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知识与英语的习得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者不断增加,通过对母语正迁移的研究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减少负迁移作用,促进学习者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汉语负迁移对于英语写作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的现象,迁移一般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的套用母语规则,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迁移.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此对写作教学有所提示.  相似文献   

4.
曲艺  李淑华 《科教文汇》2012,(4):129-130
本文运用语言迁移理论、语言输入、输出理论等,对中式英语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作了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式英语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不了解或者不能够正确运用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所造成的.最后对减少母语负迁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欧阳升  俞红 《内江科技》2012,(8):75+161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或外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探讨应对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语言学当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第二语言即是英语,母语为汉语。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本文通过分析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影响,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宋艳  惠兆阳 《科教文汇》2013,(13):114-1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汤静 《科教文汇》2009,(14):160-160
迁移是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也正是由于迁移的作用,所有的习得经验几乎都是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在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对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学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母语在德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首先引入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提出母语对德语学习负迁移的概念,然后简单分析德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异,继而从汉语和德语语音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母语在德语语音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减弱负迁移作用,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母语负迁移很大程度上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他们在掌握了一定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学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大部分学生仅处于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英语学习缺乏有利环境,语言运用能力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写作上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语言迁移中的语法与习惯表达的负迁移角度来分析学生写作中的错误,从而探索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左彦龙 《科教文汇》2013,(11):61-62
在中国,英语是大多数人选择学习的第二语言,而普遍情况下中国学生都是在掌握了母语双语)的基础上才开始英语学习的。因此,掌握的新语言系统必然会受原有汉语知识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存在着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母语对英语教学有干扰的一面,但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本文通过分析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寻找更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淑元 《科教文汇》2013,(26):98-99
母语的干扰是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旨在为英语作文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岳庭 《科教文汇》2012,(32):155-157
学习外语语音困难大,学习者却草草应付,这其实是他们对困难采取了躲避的态度,当然也有因成年人听觉、发音器官退化而无处着力的原因,除了这些一般的原因外,二外法语语音学习中还存在英语语音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帮助法语学习,以及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学习产生负迁移等问题.为了学好语音,我们应采取如下一些学习策略:要认清法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防止负迁移;对发音规则要通过练习来掌握;学习发音方法的同时要与模仿相结合;学语音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  相似文献   

15.
卢曼丽 《科教文汇》2013,(26):72-72,75
通过对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在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诊断学生的发音问题及成因。通过语料比较,分析得出实验参与者英语发音的整体习得情况,通过其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来解释学生元音音段习得的问题。并把语音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邹慧 《科教文汇》2011,(2):132-132,138
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论述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科技英语的特点,结合国内一般科技工作者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英汉文化特点、词汇构造、文字简化、语法变化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想象,促使快速、高效地记忆科技英语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保宪 《科教文汇》2012,(20):134-136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以应试作为教学目的、脱离语境教授外语、使用不真实的语言材料、过多而且单一地依赖词典、缺乏对语用能力的培养等。本文就语用学和词汇语用学,母语为中文者的我国英语教育的缺失,以及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中的语用学问题,做一简要探讨。以求改进目前我们的外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