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字在古代以会意的方式凸显其意义。船山"德"之涵义,承接了古代会意字义并实现了价值开新。从天德到人德,船山对"德"之起源作了明确说明。教、习、修是达德的三个基本环节,达德与成德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达德是成德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成德之后的礼乐验德是船山"德"论的一大特色。德乃修身制行之善与表正万物之本,此乃德之价值的两个层面。"德"之终极价值指向和谐,德到优时横天际地、左宜右有。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于个体一贯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回报,就是说,“德”要与“得”相对应。这一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早有论述。就理论依据而言,不仅社会给予的道德权利和个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一致关系是“德”“得”对应的有效论证,而且道德行为的价值性或社会贡献通常是“德”“得”对应的重要理论支持。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式微;建立“德”“得”对应关系是解决危机的一种可行路径。为了保证“德”“得”对应关系的实现.必须营描良好的社会环埔.同时环霉右翱苏柏制寄他拍但暗  相似文献   

3.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4.
德得关系在经历了古代的相通关系的现代的相分关系后,必将走向扬弃意义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未来的最自然的方式便是“德不求得”。因此,德得关系只有在提高社会个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和关键便是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5.
王栋的"修身慎德"哲学美学思想以"格物"说为基础,以"正身"、"反身"为途径,以实现"大"的审美人生境界为目的。"修身慎德"不仅在生死观上体现了对生命的执著,而且在道德观上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体认。王栋的"修身慎德"与乃师王艮"修身立本"主张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修身的目的、境界与途径的理解不同。"修身慎德"主张对我们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修身慎德"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将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大力倡导和深化"立德树人"思想.通过对各高校的调查研究,本文从现阶段各高校在此方面的不足之处着手,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凉山彝族地区"德古"调解的既有传统及优点,凉山州两级法院经过实践探索,建立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即通过将"德古"聘为特邀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德古"调解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好地优化法院民事调解工作。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通过对"德古"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对"德古"调解案件的指导、以国家法为指导的同时结合合理的彝族习惯法等,来进一步完善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名师者,久负盛名之师也。然何以谓之"名"也?一曰立德,二曰修身,三曰治学。一、先谈立德举三例以佐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此其一也;"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唐《孔颖达疏》)此其二也;"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此其三也。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周代先民伦理生活艺术而真实的记录,蕴涵了时人对"德"观念较为原始的思考。从后妃之德、君臣之德、夫妇之德、兄弟之德等方面探讨《诗经》"德"观念之具体体现;并讨论《诗经》"德"观念的表现方式,即比兴手法和文学意象;通过"德"观念的把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德说诗,如"诚"德,"反己"之德,"孝"德,"中庸"之德,"专一"之德等。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道德、仁义的立场和观点,显示了儒家"德治诗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都是从人体生命与心灵的独特修习实践作为最根本的起点的,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的"德"正是对这种修习实践方式的独特的概括和表达。"德"不仅仅是一种高远的思想,它同时更是一种踏实的实践功夫,是人的生命和心灵联系于宇宙自然、联系于社会、人伦的独特实践。有了这种独特修习方式入手的实践,才有可能洞达宇宙、自然、人生的本真之理,才有可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德"这个带根本性的哲学范畴所涵盖的思想精髓,由此才能进一步理解"道"和"德"的关系以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得"伦理倚联思想是社会伦理价值精神合理性的生态整合点和互动点。高校毕业生须依托主体在知、情、意统一基础上内化外在的社会倡导性道德规范以成就和完善自我人格,形成高尚德性。学校建立毕业生求职诚信档案并将其纳入学校的网络化管理机制中,追踪毕业生的诚信就业状况,统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形成毕业生就业监督机制。"德""得"相通呈现良性和谐的互动状态,既是一种伦理道德信念,也是一种让无德之人终将不得的世俗性践履。注重利益意识在主体的就业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功能和导向作用。整合作为他律机制的社会舆论和各方力量,加强作为自律机制的学生主体自身道德品质系统的建构,实现学生主体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和内化,并上升为其自身的善良意志,进而对就业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进行把握和掌控,并在两个机制良性互动过程中促进公正、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的最终生成。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校”是“以德治国”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师专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从道德生成的规律出发,结合师专的实际,“以德治校”必须建构教育、组织领导、活动与督察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莹莹 《文教资料》2011,(2):99-101
伯利克里是雅典著名的政治领袖,他通过对城邦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成为推动城邦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力军。本文主要针对修昔底德对伯利克里的评价展开分析,揭示伯利克里何以是"好的政治领袖"和"具有演说天才的演说家"。  相似文献   

16.
韩非的德法观是建立在"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之上的,他对儒家的道德仁义和"德治"思想的批判、对道德概念的法家式改造,并不是为了否定道德自身,而是希望通过法治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韩非德法观发展的结果是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理念的提出,其"德""法"观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并对当代中国治国方略的抉择多有鉴借。  相似文献   

17.
沙峰  吴萍 《教师》2011,(17):5-6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形式多样性、内容知识性、主题广泛性、参与自由性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以德为先,以学为上"教育理念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新的导向,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思潮,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积极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引导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又掌握扎实知识技能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明理与践行     
徐卫红 《中国德育》2007,2(3):45-45
在中国古人看来,讲道德是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在汉以前,道和德是分开来讲的。道的本义为路,人行之路为道。后引申为人和物所必须遵循的轨道,通称为道。宇宙万物所共同遵循的轨道称为天道,人类生活所遵循的轨道称为人道。德,就是得。得什么呢?得“道”,在自身的生命中体现和弘扬天道与人道。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  相似文献   

19.
艾宏伟 《文教资料》2011,(12):195-196
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策略,给学生传道,教学生做人,即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知识的方法和本领,而且要立德立志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的确立和实践是"明明德"的过程。校训的功能就是"明明德",是"新民"。"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校训的核心价值。师院校训的内涵体现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校训实践要解决理解、省思、认同和常规化、制度化的问题,要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课程是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