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开了 成都龙泉驿,向以桃花闻名,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数以万计的成都人就会到此踏春赏花,当地媒体也常常热情报道游人赏花盛况和趣闻。与往年不同,成都一些媒体今年的“桃花”报道有点儿早。 1月17日,《商务早报》在报眼刊发署名薛梅拍摄的新闻照片《昨日龙泉长松寺一片桃花“偷”春来:桃花开了》;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主流媒体“非典”报道的检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不仅考验着民众的心理素质,显现着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亦警醒着媒体。本文以北京、广东两地部分主流媒体为对象,检索这些媒体自2月10日至4月30日对“非典”事件的报道,希望能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8日,一架载有239人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这一消息随后占据了各国媒体的头条要闻。在接下来17天里,这一消息持续性地引发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直到3月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宣布失联客机终结,媒体的报道焦点才慢慢转移。然而,相对于国外媒体“倒逼反证”的表现,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中的“集体失语”现象让国内网民们大加鞭挞。部分国外媒体挖掘出不少此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而国内媒体则相对表现欠佳,国内民众真正要了解事件进展,多数时候只能“据外媒报道”。  相似文献   

4.
2000年欧锦赛进行期间,各媒体争相报道,电视里有专题报道、现场直播,报纸上有特刊、专版,内容全面、报道主体化、包装精致,使受众大饱眼福。 但也有煞风景的,在报道赛事的同时,一些媒体把注意力投向了赛场之外的“垃圾”。某报一天的大标题报道是《比利时妓女讨厌德国人》,另一天是《成都:“陪看女”发了》,再一天是《与欧洲杯抢容 港妓女大举出动》。再看电视,除了报道赛事,足球流氓闹事也成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球迷还没打起  相似文献   

5.
“谁刺杀了肯尼迪?”美国民众一直不肯搁置这一历史疑案。“谣言起于记者”。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充当了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6.
高照 《新闻前哨》2012,(10):94-94
一、民生新闻提升的背景民生新闻出现之后大放异彩,各大电视媒体竞相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仅江苏卫视就先后开设了《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民生节目。此外,热播的还有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广西卫视的《新闻在线》等。这些民生新闻频道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收视需求,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好评。然而,在热播背后民生新闻的“媚俗化、低品位、琐碎化”也开始被人诟病。普通民众对民生新闻过分报道一些“芝麻小事”,过度批评一些负面事件开始不满,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也不似刚开播时热情。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开始寻求更适合的发展道路,把报道视野放大放远,注重报道题材的多样化、报道内容的深刻化以及报道手法的多样化,同时关注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力争为社会民众构建一个公开化的平台,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李燕飞 《新闻窗》2012,(4):50-50
一、媒体工作者对食品安全报道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立顿”茶叶事件、螺旋藻铅超标事件、“皮鞋酸奶果冻”事件等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民众更是“谈食色变”。  相似文献   

8.
“舆情反转”现象在媒体的报道上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的出现使得民众感叹面对新闻时无所适从.从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即使当初言之凿凿的报道,也存在以后被颠覆的可能.本文以四川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为例,分析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以及特征,探索舆论审视下的反转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9,(5):7-7
据华西都市报:日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第16家媒体——成都报道社正式挂牌。成都报道社整合了目前颇受读者欢迎的《成都房产报道》与《淘周刊》,主刊《成都报道》将在之后与读者见面。成都报道社的挂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针对当前媒体市场新形势又迈出的创新一步,此举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媒体的整体优势,增强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说长道短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0周年,各地举办了各种活动隆重纪念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媒体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但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将“九一八”误作“九·一八”,这一现象应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 根据我国《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作为担负着深入宣传、阐释二十大报告任务的主流媒体,推出了系列融媒体作品并在人民网设立“党的二十大报道专区”和“大型融媒体报道专题”。从内容生产和知觉传播两个方面来看,《人民日报》的融媒体创新实践呈多模态报道模式。以《人民日报》对党的二十大报道为例,针对出现于文本和传播事件之中的现象,通过研究多种符号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新闻作品,考察多模态融媒体新闻的模式属性及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10日,《成都晚报》以罕见的5个版面的强大阵容,连续推出了《美丽谎言》新闻报道,立即在新闻界引起了反响。各大网站、报纸媒体争相转载,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电视媒体也纷纷派出精良队伍,前往成都采访报道。可以说“美丽谎言”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新闻的原始报料仅仅是个简单的车祸求助。联手编织“美丽谎言”去年的5月27日中午,我们得到了一条被同行弃之不要的新闻线索:一名男子在清晨上班途中因车祸意外死亡,肇事者逃逸,家属希望寻求媒体帮助。咋一听,这不过是件极其普通的车祸逃逸事件,成都每天都会上演数起,…  相似文献   

13.
马笑清 《传媒》2016,(17):61-63
2015年9月3日,备受关注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以下简称中国阅兵)在北京举行。新闻媒体在媒介事件面前往往都凸显出其职业性的敏锐感,国际主流媒体对此次阅兵争相报道。BBC、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日本时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时代周刊》等媒体对阅兵传达的自信和平信号予以积极评价。而《华盛顿邮报》和《印度时报》等媒体坚持在意识形态框架内报道,“舆论一律”的专注于阅兵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笔者将《华盛顿邮报》对中国“9·3”阅兵和法国“7·14”阅兵(以下简称法国阅兵)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应对西方媒体“话语霸权”,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晚22时10分,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仅仅20分钟后,《成都商报》便将题为“北京申奥成功啦”的北京申奥成功纪实珍版送到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免费赠送的30万份特刊被一抢而空。不仅将同城的竞争媒体甩在了身后,而且在全国范围也是少数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的报纸之一,新华社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可以说这是  相似文献   

15.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大量关注之后,最终还是以“补偿拆迁”的方式顺利解决了√在整个事件中,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最先网络上民众议论纷纷,到传统媒体跟进事件报道进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尽其能,促进了事件的圆满解决。而从媒体对“钉子户”事件的关注到整个事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愉 《声屏世界》2006,(3):19-20
被称为北京2008奥运会预演的第10届全运会闭幕后,在品味体育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能感受到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几乎从全运会开幕前一直贯穿到结束:“误判”、“假摔”、“让牌”……媒体在这场黑幕揭露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从新浪网的“钟玲事件”到《体坛周报》的《孙福明究竟输给了谁?》,中国的媒体掀起了一场关于“体育精神”的大讨论,新京报刊登了名为《除了运动员谁还需重塑体育精神》的评论文章。正如评论的题目所示,到底除了运动员,谁还需要重塑体育精神?大众传媒责无旁贷。大众传媒重塑体育精神要明确体育报道所要展示的体育精…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中国传媒面对社会转型和新媒体时代媒体自身的转型,尽心竭力求得某些方面的突破.本文对如事事件进行了回放与点评:人民网官方微博火爆,为传统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起到了示范作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公布,艰难推进中仍须完善配套措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寻母启事”,在贴近民生中体现新闻报道原则的回归;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各类媒体合力报道彰显社会责任;中国媒体“奥运”报道不缺位,报道呈现三大显著特点;官媒网站上市热潮开启,媒体资本运营进一步放开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也是中国媒体的一场盛会。奥运期间各家媒体,事无巨细地报道着奥运期间的各个方面。本文集中从“人文关怀”的特色着手,追踪研究了《人民日报》在奥运报道方面的“闪亮”之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此次奥运期间不失大报之大气,给中国媒体树立了一个新时代媒体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徐武事件”,6月10日有了结果,徐武终于得以出院,让牵挂徐武命运的网民松了一口气。这一事件中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 《人民日报》成为众媒体跟进的一面旗帜。在事件升级、网友热议的当口,5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精神病收治”不得偏离法治轨道》,立场鲜明地对“徐武事件”中有关部门的处理不当提出批评,引起网民极大关注,受到网友盛赞。中央电视台也在《东方时空》、《新闻1+1》等多个栏目对此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20.
赵庆 《新闻记者》2004,(3):34-35
新年伊始,《足球》报因刊发《“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一文,被中国足协严厉斥责为“假新闻”,从而剥夺了该报采访足协组织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报道权。这一事件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媒体非常关注这一事件,网上讨论更是热闹非凡。新闻界、法律界多数人士对《足球》报持同情的立场,不少媒体甚至指责足协的“封杀令”是违宪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