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直接回答。父母认真思考,热情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能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孩子提出的问题,在你可能理解的范围内,用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他们。如问:“鱼在水里不痛苦吗。”应马上回答:“鱼在水里很快活。”再如,孩子指着父母的结婚照问:“相片上怎么没有我呀?”可答:“那时你还没生出来呢!等你长大了也可以照呀。”孩子不但能接受,还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
张维理 《留学生》2011,(3):54-54
丹麦人会说几国语言是不稀奇的。曾经有人向一位马路清洁工问路,那清洁工一开口就问:“你要我用什么语回答你?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我的中国朋友大吃一惊:“一个普通清洁工都能讲几种语言!”  相似文献   

3.
曾火伦 《初中生》2011,(3):64-65
刚工作那会儿,领导在给我安排工作时,常会捎带问一句:“这个会吗?”每次我都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会。本来嘛,新人上岗,不会的事儿多的是,也再正常不过了——什么都会,还叫新人?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1,(3):28-30
一起听故事:有一天,我说:金蝉会脱壳,明珠擅脱身。有人天真地问:“明珠也是昆虫吗?”听到回答“不是”后;人家再问一声:“那是夜明珠吗?”不得不再次回答“是人”后,对方紧接着来了第三问:“那他是谁?”  相似文献   

5.
采访妈妈     
今天,我突发奇想,决定做一个小记者,采访妈妈。首先,我问妈妈:“妈妈,您会跳绳吗?”妈妈信心满怀地说:“当然会。”她的语气很轻松,仿佛跳绳像喝水那么简单。然后,我问:“那您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妈妈一边洗菜一边回答:“以前,我一分钟能跳一百多下。可现在,嘿嘿……”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年纪大了,又有螳发福,恐怕连跳三十下都做不到了。”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91岁的老太太被问,为什么她能那么长寿时,她笑着回答:“我想,上帝在考验我的亲属的耐性。”何时才算老呢?在什么样的年龄,我们会放弃呢?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31)
女儿三岁时,我责备她不该重复别人的谎言,告诫她千万别说谎。她问为什么。我说:“说谎的小孩会变成花,种在花盆里当装饰品。”为了确定她能明白我的苦心,我问:“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她冷静地回答:“知道,这是个谎言。”  相似文献   

8.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双语学习》2010,(4):20-20
课堂上,化学老师正在给大家演示各种酸的性质。“现在我把这枚银币放进这杯酸溶液中。它会溶解吗?”“不会,”一个学生回答。“不会?”老师问。“为什么不会?”“因为要是会溶解的话,您就不会把它扔进去了,”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问你“落子”这个词怎么读? 或许你会摇摇头,不能作出肯定回答。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报导,一名学生几年来4次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但又三次被迫退学,其中原因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今年再次考上大学后,记者采访他:“有没有想过会再次被退学?”他回答:“想过。”记者又问:“如果让你再考一次,你还能考上名牌大学吗?”他回答:“只要我想考,就能考上。”  相似文献   

12.
宁杰 《江西教育》2007,(4):45-45
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我会自豪地回答:“当然是母爱!”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回答:“是母爱!”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崇高的爱是什么?”我仍然回答:“是父母给予我的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大处精明     
蒋平 《老年教育》2006,(9):23-23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医生在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人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4.
金惠红 《上海教育》2006,(5B):54-54
情景再现 上课时,我精心设计的一个情境——喷香水,让大家印象深刻。我问学生,能否闻到香味,学生当然回答“能”。我马上话锋一转,问学生:“假如你失去了嗅觉会怎样?”并要求学生立即用英语回答,目的是操练句型。由于有了情境,学生有了情感,这种交流和互动获得了比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曹矞 《教育文汇》2008,(12):31-31
在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不合群,不太引人注意。有一次语文课,我问他:“什么叫戏剧?什么叫戏剧文学?”对这样一个在书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没想到他这样回答:“我不知道。”“那书上有啊,看看书回答我好吗?”“我找不着。”起初我还以为他上堂课没有专心听,又没有复习造成的,便请其他同学回答,并指出在教科书的哪一页哪一行。心想这样他一定会回答了。于是再请他回答,但他仍脸色冷淡,生硬地回答:“我不晓得!”  相似文献   

16.
磕头虫     
朱可夫 《作文大王》2010,(10):26-27
傍晚,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外婆高喊:“可夫,要不要磕头虫?”我一头雾水,便问妈妈:“磕头虫是什么?”妈妈嘻嘻一笑,说:“磕头虫就是会磕头的虫呗,很好玩的。”我赶紧大声回答:“我要!”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正规和非正规的场合,无论是面对大学的学生,还是新闻记者。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便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我回答:“《分界线》。”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问学生长大后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考大学,极少数会嘻嘻哈哈地答说“活着”。如果再认真问一次:“你长大了做什么?”大部分学生就会显得茫然。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是父亲,孩子问你:“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花为什么没有黑的?”你会怎么回答?如果你是老师,学生问你:“雨滴会从天上落下来,月亮和星星为什么不会落下来?”你又会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20.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老母鸡。”黄鼠狼带着一份礼物,哼着歌去给老母鸡拜年。“丁冬,丁冬丁冬”门铃响了。“谁呀?”老母鸡问。“我呀!”黄鼠狼回答。“你是谁呀?”老母鸡问。黄鼠狼回答:“我是黄鼠狼呀!”老母鸡问:“你来干嘛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