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是文献学和中国文献学的最早提出者,并对文献学的内涵、范畴以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了较为丰富的阐释;他提出了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并确立了文献学研究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2.
大文献学散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文献学"概念的提出,旨在兼容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并拓展文献学的学术空间.本文论证了构建大文献学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文献学与编辑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文献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提出了"大文献学"概念,其含义有二一是区别于传统的"文献学"概念;二是试图寻求一个适合于图书馆学、文献信息、"信息管理"、书刊出版发行等学科的上位概念,并给出该学科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文献学正呈现出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和各种专科文献学多途发展的态势.有些学者鉴于这些学科彼此分隔,互不统属,提出了"大文献学"或"文献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意在对文献学诸学科加以整合,并为之寻找共同的上位学科.  相似文献   

6.
"正式行文"这一概念自从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中第一次出现之后,未见有任何法规性文件或补充意见等对之作出解释.<兰台世界>2009年7月上半月发表的何世龙<何谓"正式行文">一文(以下简称何文),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式行文"作了阐释,对于"正式行文"这一概念的认识起到提醒作用,同时也呈现出它的学术价值.但何文存有某些未尽之意,亦似有某些疏漏或误解,在此一并提出以作补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概括为古典文献学、分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和综合文献学四个部分,选取各派代表性的学者的主要著作和观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献学教育的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提出应该整合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设置统一的“中国古代文献学”专业,并对古代文献学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位置和该知识如何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代人物和作品的评述来研究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把中国文献学分为传统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作者展望中国文献学的发展趋势,即文献学在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交融的过程中,体系不断壮大.同时对文献学发展中的若干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发掘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原创性与民族特色,疏通中国古代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的因承关系,本文从文献学路径出发,论证了文献学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同一性,并运用文献举证与"知识考古"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取向.由此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图书馆学的发生路径是多元的,以西方图书馆学产生之初的特征来评判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错位.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虽未能在文献公共利用方面建立相应的学说和制度,但以其文献学特质,在阐释文献涵义、文献价值及具体的文献组织与整理活动中呈现出一定的知识论取向,与现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多有契合.这为实现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