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笔者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从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同理可证,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特别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舰 《中国德育》2012,(8):33-3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样的提法更加符合儿童的生活和认知规律,体现了培养一个“好儿童”的中心思想,其中有几点内容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毕竟年纪小,涉及社会面窄,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注意几“点”.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明确指出: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学习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提效呢?笔者认为,贴着“童心”进行教学,这是实现品德教学提效的关键所在。贴着“童心”教是指: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认知与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内心需要,体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吴芳 《生活教育》2015,(7):88-89
儿童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又是品德教学的最终归宿。该文指出应在品德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立足“儿童生活”,努力体现品德教学与儿童的真实生活无缝对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年龄小,涉及社会面窄,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注意几“点”。一、教学流程——找准回归生活的切入点《品德与生  相似文献   

7.
宋慧红 《湖南教育》2005,(16):36-3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认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了让孩子们获得对生活真切的认识、体验、感悟,以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品德课程生活化。一、真实的录像课件,引导孩子们体验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上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你们辛苦…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教学要凸显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这一发展、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教育家陶行…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生活实践课程,它从生活出发,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改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那么,该如何使我们的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真正回到生活中去,切实提升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让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真正体现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周伟华 《教育》2014,(5):71-71
《品德与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独立的综合型课程。课程标准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应当密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方式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要摆脱枯燥性的一面,教师必须在品德与生活中融入趣味元素。文章结合苏教版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如何以“趣”引路,彰显品德与生活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活动型课程、综合型课程、体验型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体验性学习,努力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改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生活是教材,活动是生命。那么,怎样的品德课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师应该怎样来优化品德课的活动呢?笔者认为,优化后的活动,应当是立体的,有吸引力的。可以让学生的意愿“动”起来,口耳“动”起来,手脚“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行为“动”起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久会 《考试周刊》2009,(12):140-14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规定:“《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的“体验性”特征较之其他学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亚雄 《考试周刊》2011,(23):220-221
“德困生”是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由于品德不良而不能融人同龄儿童甚至于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问题学生。抓“德困生”的转化教育是班主任乃至科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标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讲道德,讲行为准则,他们习得的往往只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而不是丰富的生活。新课程正是体现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它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如何架起品德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品德课真正社会起来,让品德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活的光彩?社会调查,不失为有效的教学载体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调查,这种社会教学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儿童的生活,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品德教学真正社会起来.  相似文献   

20.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品德课教学改革十分明显地呈现活动化教学的趋势。品德教学活动化,强调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以动态的课堂教学、开放的活动时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