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摔跤是人类共有的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地普遍开展的中国式摔跤,是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摔跤之长发展而来的,与柔道、相扑、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和桑勃并称为世界六大跤种。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严谨的竞赛规则。从社会人文角度来看,中国式摔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道德理念,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从应用角度来看,中国式摔跤有着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以及防身自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5,(4):10-10
3月6日,首届中国式摔跤城市(京、冀)对抗赛在北京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拉开序幕。来自北京、河北两地的跤坛高手将在北京、廊坊、唐山、保定四站展开角逐,为各自代表队的荣誉而战,为中国式摔跤的振兴而战。  相似文献   

3.
李国兴 《武当》2001,(11):41-42
中国传统跤法(现统称为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武术的一支奇葩。作为中国武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摔,中国式摔跤可谓是中国武术的一种伟大创造。在提倡国术的民国时期,中国式摔跤受到高度重视,但近代以来,为了发展竞技体育,曾经的中国式摔跤习练者都已改习西方跤术和柔道,曾经的灿烂之花在瞬间凋敝。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式摔跤发展的缩影。文章考述了开封东大清真寺的几位摔跤名手,成文以记之,旨在唤醒中国武术曾经的辉煌记忆。  相似文献   

5.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运动员穿的跤服不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穿背心和短裤相连的紧身跤服;中国式摔跤的跤服是运动员上身穿短袖多层棉布制成的跤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垫子是圆形的:中国式摔跤垫子是正方形的。三、中国式摔跤比赛可以抓跤衣,只能站着摔,摔倒后立即松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比赛不允许抓跤衣,摔倒后还可进行跪撑角斗。四、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每场比赛一局,净摔5分钟: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6.
魏超 《中华武术》2006,(3):12-12
中国式摔跤史上首次出现了十几所高校人员参加裁判员培训班的新鲜事。这表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中国跤,受到了大专院校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中新杯2006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11月27日开赛,29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决出17个项目的名次后结束。去年的"跤王"和"王中王"白音巴图捍卫了已获得的荣誉。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子68公斤级决赛,对阵双方一个是跤王争霸赛去年的轻量级(62公斤级)"跤王"和最后不分级别决战的优胜者,即"王中王"内蒙古的白音巴图,一个是前年次轻量级(57公斤级)"跤王"河北的郭阔。二人实力相当,技术和体能旗鼓相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健身性和表演性,特别适合大众健身和比赛表演,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但自从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该项目被取消比赛后,其比赛规模受到限制,竞技水平发展亦较迟缓。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推广中国式摔跤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章对中国式摔跤的跤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期望能为中国式摔跤技术的继承与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摔跤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起始于古代军事化训练,中国摔跤强烈的对抗健身性使其一直受到历代兵家重视.而后中国摔跤文化又转向表演化.秦朝首开摔跤表演先河,唐朝表演达到极致,秦朝出现摔跤表演艺人"角抵俳优",而到唐朝出现摔跤表演专业训练组织和专职表演人员.皇族的追捧和宋代瓦舍的发现促进摔跤的表演娱乐化,宋代打擂比赛形式促进摔跤竞技娱乐化,中国摔跤文化的娱乐化兴盛起来.最后是中国摔跤文化的民间化开展,可以说从军队走向舞台是摔跤表演的娱乐化,而从擂台走到跤场是摔跤竞技的民间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中国式跤术的发展,使运动员更好地理解与合理地运用摔跤技术,采用文献资料、归纳、专家访问和例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式跤术中普遍存在的“圆轮”现象的运动学原理和在实战中的应用与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轮”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国式跤术中;力偶是“圆轮”现象的力学基础,跤术中的“圆轮”现象取决于力偶矩;身作姿势、发力方向、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着力点、肢体的旋转惯量、动作节奏是影响“圆轮”现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06,(1):56-56
中国式摔跤发展管理委员会消息,为 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弘扬民族传统 文化,于2005年12月9日起,特向社会各 界广泛征集中国跤系列赛事的赛事吉祥物 以及会徽。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中的璀璨瑰宝,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厚 的群众基础。几度繁华起落,今又崛起,成 为现代竞技舞台上的一枝奇葩。 据了解,2006年中国跤赛事云集。从3 月中国跤王争霸赛火爆登场至11月世界 跤王争霸赛隆重上演,全年共有7大赛事:  相似文献   

12.
去年岁末,有1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的“新月杯”首届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非奥运项目,何以能登堂入室? 作为民族传统健身、技击项目,中国跤深深植根于民间。自80年代淡出国内竞技场后,仍有许多人在竭尽全力保护它、发展它 中国跤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1962年7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京市轻量级摔跤冠军对全国中量级摔跤冠军的那场比赛,场外观众把木门都挤塌了。 80年代,由于中国跤不再是全运会比赛项目,光芒逐渐暗淡,不再是大众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近日,"老北京跤艺"申请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喜讯传来,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代摔跤名宿双德全率众弟子在他的"新家"——北京十里河跤馆举办中国式摔跤邀请赛,庆祝胜利。摔跤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同自然斗争中,在部族间的徒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8):31-31
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式摔跤发展管理委员会主办,山东省聊城市体育局、山东省聊城市鲁阳型材有限公司承办的“鲁阳杯”2006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于7月7日至7月10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警体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跤坛健儿们走进美丽的江北水城,34个代表队、330多名选手进行了为期4天的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15.
何丽红  刘连发 《体育与科学》2011,32(1):98-101,107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与体现,然而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中国式摔跤开始退出全运会赛场,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摔向低谷"的症结所在是:1)非奥运项目与奥运争光战略的确立给中国式摔跤带来了"灭顶之灾";2)学校体育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缺失致使传统项目后继无人;3)同类项目的挤压使中国式摔跤在主流市场的发展空间缩小。认为振兴中国式摔跤的策略在于:1)推动中国式摔跤走进校园使其成为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内容;2)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之路;3)学习邻国经验使中国式摔跤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跤王争霸赛是以我省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跤为载体,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摔跤活动,参加摔跤比赛,共享摔跤文化,开创了我省体育竞赛的新纪元,极大地扩大了体育影响,普及了摔跤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品牌项目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西省跤王争霸赛已连续举办二届,今年第三届跤王争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摔跤全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6日,山东省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在山东莱芜举行。当前的中国体育事业围绕着“奥运”和“全民健身”两大中心开展。中国式摔跤是非奥运会项目,已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后被全运会拒之门外。而据我所知,也很少有民众出于“健身”目的习练摔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受重视的非全运会项目的省级比赛却吸引了一批人从各地远赴莱芜观战。一些人正在酝酿启动中国式摔跤全方位的改革,包括运动员的选材、项目的包装、商业赛事的建立以及世界化推广和项目长期的发展。一项全新的赛事“中国跤王争霸赛”将于2004年6月开锣,而中国式摔跤职业联赛也将在下半年推出。中国式摔跤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  相似文献   

18.
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据信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古埃及、古罗马、印度等地早就流行。中亚、东亚各民族都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在中国、蒙古有蒙古式摔跤,在日本有相扑、柔道,在朝鲜有朝鲜式摔跤。土耳其人与他们的中亚邻国人民一样,对摔跤情有独钟。不过,他们的摔跤与众不同,叫作“涂油摔跤”,跤手们要在身上裸露部分涂满油脂。 在土耳其全国,每年差不多有300场涂油摔跤锦标赛,最大、最精彩的一场是“科尔皮纳”。科尔皮纳在6月份举办,比赛历时3天。前后共有一个星期,跤手和观众们象过节一样兴奋。科尔皮纳大赛从136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摔跤是广泛吸收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各流派跤种的优点,整合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跤种。中国式摔跤与其他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俩脚之外任何一点着地就失分,更体现出技术的关键。在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中国式摔跤比赛中,使用"支别"技术形成的干脆、飘逸、优美、惊险、高难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经常出现。"支别"技术在比赛中能够连接其他动作,形成有效得分。熟练掌握"支别"在训练比赛中千变万化的规律,以提高"支别"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张晋峰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99-100,10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卫视倾力打造的竞技娱乐节目"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之品牌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该品牌在当前竞技类节目和娱乐节目泛滥的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和文化内涵,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深入挖掘传统摔跤文化的基础上对该品牌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营销必将促成中国传统摔跤和《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