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尊严不是外表的华丽和建筑物的巍峨高大,而是要在教师尊严和学生尊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优质的服务、深远的影响获得社会的认可.为此,现代学校要保持独立自由的传统,坚持教育家办学,树立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学校文化,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这些来赢得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学校普遍成为有尊严、有特色的“新学.V校”。这里说的“有尊严”是指学校摒弃了功利主义色彩,不再上演招生大战,不再出现有失学校尊严的、名目繁多的招揽学生的“优惠条款”;师生有尊严地享受学校生活!“有特色“是指传承学校文化,真正体现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彰显现代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1,(Z1):71
"跟这些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内心特别干净,特别容易满足。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我也不羡慕。""有尊严的教师,才可以教给盲孩子尊严的未来"2001年,37岁的李龙梅踌躇满志地从普通学校调到重庆市盲人学校担任校长。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却  相似文献   

4.
一、一件具有"标本"意义的事:梳理学校教育思想史帕斯卡尔早就说过,人只不过是根苇草,但一旦获得了思想,就会强大起来,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学校其实就是一个人,他的全部尊严、全部力量以及持续成功,也在于思想。学校应该在思想的基石上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肩负教育使命的直接操作者。教育家肖川教授在谈到如何评价一所学校时说:“如果它的教师感到很苦、很累,不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不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内在尊严,即使其他方面都很好,那也不能够算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6.
读茅卫东先生的《重寻教师尊严》,每每废卷无言:17年的教学生涯,河北江南,体制内外,教过的学生,相处过的同事,呆过的若干个学校,他们竟然,都从字缝里,让我看见!  相似文献   

7.
美好学校的建设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再思考,包括从学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主体层面来定义教育。美好学校的建设唤醒了校长优化学校的思想,唤醒了教师投入教育的尊严。它的建设策略包括:"美好愿景"的顶层设计;"美好环境"的优化建设;"美好教师"的塑造方略及"美好学生"的培育行动,是社会转型期学校改革的一种尝试,是对学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更高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梅 《辽宁教育》2008,(7):34-35
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渴望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是要靠创办理想的学校来实现的。我认为,所谓理想的学校,就是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和较高品位的学校。肖川教授说过:“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是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因为它是能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让所有的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  相似文献   

9.
人都是有尊严的,而且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和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中小学校长怎能例外?更何况这些校长居于学校核心领导地位,把自己的尊严看得比教职工更重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问题是:作为一校之长,怎样去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一些校长在师生面前故作姿态,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子,动辄训人,以显示自己的尊严。遇有不听话者,便言“你是校长还是我是校长?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或以处罚相威胁。而对于那些处处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或给予其利益上的照顾或予以其奖励等。一句话,有些校长总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千…  相似文献   

10.
王叶婷 《中学教育》2008,(12):22-25
叶斓教授在《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深刻指出:“教师职业是直面生命和需要生命关怀的职业,只有当教师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自主而又理智、积极向上的人的时候,他才能够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去直面学生,关注和培养学生。”学校的管理必须要“唤起教师内在发展的需簧和教师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教育环境里.北京十五中在致力于“人有尊严的成长”这个根本任务和提升学校品质的现实目标下。建立了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关键要靠教师,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成长的人本思想。关注教师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使教师真切地感到做人的尊严和从教的价值。使学校成为教师愉快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这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个充满理想的、富有特色的、洋溢着人文气息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绿色空间,是一个关注师生和谐发展的民主舞台,是一个关注师生生命质量的精神港湾。学校管理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教师获得发展,超越本我;获得成功,成就自我;获得幸福,享受职业的尊严。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教育》2008,(12):80-80
最体现人的尊严的生活应是个体明智地理解和选择自己所拥有的发展可能性、在改造现实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创造的理想生活,即“可能生活”。当代学校教育改革固然可有不同的切入点和路径,但从其总体来看,当代学校可以实现的一个新的教育功能是:教学生学会创建属于他们的可能生活。为此,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为学生敞现丰富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更需要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为出发点,而施行的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学校教育中实施柔性管理应当努力做到"四化",即组织机构扁平化、理性关系感情化、管理机制民主化、校园氛围学习化.  相似文献   

17.
王营 《宁夏教育》2008,(12):18-18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二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价值。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应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要把教师当作关键的人才资源而非利用的对象。领导与教师不存在经营和被经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缔造尊严     
有一件往事,总在心头挥之不去: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正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校际活动。某班有五名女生被选到校门口札迎嘉宾。时间到了,这五名女生却缺席了这次“荣幸”而又风光的活动。究其原因,竟是当班的一位青年教师严厉而又固执地要求她们把课上完。面对校领导的责问,这位青年教师只是轻轻地、平静地说了一句:“我的导师告诉我,一个教师首先要学会维护课堂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身体有尊严,但教育却忽视了人身体的尊严。教育通过使身体与尊严隔离、让身体疲惫常态化、把身体工具化等方式来侵犯身体的尊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价值观对身体的贬低、学生面临挥之不去的烦恼、学生无法自主决定其命运、教育中具有权力主义的色彩和教育再造了尊严的概念。身体尊严在教育中的实现需要教育满足学生身体的基本需要,倍加呵护学生的身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尊严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是让人不断扬长避短,隐恶扬善,能"审查事理,权衡轻重",让每一个生命活得快乐,活得有价值,它承载者生命的尊严。学校要成为稚嫩生命的乐园,要成为放飞理想,翱翔蓝天的航空母舰。学校教育承担着协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