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颖哲 《大观周刊》2012,(34):314-314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心理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可发挥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2.
朱允来 《大观周刊》2011,(45):26-2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一个崭新命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政治主体的观念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者民主意识的建立最初来源于一种自发的社会民主政治心理,这种心理是公民的基本政治心理素质之一,表现为对民主的一种体验和感性认识,评论者作为公民自然拥有这样一种建立在客观政治环境基础上的直接经验性的意识。但从一种自发的民主心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民主意识的培养不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政务信息化对民主政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作者认为,政务信息化能催化政治权力分散,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能培养人们的民主意识,为民主政治提供动力;能改善公民参政渠道,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给民主政治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0,(48):28-28
公民权利意识是持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社会的深度发展,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已避步觉醒但尚未成熟.目此,我们要通过培养公民法律信仰和正确的权利观念,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采促进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周 《大观周刊》2012,(33):282-28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本文从创设兴趣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实践情境、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徐媛华 《大观周刊》2011,(14):107-107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巧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民主氛围,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鼓励学生探索求异,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开展创造性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弱势大众自我完善的过程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支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培养民主精神,营造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作为一个沟通公民世界和公共权力的桥梁,能够拉近公民和国家的距离,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消除公民对政治的冷漠感。大众传媒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制度平台,有助于培育公民自由、平等、宽容的民主精神,有助于公民形成积极参与的习惯和民主作风,有助于公民形成超越个体利益的公共关怀意识,并最终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作为一个沟通公民世界和公共权力的桥梁,能够拉近公民和国家的距离,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消除公民对政治的冷漠感。大众传媒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制度平台,有助于培育公民自由、平等、宽容的民主精神,有助于公民形成积极参与的习惯和民主作风,有助于公民形成超越个体利益的公共关怀意识,并最终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韩福萍 《大观周刊》2012,(34):293-293,283
本文主旨倡导语文教学方法及途径,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本文分四个层次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方法。第一层次是明确任务,激发兴趣;第二层次是培养质疑能力,激活学生思维;第三层次善于架梯,展现教学过程;第四层次是民主教学,体验成功;其中言明驾驭师生关系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文章最后点明语文课教学完全可以达到民主教学,建立师生和谐乐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是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培养民主作风的重要途径,是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舆论监督中,如何把握好曝光尺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富强 《大观周刊》2011,(31):214-214
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怎样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开展数学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王国忠 《大观周刊》2012,(49):246-246
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怎样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开展数学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胡长青 《新闻世界》2010,(5):206-206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杜春雷 《大观周刊》2012,(15):229-229
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怎样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开展数学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教育是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培养施拉姆 ?是培养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家和舆论监督者还是培养象牙塔里的传播理论家 ?是培养为公众服务的媒体第一线的新闻大师还是培养某个广告或IT公司的美工或公关策划人员 ?是培养具有挖掘新闻故事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还是培养仅仅会制作网页和平面设计的技能 ?新闻传播院系最终目标是为公众和传媒服务还是为解决理论家们在传播学上的是是非非服务 ?新闻学和传播学培养的是不同的人才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培养人的方向上。新闻学培养的人才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  相似文献   

18.
李洪 《大观周刊》2012,(5):199-199
本斑笔者就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了阐述。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采用启发式教育在教学课堂上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在化学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逻辑上,民主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民主通过宪法而实现现代国家最理想形式,无民主即无宪政,宪政的本意在于主权在民。正如此,宪政法律秩序必然追求民主,民主是宪政法律秩序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传媒在培养公民意识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保障。在当今社会,传媒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培养和增强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传媒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一、关于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