由器过程中误操作导致路由器的IOS丢失,那么重新安装路由器IOS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路由器IOS的安装方法都比较复杂,本文就是探讨使用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安装和设置路由器IOS的一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骨干路由器的BGP路由存在遭受"雪崩式"攻击可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GP路由更新算法.通过BGP链路存活通告数据包的更新周期有固定时长,改进为随机时长,同时当针对某一固定链路的BGP路由更新数据包频繁到达时,采用随机丢弃和延迟响应的策略进行处理,能够大幅度减少某一链路出现频繁中断的状态时,BGP路由更新协议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有效地防止针对BGP协议的"雪崩攻击".  相似文献   

12.
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的不断普及,网络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路由器是连接网络的桥梁,是IP网络的核心设备,在计算机网络集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它不仅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并具有创建路由、执行命令以及在网络接口上使用路由协议对数据包进行路由等功能,更能阻隔非法访问.以上这些功能,都是基于路由器的IOS来完成,如果在配置路由器过程中误操作导致路由器的IOS丢失,那么重新安装路由器IOS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路由器IOS的安装方法都比较复杂,本文就是探讨使用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安装和设置路由器IOS的一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路由器执行两个基本的功能:确定路径和转发数据包。路由器的基本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无论使用何种协议,IP,IPX,AppleTalk,DECnet或Vines,路由器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它将以相同的方式执行转发数据包的功能。当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查询它的那个协议的路由选择表(路由表),以找到下一跳(NextHop)的地址,可以将数据包转发到它的目的地,并通过接口向下一路程段传递数据包。一个路由表简单地说就是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映射。那么为什么要用路由选择呢?想象这种情况,整个中国只有一条公路,它只是…  相似文献   

14.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依靠转发网络层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联,路由器工作的目的就是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传递到目的地.而以前路由器工作中的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用的是Dijkstra算法来选择传播信息的最佳路径,现在运用图论中的线性规划法来解决源路由器到所有目的路由器传播信息的最佳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路由器是完成数据包在两个子网之间传输的网络层设备。它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采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设计,同时提出了防火墙系统中采用的双协议栈系统结构设计。利用Linux下的Nettilter包过滤管理工具来实现系统中的包过滤路由器,并通过管理工具中iptables和ip6 tables模块对IPv4及IPv6访问控制列表进行的配置,来完成对双协议栈中现有的纯IPv4、纯IPv6数据包以及IPv4隧道分组(6 to4数据包)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王磊  谭芬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7):184-186
RIP协议是一种简单但带有缺陷的路由协议。不同版本的RIP协议数据包格式内容不同,其运行在帧中继这种典型的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中,会形成不同的路由信息。论述了RIPv1与RIPv2的主要区别,以及帧中继特征,并在思科路由器上进行实验。在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的帧中继环境中,对RIP协议的路由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RIPv2漏洞提出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企业关心的数据库安全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技术的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利用WinPeap调用库,捕获流经本地网卡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对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解码和过滤。结合数据库的安全策略规则,实现了对数据库访问的记录和监视,通过设定监控策略进行自动预警,从而有效地解决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企业关心的数据库安全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技术的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利用WinPcap调用库,捕获流经本地网卡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对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解码和过滤.结合数据库的安全策略规则.实现了对数据库访问的记录和监视,通过设定监控策略进行自动预警,从而有效地解决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策略路由是目前大多数硬件路由器支持的一种高级路由技术,路由器除了根据IP包的目的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外,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路由选择,利用Linux 2.x内核支持的策略路由高级功能,结合防火墙技术,用普通PC机构定台功能强大,高性价比的Linux软件路由器,可以较好的解决校园网多出口网络互联及国内国际网络访问流量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