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聚焦于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在创业激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模型,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与创业激情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以福州大学本科生为研究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环境、高校创业教育、家庭背景、个人特征这四个方面均与创业激情呈显著正相关.然而,在这四个方面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对创业激情的影响不太显著.最终,通过研究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大学生创业激情的提升策略,以期填补国内大学生创业激情研究的空白,揭示创业激情生成机制的"黑箱".  相似文献   

2.
创业倾向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创业行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创业倾向受个人特质、知识技能、创业环境、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探讨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因素,识别显著性影响因素并加以有效利用,这对于考量高校创业教育成效、调整创业教育目标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得出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显著性因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水平,激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创业意向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指标,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对促进女大学生实施创业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自身、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创业教育四个层面对在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增强女大学生创业意向、促进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创业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探讨积极创业情绪对创业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创业动机在二者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积极创业情绪正向预测创业行为倾向,创业动机在积极创业情绪与创业行为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动机的中介效应受社会支持的调节。根据研究结果,可采取激发心理资本潜能、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发挥创业动机纽带效应、提升创业专业水平,提供多层次社会支持、增加社会资本供给等措施,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5.
创业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个体的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而且大学生具备创业潜力,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向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大学生社会网络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创业教育调节社会网络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社会势不可挡的趋势.但社会环境、高校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因此,要充分地借助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条件,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活动中,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文章主要从大学生创业行为、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期望理论是西方经典的激励理论之一,以该理论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激励因素,有助于理解大学生创业的深层次动因。按照期望理论的循环模式,大学生应该合理设置创业目标、清晰认知创业者角色、及时获得创业反馈信患,政府也要积极营造健康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精神包含内隐性和外显性双重因素。外显性因素是指直接影响大学生产生创业实践行为的因素,比如冒险精神、成就欲望等。内隐性因素是指间接影响大学生付诸创业实践行为的因素,即创业文化环境。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双重因素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弥补了前期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技能教育的弊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完善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蚌埠医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业环境对创业倾向影响不显著,个人特质和创业态度对创业倾向影响显著.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倾向.  相似文献   

10.
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和单一国别探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关于创业制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跨国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制度理论,利用“全球创业观察”“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数据,研究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对各国大学生毕业时和毕业五年后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性制度和规范性制度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以高等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规制性制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较为复杂。建议大力推动不同阶段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校内外营造创业友好型文化环境,并重新考量一些习以为常但未经验证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能够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个人背景和个人特质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环境和创业态度与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呈正相关。要促进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发展,必须注重培育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基本框架,聚焦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形成过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创业态度、创业行为控制和创业决策三个变量,构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福建、浙江两省46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中的创业态度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决策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另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归因方式、认知程度、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科学认知,促进众多高校学生积极选择创业道路,达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目的。基于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从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创业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并进一步引申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前提,创业动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创业行为中的开展和后续发展。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剖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环境、自我效能以及个体特征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三元交互决定论能启发我们的思维,为探索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一、三元交互决定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理论启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了探讨环境、行为以及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环境、个体和行为三类因素在综合起作用。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了行为的发生。三元交互决定论为我们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一)班杜拉认为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就业环境会给就业者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基本框架,聚焦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形成过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创业态度、创业行为控制和创业决策三个变量,构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福建、浙江两省46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中的创业态度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决策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另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归因方式、认知程度、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创业激情、创造力和风险倾向是创业认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发生的最优预测变量。基于对我国20所高校784个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创业激情、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影响关系,论证了风险倾向在创业激情、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作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激情和创造力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倾向在创造力和创业意向的关系机制中发挥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著,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创业认知、环境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建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针对7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514份,并采用SPSS22.0和Amos21.0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有效地验证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期望、绩效期望、创业态度、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创业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等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创业认知、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途径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提高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鸡西大学学报》2022,(1):62-66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缓解文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是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有助于增强主体创业自信心、提升主体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素养。针对目前我国文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拟围绕个体创业意识、整体创业环境、创业行为动机三因素,提出培育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四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