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恋 《视听纵横》2002,(5):111-111
主持人是公众人物,说出的话受众愿意不愿意听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说“每天看着20多岁的俊男靓女在屏幕上预测经济前景,纵论国家大事,我就体会到在大街上碰到卖假药的心情”。因此,根据栏目的特点选择主持人至关重要,而主持人更应对自己有一个合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栏目。湖南卫视原来一档重要栏目《潇湘晨光》在播出之初有一个版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是一种“角色”,人们对不同栏目的主持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角色期待”.主持人应遵循这一规律.从第一次为受众服务时就要以鲜明的格调和造型给受众亲切的认同感,而充满亲情温馨气息的“现代主妇型”在“为您服务”这个特定的主持人节目中是很美的,那不是明艳之美、华丽之美,而是一种气质美、人情美、充实之美.  相似文献   

3.
办好少儿期刊“互动”栏目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儿期刊业在全面推向市场之际面对多种媒体的竞争,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策划意识,加强“互动”栏目,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那么,作为《少年月刊》“星星姐姐信箱”栏目主持人,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栏目策划中增强“读者”与“编辑”的互动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曹华强 《青年记者》2007,(14):133-133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新闻采、编、播的能力,更应成为一个栏目的主编人、主笔人、主播人,要通过对自己形象和栏目形象的准确把握,成为整个栏目的出镜代表,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将集体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将集体的成果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完善和谐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这样的“全能型”新闻节目主持人才称得上合格的主持人。那么,我们将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水准、这种目标呢?  相似文献   

5.
曹华强 《青年记者》2007,(14):133-133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新闻采、编、播的能力,更应成为一个栏目的主编人、主笔人、主播人,要通过对自己形象和栏目形象的准确把握,成为整个栏目的出镜代表,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将集体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将集体的成果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完善和谐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这样的“全能型”新闻节目主持人才称得上合格的主持人。那么,我们将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水准、这种目标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节目栏目化,主持人节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走上了主持人这个神圣、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不管是播音员,还是编辑、记者都坐在话筒前或手持话筒主持各类节目。那么,编辑、记者如何当好电视节目主持人呢? 一、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角色转换电视新闻主持人应具有“记者的眼光”、“编辑的智慧”和“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7.
节目主持人的人文视角与"说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到电视法制栏目及其主持人,人们通常的联想是追捕罪犯的纪实报道;原告被告的激烈对辩;义正词严的现场解说以及正襟危坐,大义凛然的节目主持人。事实上.在我国现有的法制栏目中.有相当数量的节目是以谈话类或对话类节目形态立足于屏幕的。因此,节目主持人如何“说法”.有时会成为一期节目或某个栏目质量优劣.收视率高低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丁龙江 《视听界》2005,(4):i009-i009
新闻评论栏目兴起之时,正是业内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人素养及知识储备表现出强烈不满的日子。因而各地大多从记中物色人选或直接让记在自己的节目中“登台亮相”,这就有了在新闻评论型栏目中常说的“记型主持人”这一称呼。但这种称呼明显混淆了“记出身”的主持人与“记身份”的主持人之间的差别,强化了“记”这一概念而淡化了“主持人”这一中心词,  相似文献   

9.
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亲切地将观众称为“朋友”。然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电视“主持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主持人似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当作观众的朋友。主持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独特的风格、真实的情感真正与观众相知、相交,使观众真正想看、爱看你所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蔡辉 《声屏世界》2009,(2):42-42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现在,中国的主持人经历了一个从“主持职业”到“主持明星”的过程。简言之,“主持职业”就是以栏目为中心,时刻体现纯粹的栏目性质及内容,栏目在前主持人在后——以栏目推栏目;而“主持明星”则更多的是以主持人为中心,在栏目中体现主持人的独特魅力,逐步建立起一种“明星”效应,  相似文献   

11.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2.
何超 《声屏世界》2005,(7):32-33
“主持人是个人魅力与精神完善的人”,要真正在众多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那么什么是主持人的个性,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如何来塑造自己的个性风格呢?笔者想就这一话题谈谈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13.
有回看电视,在一个教观众做点心的栏目中,主持人一上台便大声朗诵“红豆生南国”的诗句,然后说“今天教大家做‘红豆汤团’”,我正惊诧主持人是如何用“南国红豆”  相似文献   

14.
2010年2月12日晚,大年二十九,CCTV-2黄金栏目《快乐主妇——超市大赢家》春节特别节目全家总动员在主持人方琼、朱轶一如既往的亲切、幽默风格中闪亮登场。从全国几千个家庭中选出的25个  相似文献   

15.
李亚林 《新闻前哨》2014,(12):31-33
如何让名人效应在节目的发展中,在频道品牌的拓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湖北经视将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和名主持人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三名工程”拓展了经视频道的品牌效应。我们具有打造“三名”队伍的品牌基础和栏目阵地,拥有一批受到本土观众欢迎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经视直播在全国媒体中首倡“大民生”定位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开播至今,特别受到知识群体的喜欢。近日我采访了主持人马东。见到他的时候一点也没感到意外,他跟电视里一模一样,不算高大,不算英俊,但眼睛里透着睿智。我和他开玩笑:“如果春节晚会让你主持怎么样?”他说:“那怎么可能,大过节的谁愿意见我这模样的人啊?”似乎优秀的主持人都有一招幽默的好本事,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曾经说过,看马东主持节目挺过瘾的。 主持人就像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片头里,有一连串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要求:知识力、感受力、应变力、表现力……这些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为《梨园春》节目的主持人,我们代表着栏目的形象,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今随着栏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观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主持人,站在栏目和观众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观众的鼓励、支持和掌声,也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人们常说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脸面”,就主持人形象的定位,我们也走了一条“返朴归真”的道路。考虑到梨园春是戏曲栏目,而戏曲又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于是,我们的形象定位汇成了“东方长者”和“东方娃娃”,无论发型还是服装都极具民族特色。一年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可是我…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播音员被称为主持人,而有些主持人也被称作播音员或是主播。那么如何界定呢?弄清这一点,对于主持人和播音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1.说话的角色——主持人:“我”;播音员:“我们”。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以“我”的口吻,与广大电视观众包括现场的嘉宾说话、交流的,观众看到的主持人的提问,听到的主持人的观点,都被毫无疑义的认为是主持人自己的设问和主持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应天常 《声屏世界》2005,(11):34-35
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评选中,评委们对农民节目及其主持人投入了较多的关注。比如被乡亲们昵称“兵哥”的湖南卫视《乡村发现》节目主持人李兵,被乡亲们称作“村长”的吉林卫视《农村俱乐部》主持人尹兴军,还有山东电视台名牌栏目《乡村季风》主持人肖东坡,他们都以优质的节目表现高票当选.获得四、五、六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