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戏团之夜》作为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体现了卡特对男权制度下两性关系的反思与重构。男权制的统治权威以及延伸出的文化价值取向,使女性丧失话语权力。因此小说中的女性角色试图通过身体与女性情谊等方式,挣脱男权话语的桎梏,重构女性话语秩序。而为适应全新话语秩序下的主体性,打破男性凝视,飞飞等女性形象通过自我斗争冲破规约,并在宏观上质疑与颠覆男性凝视掌控的文化语境。最后,通过对现有两性婚姻观的反思,卡特提出要通过女性劳动与两性缔结真爱的方式重构和谐的两性关系。卡特对两性关系的重构看似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对于和谐两性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意图 要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必须要让“爱”和“感恩”融入每个学生的血液之中.让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让爱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激荡。让代沟和逆反在爱的碰撞和感恩的和谐中消融;让学生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由衷地去爱家人,爱朋友,爱同学。爱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使学生有一颗善良、博大、宽厚的爱心。因为只有具有无私真爱的人才会散发出永恒持久的魅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基于此,我设计了这个以“爱”和“感恩”为主题的班会。  相似文献   

3.
陈丽金 《文教资料》2010,(18):96-98
去年春季获得强劲收视率的《最后的朋友》,讲述了受伤的五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波折过后获得积极面对生活勇气的故事。究其受欢迎的原因,便是爱,越爱越吸引人,5个年轻男女相互纠缠的爱以及暴力、同性恋等劲爆的话题,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这部不仅仅是夹杂着不寻常爱情的电视剧,更是一门艺术。干净唯美的东京,清新柔和的蓝天白云,5个渴望真爱的年轻人,编剧以东方人独特的艺术敏感和文化眼光塑造着人物,细腻委婉地表达着人物的情感,从一个别样的角度揭示了全人类永恒话题——爱情。  相似文献   

4.
两性和谐是和谐社会中两性关系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共同追求。两性平等关系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面临着具有历史延续性与变异性的障碍:来自女性、男性、社会三种主体思维模式中的桎梏。思索古人之训,建设两性精神文化家园,促进两性关系逾越障碍,进而促成两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爱育爱可谓教育之魂。只有自己心中有真爱,才可能教会孩子真爱。如果自己心中没有真爱,爱的教育便可能变成虚伪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以爱育爱可谓教育之魂。只有自己心中有真爱,才可能教会孩子真爱。如果自己心中没有真爱,爱的教育便可能变成虚伪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林墨 《中学生阅读》2007,(12):53-54
最近,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心理教育学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即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引导孩子好学上进,树立自信心,拥有责任感,让真诚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相似文献   

8.
张连桥 《文教资料》2008,(26):23-24
<虹>就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作品.劳伦斯大胆地讨论有关性和爱的心理问题.作品以家族历史的方式铺开,讲述了布莱文一家三代人的心路历程.作家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三代人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探讨了建立自然和谐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论文试图通过对<虹>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为契合,分析造成男女两性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劳伦斯是如何主张两性关系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9.
电影《欲望都市》中四个女主角,不甚年轻却时髦漂亮。她们收入高,友情深,性话题无忌讳,努力追寻爱但又不迷失在情中。影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勾勒出当代都市职业女性的生活面貌、精神状态和情感生活。片中男女最终都回到了本真,展示出和谐两性关系的回归。现实生活里的男女,既有性别的差异,又有个体的缺陷,却是自然界中互相不可或缺的存在。四个女主角找到了真爱之后又该怎样守护它是影片留待观众去探讨的。《欲望都市》希望传递给我们的是,只有男女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才能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全新突破的一部作品,文中的幽灵叙述者陈璧璧是潜在的主人公。她幼时缺乏母爱的"创伤性经验"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兰那王国之旅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并去了解爱、接受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这是一座深埋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宝藏。班主任应当以身立教,要不吝惜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心中拥有太阳,给人以阳光,掌握爱的艺术,这样才可以浇灌出属于孩子们心间的真爱之花。  相似文献   

12.
正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手段,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建立师生间和谐融洽的情感,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为轻松愉悦。为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手。一、怀揣爱心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朋友,甚至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怀揣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因为有爱,老师的心态才会平和;因为有爱,老师才会宽容孩子;因为有爱,老师才会对孩子有耐心。只有心中有爱,有发自肺腑的真爱,与学生  相似文献   

13.
徐个人主义人生哲学企图通过宽容获得与保持真爱,求得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这是自由主义人生哲学和爱情理想,使文学成为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从中可以看到徐为追求自由与爱及真、善、美的理想而奋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梅艳 《考试周刊》2013,(14):188-188
班主任怎样才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呢?那就是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的"爱"才是"真爱"。班主任只有将自己对学生的"真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学生才可能与之进行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教育才可能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成功之花。  相似文献   

15.
徐讦个人主义人生哲学企图通过宽容获得与保持真爱,求得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这是自由主义人生哲学和爱情理想,使文学成为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从中可以看到徐讦为追求自由与爱及真、善、美的理想而奋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解放被理性压制和放逐的情感是劳伦斯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劳伦斯尝试建构以生命本体为核心的新宗教来唤醒肉体,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开启重生之门。但在其前期作品中,他的新神——“健康的两性关系”一直是以缺席者的身份存在。在接触印第安人宗教特别是阿兹特克宗教后,劳伦斯才找到他的“黑暗之神”,完善对“血肉信仰”的建构,并藉此最终解放情感,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7.
《沉没之鱼》独到而细腻地描写了在美国东方旅行团成员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两性关系,集中表达了主人公陈璧璧以及其他人物内心情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他们身上独特的性心理,表现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从性爱的困惑到性爱的和谐的伦理关系过程。从此我们可以发现,谭恩美的创作理想是要以自己的故事说明,在当代社会中婚姻生活的和谐与完美是至关重要的,和谐的两性关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沉没之鱼》独到而细腻地描写了在美国东方旅行团成员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两性关系,集中表达了主人公陈璧璧以及其他人物内心情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他们身上独特的性心理,表现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从性爱的困惑到性爱的和谐的伦理关系过程。从此我们可以发现,谭恩美的创作理想是要以自己的故事说明,在当代社会中婚姻生活的和谐与完美是至关重要的,和谐的两性关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安吉拉·卡特的小说《马戏团之夜》进行解读,作者发现卡特在小说中探讨了父权制理念对两性关系的影响,分析了文本中的女性对父权制的反抗,并大胆地在小说中提出了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的途径——即男性的重生,与女性产生真挚的异性爱来建构公正、人道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雷雨》极具震撼力是由于其中的爱恨情感体验被渲染到了巅峰,在婚恋家庭、社会阶级、道德伦理、性别欲望、情感理智等层面写出爱恨体验的千诡万谲。有最专制最奇特最真情的爱,也有最残忍最荒唐最虚伪的爱,同时有最不齿最不忍最恐怖的恨。在爱与恨的多维复杂交织中,写出人性深处的爱与不爱、真爱被欺骗、不爱而有性、爱变成了恨之后的:恐怖、假爱的虚伪欺骗逃避责任、真爱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苦痛等诸多爱恨万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