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妇女学课程数量的增加,强调“赋权“、经验分享、参与式学习、批判性思考以及开放性思维等教学理念的女性主义教学论,也被不少女性主义教师在大学课堂中应用.在高等教育中推展出来的妇女学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显示出它不同于传统教学论的种种特点,其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男权制度下的学术体系.女性主义教学论的知识观和课程观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已有学术传统进行审视与批判,致力于消减知识建构领域和学术领域的性别歧视,建立女性主义的学术及其教学方法.妇女学的发展与女性主义教学论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研究和教学领域,挑战并改变着所谓的“主流“课程体系,这一过程正在继续深化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并对相关高校学生和教师以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运动的推进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教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推崇平等与公正,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也格外重视和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要求教师与学生形成友好、合作的课堂关系。女性主义教学法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门学科,尤其是在英美文学课程中,运用女性主义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女性主义教学法进行简要论述,并就女性主义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主义批评极为重视的一个环节,本以《弟况们》为例,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其中姐妹情谊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外籍教师英语口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语口语是外籍教师在外语系的主要教学课程。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在教授中国学生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外籍教师口语课的评价与期望等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 1999年 6月对外语系九七级毕业班和九八级共计 3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外籍教师的口语教学有些方面尚待改进,但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实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女性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本文对伍尔芙与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作了比较,分析其中的文化差异性,为中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出女性主义与本国文化土壤相结合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西方解构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的文化渊源。同时指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在借鉴学习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具体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与女性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对中国古朴乡土世界的宁静而忧郁的书写,传达了一种人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相依相偎的母性化和以柔韧的温情来抗拒雄性暴力的信念,摆脱了当下女性主义话语的纠缠状态,为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开辟了一片既融合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又契合中国本土化传统的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批评是对文学、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而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结合是文学研究在“向外转”的过程中找寻到的一条独特的道路。它可以涵盖的意义包括:“对将自然作为女性的父权式再现的批判、对女性在博物学史、科学研究、自然写作上扮演的重要角色的修正式再发现;针对开采或利用的伦理学提倡一种‘关心哲学’;对所谓存在于女性与自然间(在生物学或精神上)神秘的亲和关系的复原。”虽然在这场运动内部有众多持不同立场的派别,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有如下基本共识,即对自然的占有和对女性的占有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对前者的理解必然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反之亦然。换句话说,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来自一种父权制的世界观,也正是这样的世界观确立了统治妇女的合法地位。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学界也在迅速地响应国外的生态女性主义。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正在显现出来。一批原本并不受特别重视的写作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能够赋予新的意义。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类似,在参与经典的重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有着良好的前景,这恰恰因为中国的女性还同时背负着历史的负荷和现实的环境压力,而生态和女性运动的结合也特别成为中国妇女解放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的走向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中国高校教学评估的主要走向是:教学评估立法及评估规等化,以专业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评估为主导,教学评估与教学督导相结合,教学评估计算机和网络化,重视教学的思想和情感目标评估。  相似文献   

10.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Teaching a one-off session on a colleague’s course is a commonplace occurr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but it is not an area that has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 in pedagogical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cenario where a feminist teacher is invited to give a guest lecture, but is not sure if working with feminist pedagogy will be welcome. Guest lecture pedagogy is outlined: (i) guest lectures are always and yet never a one-off,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embedded in wider teaching practice (ii) guest lecture pedagogy is both a struggle between time and pedagogical principles and an opportunity to break with convention. The challenges and risks of implementing feminist pedagogy in a guest lecture are considered; ultimatel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 feminist teacher cannot simply ‘lay aside’ feminist pedagogy for a guest lecture, but that some compromises will be necessary in adapting practice for this type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现在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掌握,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支架式教学法与以往的教学法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但在实施过程的初期仍需依靠教师的帮助和辅导。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备课工作十分关键。本文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法对于启发学生,以及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准备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nalyses university pedagogy by contrasting mainstream pedagogy and feminist pedagogical thought. The data consist of two textbooks, and we investigate what kinds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knowledge the textbooks construct and what kind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ositions they suggest. The inquiry shows that learning in the textbooks is seen as a strictly defined, hierarchical process and that ideal teaching stresses methods over content. The power of knowledge is not discussed, nor are gender, sexuality and other differences. Academics are seen as professional teachers who master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ents are framed as customers. An assumed human sameness, marketisation of education, emphasis on vocational benefit and ‘pathos of the new’ were found to be themes guiding mainstream pedagogy. We suggest that feminist pedagogy can offe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one enabling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wer of knowledge and an awareness of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4.
李秉德先生在主编《教学论》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思想:一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完整的教学论体系;二是教材要注意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三是强调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强调编写一部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教学的适用性。这些思想是有中国特色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兴起及其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认为女性主义教育学对知识论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指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知识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把女性文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运用到大学语文教育中,使大学语文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增加一个女性主义视角。把培养大学生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用女性主义视角审视教材编写,改变无性别色彩的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女性主义教学法进行颠覆性文本阅读,通过增加性别视角实现多元化、多维度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教学论是高师院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和特色课,但历来不受人们所重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该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三点改革措施:改变课程设置;重视任课教师选择和培养;将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学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彭勃  周涛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08-110
教育学公共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有二:一是向大学生传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术;二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大学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为造就未来高素质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当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现状却与此目标多有偏离,甚至与之大相径庭,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已严重失衡。本文在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为视点,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重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教学,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知识论的角度讲,有效知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Expanding on the robust contributions by feminist new materialist scholars this essay focuses on two concepts—affect and rhythm—in order to elaborate on matters of pedagogy and a politics of attunement. If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that arises from feminist new materialism is that the human can no longer be taken for granted, then this prompts us to open ourselves to other ways of thinking, knowing, and doing. Being attuned to the agency of all matter offers a way of looking at how pedagogy is constituted as material, affective, and in rhythm, and this attention to the mechanisms of pedagogy can in turn affect a politics of attunement. In order to problematize an affective pedagogy we turn to a socially enagaged performance called The Artists’ Soup Kitch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