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兴国之本。赵紫阳同志曾指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是资源,不是资金,也不是体制。……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的经济能否起飞,有没有后劲,就要看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能否大大发展,人才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2.
说出题目上那句话的是甘肃省一家企业负责人。耐人寻味。几年来,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界喊得最响的问题是人才,感到压力最大的问题也是人才,有人概括指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的确,人才的重要和急需是现实存在也是迫在眉睫的。如果我们把人才放在市场竞争这个断面关系中来考察,说人才重要,那无疑是真知灼见。 但是,如果我们用系统观点来看问题,那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人才并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你让他怎样发挥作用他就怎样发挥作用,让他发挥到什么程度他就发挥到什么程度;也并不是有了人…  相似文献   

3.
如今,企业最稀缺的既不是顾客、技术,也不是资本,而是人才.特别是目前IT业迅速发展,企业间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短缺是企业成长的最大障碍,解决人才短缺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说到就业,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很多大学毕业生搭不上就业车,找不到工作,往往不是专业的问题,而且专业冷热也不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最大障碍。但是企业也有苦衷,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显示:2003年的最佳雇主中,70%的最佳雇主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出现类似问题;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5.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多次论述当今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如果说有障碍的话,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问题,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的素质问题……资金可以自己积累,还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发明创造,也可以引进。但13亿人口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假若没有人才作后盾,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中国13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只有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建设人才。而当今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6.
飞虹 《职业技术》2006,(17):50-50
1、做小生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大生意,解决社会中遇到的问题。2、生活中处处充满商机,若没有发现,是因为你缺少一双发现商机的[睛。3、创业,最需要的不是资金,也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好的思路;没有资金,可以筹集;没有人才,可以召集;而没有一个好的思路,就很难找来资金和人才,创  相似文献   

7.
宋宝瑜 《成人教育》2005,(11):18-19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探析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既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道德问题。一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即使受过高等教育,成为高科技人才,也不可能对国家有多大贡献,甚至可能产生危害。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因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 一位外国教授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中国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发问,这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变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学生的确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记下老师讲的一个个过去的结论。似乎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似乎学生记下了结论,也就得到了知识上的满足。重“结论”、轻“过程”造成灌输式的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中随处可见。这种教育也可以出人才,但效率太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现原创性人才。因为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置问题是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极为现实的问题。如所周知,课程设置的实质是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那么,人才的知识结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必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不是由人们主观想象拟定的,也不是简单比较不同单位同类人才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是资源,不是资金,也不是体制,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高等学校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它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个任务靠什么?就是要靠大批业务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靠一大批既能胜任教学、又能从事科研工作的各种学科带头人即教授、副教授及相当教授、副教授一级高级职称的各类专门人才。然而,我省全日制高校(包括省属和部属)高级职称专门人才的现状如何呢? 1.高级职称专门人才概况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面对激烈的竞争 ,我们国家要实现现代化 ,最大的障碍 ,不是资金问题 ,也不是资源问题 ,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 ,而是十几亿人的素质问题。而民族素质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基础教育的质量 ,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是国家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提高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这是教育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训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各级运动队输送人才的必经之途。目前国际国内射击运动发展很快,人才技术的高、精、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本技术的扎实与否。基础训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个认识问题。基层的业余训练,不仅要为本省市担任一级的比赛任务,同时还直接为国家及省队输送、培养合格的人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高、槽、尖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成功的。每发现一个好苗子,不是着重抓好基础训练,而是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急于出成绩,迫使一些好苗子由于技术基础不牢,在难以承受大比赛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2,(1):45
创新不足源于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最大的阻力来自外部,外部阻力是什么?就是人才评价选拔机制,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是把创新的人才选拔上来,还是把保守的人才选拔上来,这是一个风.向  相似文献   

15.
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及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认为:“在一个企业,不是高学历高学位人才比重越大越好,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人才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系列和层次,各个类型或系列的人才在经济建设中都起着各自的作用,有着各自的功能,只有按一定的比例、一定的人才结构组合成一个合理的人才群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高级工和技师的比例占从业人员的35%,而我国的高级工和技师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却只有5%,北京地区也只有10%,这种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在…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的“主角“与“配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教育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其中,素质教育就是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一次革命.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一个具有自主能力、创业精神和持久学习能力的现代人,而不是一个具有一大部分考分记录,一毕业就同大赦一般的成品化学生.它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奴隶,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不是培养因循守旧的书呆子.……  相似文献   

17.
人才论     
中国有句一度很流行的话语,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说的是人,而不是人才。唐骏也有句名言,叫做我要找的是人,而不是人才,然后将合适的人培养成人才是我要做的事情。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做事首先应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成才研究是人才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但它远不是人才学研究的全部,也不是大部,而只是其中一个很有限的区间:常人——人才。什么是常人?常人即大脑健全的一般人。什么是人才呢?过去对此曾一度争论不休,综合起来看有两大观点,一主“成名”说;一执“贡献即成才”论,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这个问题基本上有了定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这对我们研究成才这个专题,无疑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标准,以此来考察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后的最大难题,不是农业问题,也不是汽车工业问题,更不是电信问题,而是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素质太低,是我国入世后其他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20.
建议还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找个能最大发挥优势的地方,刚开始工作的成功给自己的喜悦感是巨大的激励。骑驴找马也不是坏事,人才也是要流动的,但是不要盲目流动,那样只是浪费青春大好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