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在过去的2008年,文献学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二辑的出版 [1].本辑收集了图书馆学领域内,从事文献目录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的部分成果;二是<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 [2]一书的出版.这部发展报告由教育部主持编撰,"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为其中的一卷,文献学部分反映了近30年来,我国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形成了官府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书院图书馆与寺观图书馆等四大类型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曾经一度达到了同期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实践中,诞生了基于"图书整理"与"图书管理"的古代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也形成了以"校雠学说"为核心的文献学学科群的发展趋向。充分挖掘与全面继承古代优良的图书馆学学术思想,既是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世界图书馆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知识论对于构建图书馆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知识论由于个体主义取向的局限性而难以包容图书馆的社会属性,因此有必要在知识论中融合社会维度,由此构成J.H.谢拉提出的"社会知识论"。社会知识论在自身的理论张力中趋向于社会学在经验层面的实证研究而偏离内在固有的知识论目标,因此应当在知识论视野中突出社会交流作为知识的构成要素所应有的本源意义,从而使社会知识论具备足够的哲学深度,以成为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献学教育的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提出应该整合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设置统一的“中国古代文献学”专业,并对古代文献学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位置和该知识如何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文骏教授文献交流学说的理论建树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文骏教授的《文献交流引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图书情报学界引领潮流的代表作,是对文献交流学说作了科学阐释的开创性论著,在现代图书馆学、文献学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文献交流学说的理论建树在于:提出了交流是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共同的理论基础;确立了文献交流学的研究对象;揭示了文献的本质。这就为研究文献学理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促进了该学科体系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明杰  周亚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0):122-126
从知识组织的视角,对基于文献编纂的中国古代知识组织结构进行考察。将之比照于基于"编述"和"抄纂"的古代文献组织结构,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的对应性。把中国古代知识组织结构划分为基于自然及社会名物、基于文献单元、基于知识单元三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知识组织方法、知识组织成果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对于揭示古代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的因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文骏教授的《文献交流引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要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周文骏先生吸收了国外"交流说"的合理内核,立足中国现实,把交流思想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拓展到目录学、档案学、文献学等学科;并且在交融升华中创建了一门更上位、更综合的新学科——文献交流学。这是中国图书馆学家对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做出的一大贡献。表2。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图书馆学特别是我国文献学的发展历程,认为应重新认识和振兴我国以文献学研究为基础的图书馆学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图书馆学应与管理学为基础的图书馆学并驾齐驱,两个学派的研究应该相辅相成,共同成为图书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界定“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等概念,在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比较中阐述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在学术立场、目标定位和致思取向诸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之“史”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校雠学,其实质就是以治书治学为学术核心、以释道明道为价值取向、以教化育人为社会功用的古代图书馆学.学术传承与西学东渐的综合作用震荡着校雠学的学科根基,开启了中西兼收、稽古振今的近代图书馆学发展路向,最终确定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全新范式,即以"求知"为根本的学科遵循,以"机构"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以"致用"为旨归的价值取向,以"育人"为目标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发展史。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记录有极其丰富的图书馆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分析和归纳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 利用价值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的构成。[结果/结论] 归纳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的五个方面的构成,分别是:文以载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献价值观;藏书以传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价值观;治书以供治学,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功用观;爱书须传布,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藏书流通观;馆职为美职,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古代中国是一个图书馆实践与理论早熟的国度。古代中国人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实践方法和理论认识,就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本文正是为了归纳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而作。[研究设计/方法]古代中国人完全自主地提出诸多图书馆学思想范畴,本文选取其中的五个范畴加以阐释,分别是:"书即道,道即书";"藏秘书,处贤才";"部次流别,申明大道";"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爱书须传布"。[结论/发现]发现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极富专业性和哲理性,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创新/价值]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六十年是曲折前行的,这一过程充满着滑稽、屈辱、奋进与迷茫。学术主体的独立、自由意识至今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内容与成果的官学色彩越来越浓,研究方法上不善于进行多方法的融合、交叉,学科自身的反省与批判能力、学科构建与学术协商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学术建制有专业知识浅薄化、激励制度行政化的倾向,学术前贤的优秀品质在代际传承中没有很好地继承等,这些都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中国的图书馆学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在西方图书馆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 ,在最早创建近代图书馆 ,最早开设图书馆学课程 ,最早开办图书馆学讲习科 ,最早创办图书馆学系 ,最早创办图书馆学学术期刊 ,筹建中华图书馆协会 ,培养图书馆学杰出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是中国图书馆学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镇之一。参考文献 13。  相似文献   

15.
抽象图书馆学的分析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将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统一于一个分析理论中 ,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型来描述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从对抽象图书馆学的分析考察中可以发现 ,只要对抽象图书馆学进行分析精化和扩充拓展 ,就能衍生出分析图书馆学。图 1。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6.
传统图书馆学的当代转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鹰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2):19-20,49
指出传统图书馆的特征是面向过程、面向实体和定性导向 ,提出传统图书馆学当代转换的核心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 ,并对当代图书馆学的建构方向和建构道路等作了探讨。参考文献 1 6。公式 6。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概念、原因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化和全球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理结构上论证中国化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的重点应放在努力发现中国当今特定时空下、特定图书馆实践的新问题,去证伪那些一度作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心的西方通则。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10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光荣与梦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世纪1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完成了一次重要的重建,主要成果包括公共图书馆理论研究、图书馆制度研究、图书馆权利研究、图书馆延伸服务问题研究。这些研究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图书馆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9.
下述三大学术旨趣,导致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迄今没有被建构为一门成熟的现代学科。第一,将理论论域局限于分类编目的技术层面,使得除此之外的其他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智慧逸出了人们的学术视野。第二,庸俗地看待历史时间的演进,认为“古代”藏书楼不能等同于“现代”图书馆,从而在研究主体上缺失正确的指谓。第三,满足于知性研究,从而对古代图书馆学的学科精神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反思前贤时所走的弯路与不足,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在建构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学术征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57年2月27日在北京图书馆训练班上的演讲。在演讲中,指出图书馆学研 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阐述图书馆的意义、作用和工作内容,探讨图书馆学的研究领 域及内容体系、图书馆学分支发展的不平衡性、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的关系,辨析图书馆 学与图书馆实践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